最新端午節隨筆日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這一天我們都做些什么呢?讓我們隨筆日記的形式把它記錄下來吧!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最新端午節隨筆日志,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最新端午節隨筆日志篇一
端午節來到了,這是個傳統的節日,好象沒有小時候那么隆重似的。記得小時候特別盼望過端午節,因為有咸鴨蛋吃,還有粽籽吃。大人會特別關照小孩不要多吃了,怕的是多吃消化不了,就會傷食。特別預備了好多的大蒜在鍋中蒸熟了給小孩們吃,有助于消化。
每家小孩都會有一個小布袋,是用各色鮮花的布角拼湊起來的,用來裝用顏料染成紅色的熟鴨蛋或雞蛋,小孩子們就用自己的紅蛋和鄰居家的小孩的紅蛋來對撞,看誰的紅蛋撞不破。勝利者會得意洋洋,被撞破了的就灰溜溜的把紅蛋給吃了,再回家去向大人要紅蛋。
在老家現在還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只是有好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端午節了.記得那是82年過端午節,正是過節那天我回家探親的時間到了,要回部隊了,剛相完親的岳母家給我準備了有幾十個紅蛋和粽籽給我帶回部隊,可當時天氣那么熱,又是南方,從南昌到內蒙要坐火車四五天,等到部隊時,那些紅蛋都壞了,可部隊的那些老鄉們還是照吃.
這幾年端午節還是照樣過的,只不過沒有過去那么重視似的,可能與現在的生活條件改善了,人們對吃的東西不象過去那么向往了,平時吃的與節日吃的沒有什么二樣,所以對過節也就沒那么的向往了。
最新端午節隨筆日志篇二
“粽”情永遠
雨清新了六月,當童歡,高考相繼告別。粽香飄情的端午節來臨了。
還是孩子的時候,那時國家實行計劃經濟。但在端午這天,父母等長輩也會盡力把紀念屈原的粽香與愛,集中施放在米香之中,當糯糯之口沾著紅豆與白糖,那滿口的幸福總能見到母親眼角魚尾的微笑。母親包的小腳粽有模有樣,碧綠的粽葉在她的手中更疊,浸胖的米粒乖乖聽話,三繞捆扎,一雙雙活潑可愛米粽腳就擠成一團,疊成羅漢。
當煮粽的鍋冒出沸騰的汽,粽香特有的味清清飄散,屋里屋外,城中村的村道上,運河邊就會聚集孩子們追逐的影子,而手中嘴邊和議論,都是端午粽子香,味好甜,屈原先,是詩仙,吃了粽子學詩填。孩子們比劃著粽子的形狀,夸著各自母親長輩們的手藝。胸前搖晃的蛋袋舞步起彩,她們時不時停下,小心翼翼拿著小耳扒,掏一口墜在胸口蛋袋里的蛋,瞇上雙眼等得那油香入化神仙生翅膀。那個年代,那個童年,母親包的粽子要比屈原的詩美,更關健是有“粽”幸福溫飽的難得。
歲月如歌,日子慢慢變遷。當我工作上了鐵路,那有名的浙江嘉興肉棕,第一次吃過以后,就直呼世上還有這頓美味。幾十年后,每到端午,各地的粽香,端午文化也就興方未艾。(龍舟,詩會,比粽大賽等)
年復一年端午粽香,情系母親的心靈手巧。說真的,母親文化只有經過解放后的掃盲班,但母親記憶挺好,知理識事。和沉默的父親把我們兄妹四人養大。其生活的艱辛是我們這代人值感恩和欽佩的。年復一年的端午,年復一年的母愛,把粽香情系兒女。
今年,母親早早就準備了部分青青粽葉,買好了上等糯米,就等著端午的民俗與親情歡聚。可是就在5,19那天星期日下午,高血壓形成的腦埂(中風),以及后來的腦溢血昏迷,前后五十四小時,因母親多病系癥并發,在重癥監護搶救中一去不醒。我們忍痛不惜把母親的骨灰安于青山鶴飛臨水之地。眼前端午小假作休,母親遺存的端午愿往,靜靜佇立一旁。那曾經擁有的歡樂與粽香永遠地走了,但根植于血脈深處的親情與懷念永遠沒走,那溢蕩的粽香,青青的小腳棕,那那那,母親的.慈祥從年輕到暮年,就像運河幸福流淌。
今天,雨多情,風傳遞,母親的粽子在繼承中傳遞,她來至一個敬老愛幼的家庭系族,來至一個國家民族的傳統。
端午,屈原詩歌。我則請安母親,點燃一支香,“粽”情到永遠!
最新端午節隨筆日志篇三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是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既美味,又美觀。
我們這里通常都是包棗粽,白白的糯米里放入幾顆蜜棗,煮熟時白里透紅,吃起來既香又甜。每年過端午我都是買來現成的吃,自己學包粽子是從去年開始的,女兒知道我愛吃粽子,放假的時候把糯米,蜜棗,粽葉一應俱全的都買了回來,好嘛!這回可不能偷懶買現成的了,學著包吧!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這樣,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剛學的時候不是把粽葉拽破就是到處漏米,女兒也是第一次學包粽子,我們包出來的粽子沒多少是三角形的,而且生怕漏米,把個粽子五花大綁,捆的是結結實實。各種形狀的粽子在我和女兒的嬉笑聲中逐一粉面登場。
今年的端午節,單位給我們一樣不落的發了糯米,蜜棗,粽葉,女兒還沒有放假,也只好我自己包了,泡米,浸粽葉。有道是熟能生巧,因有了去年練就的功底,今年包起來特別的順手,包得又快又有形狀,沒用多長時間就包好了一大盆,洋洋得意的我很有種成就感,給女兒打電話告知成績,把自己神夸一番。
煮粽子最是心動一刻,粽子下鍋只幾分鐘的時間糯米的香味伴著艾葉那特有的清香氣味就彌漫了整個房間,真是香氣四溢,沁人心脾。煮粽子一定要時間長一些,這樣會很綿軟,更香甜。吃時最好涼的時候吃,這時候粒粒米已不分你我緊緊的粘在一起,吃起來更有韌性,滑滑的很爽口。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午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粽子里包上蜜棗的棗粽還有早中的說法,既是為即將考學的學子們加油!早早考中的意思。粽子諧音中子,民間也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說法。
又是一年粽飄香,飲水思源。每當節日來臨之時,總會想起戰國時期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的那種感懷局勢動蕩,國事不振,并以死相諫的愛國精神,人們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粽香飄飄!情味濃濃!
【最新端午節隨筆日志】相關文章:
1.愛情隨筆日志
3.心情日志隨筆美文
4.最新傷感日志
5.最新搞笑日志
6.端午節日志
8.勵志日志心情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