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
青年節黑板報是為了紀念1918年的五月四日,讓我們銘記五四精神。接下來小編搜集了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1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2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3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4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5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6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7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8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攻占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去德國在山東強占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在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高等師范學校等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沖破軍警的阻撓到******前集會演講,后舉行游行,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同時要求懲辦親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游行隊伍向東交民巷進發,遭到使館巡捕的阻攔,轉而來到趙家樓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學生沖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來,正在該處的章宗祥受到學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燒,軍警當場逮捕了三十多名學生。北京學生通電全國表示抗議。
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的影響迅速擴大。天津、上海、長沙、廣州等城市和全國各地紛紛舉行游行。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和華僑也展開了愛國活動。當時在上海的孫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釋放被捕學生,但又下達鎮壓學生運動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學生分組出發到街頭演講;6月4日出動的學生進行宣傳活動,兩天內竟有近千學生遭到逮捕,從而激起了全國人民更大的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來,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大力聲援北京學生。特別是上海工人從6月5日起發動了有六七萬人參加的政治大罷工;南京、天津、杭州、濟南、武漢、九江、蕪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舉行罷工和游行。北京政府為之震驚,不得不于6月6日釋放全部被捕學生。10日宣布“批準”曹、章、陸三人“辭職”。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勝利地告一段落。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在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后,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準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準備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準備。
在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了準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精神的介紹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人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人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人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人認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人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人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一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五四青年節的詩歌
春天,是嚴冬的盡頭,
春天,是炎夏的開端。
這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
充滿詩情畫意而又不乏對生命的禮贊。
五月的風,
拂過青青的島,
拂過膠州灣的海灘,
拂過嶗山的峰巒,
拂出一片紅瓦綠樹,
拂出一片天藍藍、海藍藍……
似乎這便是五月的全部內容,
太平盛世的春意融融、櫻花爭艷的五月啊,
再不見鞭撻、壓榨、血腥、炮火、硝煙……
當我在五月里漫步在“五四”廣場,
思維,不由自主隨著“五月的風”旋轉……
一九一九年,陰霾的五月,
猛醒的東方睡獅吼出“還我山東、還我青島”的吶喊。
為了山東、為了青島全中國都在激怒,
從膠州灣開始,
火種在中華大地星火燎原;
“民主和科學”——新文化的.種子,
在古老的土地上拋灑,
歷史從這里斷代,
中華民族現代史冊上放射出一個個耀眼的光環。
從此,
一代接著一代的年輕人,
高揚著民主進步的旗幟把青春奉獻;
從此,
伴著血雨腥風、伴著奮斗和抗爭,
血染的風采繪就一幅火紅的歷史長卷。
“五四”是一曲熱血沸騰的“青春之歌”,
“五四”是自由、民主、愛國、科學的精神發端。
歷史記住了那寫滿了勇氣和進步的日子,
新中國把這個日子給予了一腔熱血的青年。
這是一個光輝的節日啊,
年年“五四”年年的紀念,
我們還記得列寧說過: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我們還記得另一句極富哲理的語言:
“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
捧起九十二年前綻放的花朵,
把她編成花籃獻到紀念碑前。
歲月中倒下的一代代的青春,
不僅僅為了情與緣,
更是為了一種精神,
一種“不屈、自由、民主、愛國、科學”真理的思辨。
從遙遠的歷史走來,
接力棒在中國青年的手中一代一代往下傳,
越過長城、高山、大河、平原,
穿過歷史、記憶、時間、空間。
這一棒的接力屬于今天的年輕人啊,
屬于一群二十一世紀的青年。
你們有鷹擊長空、遨游太空的瀟灑,
你們有強國富民、振興中華的信念;
迎著2015年的春風前進,
始終把自己置身國際競爭的浪巔。
青春,并非甜蜜于花前月下,
年輕,也非美麗在舞榭歌苑。
青春,是科學皇冠上的明珠,
年輕,是強國藍圖上的紅色的箭。
年輕人不甘沉默,
年輕人不會墮落,
先烈們的DNA在你們的軀體內流傳。
喜歡紅色的五月吧,
歌唱這美好的春天。
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太陽
去開拓屬于自己的明天。
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恒,
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
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
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
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時代的語言:
偉大的時代需要一代偉大的青年,
偉大的事業需要無數青年無私的奉獻!
五四青年節演講稿
各位同仁:
當你面對學生求和苦渴的眼睛的時候,當你目視孩子們天真可愛的面龐的時候,當你走上神圣的講臺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民族的發展,祖國的昌盛,孩子的未來……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應該思索的。但此時此刻,年輕的你是否想到了你自己,想到你自己肩上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想到了如何讓自己的青春更加美麗?
青春是迷人的。很多人在青春年華里就譜寫出了輝煌燦爛的人生。宋朝時年僅21歲的辛棄疾,就領兵抗金,“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魯迅先生也是21歲東渡日本,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邁誓言;我們敬愛的周xx19歲就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句“大江歌罷掉頭東”,決心把青春獻給祖國解放事業……他們是華夏的鐵骨精魂,是永遠不落的星辰;他們是挺立潮頭的英雄,是無數人心中的楷模!
撫摸時代的豐碑,追尋英雄的足跡,心潮澎湃人們不難發現,英模們那一顆顆愛國之心,那一腔腔沸騰熱血,凝聚成了兩個字:奉獻!各位朋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講臺,就選擇了默默奉獻。其實,奉獻對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才,不妨是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何不當一塊路碑,為迷途的為旅人拂去心頭的陰云;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我們的奉獻應該是赤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崇高的奉獻。我們的奉獻像火把,是無怨無悔的燃燒,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們的奉獻像一泓清泉,是長年的流淌,是不計名利的付出。 我們的奉獻,更像一首經久不息的頌歌,永遠回蕩在廣袤的神州大地。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像那螢火一般,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比缃耠m然時代不同了,但魯迅先生這種精神依然適用于我們今天,適用于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
朋友們,奉獻是神圣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企盼著你的奉獻。朋友們,憑著歲月賜約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辟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五四青年節主題黑板報圖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