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我的寶貝》讀后感
《我的寶貝》收錄三毛走遍萬水千山收集的86件寶貝的來歷故事及全部精美照片。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三毛《我的寶貝》讀后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三毛《我的寶貝》讀后感(一)
這是從朋友那里借來的第好幾本三毛的書了,自己只有一本《雨季不再來》,也是別人送的。喜歡她,卻不急著擁有她,雖然一直都在極力尋找關于她的蛛絲馬跡,可留在身邊的似乎除了少數不可抹去的思想外,就很少,很少了。
《我的寶貝》列出了好些三毛的收藏,有首飾,衣服,器具,陶塑等等。她說自己是守財奴,守著這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舍不得用,舍不得穿。每一樣東西來歷的背后,多多少少都躲藏著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故事。我想,這樣的東西便是無價,曾經的我也是這般的執著,執著于各種能散發回憶的事與物。現在想想,還真的遠了。一直說在成長中,看來成長帶來的不只是越來越多慮的思維,還有無止盡的遺失。
看看身邊,一直陪自己走的東西太少了。每離開一個地方,就預示著會丟去一些東西了,就像每經歷一個階段,會自然的告別一些思想,觀點。總是發生的很順其自然。現在環顧,無意發現,倒是我的漱口杯跟著自己跑了快十年了,不容易啊!沒有刻意想要留過,卻很和諧的用了這么久,現在依然美好。記得這是五年級第一次離家住校時,爸爸給我買的,通體湖藍,外壁中間有一副畫,一只母雞,三只小雞,其中兩只小雞在母雞背上嬉戲,而另一只在地上仰著頭探看,無辜的眼神讓人忍不住去撫摸。整個畫面是很和諧,很溫馨的,當時還用天真的語氣說:剛好我們一家四口,媽媽當母雞,我和弟弟是母雞被上的那倆小雞,爸爸就委屈當那只留在地上的小雞。這情景依然那么清晰地跳躍在腦海中,就像從來沒有過去。這個漱口杯陪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孤獨,徘徊的早晨,夜晚。直到這匆匆十年后,才恍然大悟,原來陪自己最長久的,還是那些最沉默,最不經意的。我想在現實中的很多事情也是這樣的吧,海誓山盟,聲嘶力竭,都只是過往煙花,只璀璨在那瞬間,更多的時候,天長地久只屬于那些沉默在角落里安靜的側影。堅定而沉默的存在。
喜歡那個五更燈,三毛寶貝之一,從香港古董街淘來的。有天,點著五更燈,三毛和一友人聊到了五更時分,我想有一天,我也能給別人帶去很多的五更燈之夜。
三毛《我的寶貝》讀后感(一)
三毛是她的筆名,她曾說過:“起初起此名,是因為這個名字不起眼,另一個原因就是說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
“可進可出,若即若離,可愛可懲,可聚而不會散,才是天長地久的一種好朋友。”這是我第一次在雜志上看到的三毛語錄。當時一眼就發現了這句話,也深深喜歡上了,同時也對三毛充滿了好奇。對于她的作品,也有一種閱讀的沖動。她的作品淺顯易懂、簡單、樸素,但作品卻透露著真誠與人世間最奇妙的“愛”。而《我的寶貝》則以幽默、簡單的寫作特點展現在大家面前。
讓我感覺她的為人很樸實,不做作,她的作品亦是如此。以自己的經歷,帶著情感的文筆,用最真實的作品打動讀者的心。
“之所以如此愛悅著這批寶貝,實在是因為當年我與它們結緣的時候,每一樣東西來歷的背后,多多少少躲藏著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故事。”我想,這應該是三毛寫這本書的原因吧。《我的寶貝》里面有很多古老的,舊的東西的故事,三毛的寶貝幾乎呈現在這本書里了。
對于這本書,不僅喜愛里面的寶貝,尤其喜愛她的特點,筆法幽默簡單。個人覺得其中‘林妹妹的裙子’就是典型,很幽默,全書唯獨這一情節使我印象深刻。可能是因為她讓我的思想稍微“跳動”了一下吧。她可能把她所有的情感融入了這一章節中,仿佛是她本人在向我們講述著這一物品的由來,手舞足蹈的。不帶任何修飾,簡單樸素,當初是什么樣的情感,就以什么樣的情感躍動于筆上。
她說父親嫌她的衣服不夠,要她去買。而她卻不喜歡那些太擠的裙子。在古董店里發現了這條林妹妹的裙子。她把衣服穿到了歐洲的大街上時,總有人問她裙子的做工。當我看到“如果有人問我哪里可以買到,我就說‘這是中國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買哦’時,愣了一下,送的?不應該是買的嗎?回頭重新看了一遍,不禁被她的小幽默逗到。她以幽默的態度,簡單的語言詮釋了她對這條裙子的喜愛。
個人覺得‘這是中國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買哦’這是這則故事的亮點,使這則故事頓時生動起來,活潑的氛圍中帶著一股神秘的色彩。這則故事前半部分都在敘述著作者不喜歡什么樣的款式,不喜歡逛衣店,喜歡去舊書店看書。而只有這句話的這一小段中,真實的體現了作者對這一條裙子的喜愛。同時也將林妹妹林黛玉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
這是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但卻讓人覺得少了這句話,文章就顯得單調了。無法充分體現出這是作者的寶貝,只是簡簡單單的喜歡,沒有到視為寶貝的地步。只是平平淡淡的敘述著這條裙子的來歷。但是,增加了這句話,卻增加了作者對這條裙子的喜愛,同時也為這條裙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這是中國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在中國,有多少個姓林的小姐呢?不禁會讓人幻想這位姓林的小姐是一個怎樣心靈手巧的人呢?會有這么精致的裙子……不僅寫出了這條裙子成為寶貝的理由,同時也讓人認可了這是件寶貝,它是林妹妹的,它有著歷史,它有價值。
雖然只是其中這么一則小故事,但是卻體現了三毛寫作的特點,簡單、樸素卻又不失幽默。我想,她的作品之所以會受到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獨特的寫作特點和加以情感的文章,不做作。寫著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和經歷,不將他們擴大化,寫得轟轟烈烈,只是用最樸素的語言,最真的情感來創作它們。這也是我喜愛三毛作品的原因。
這是第二次看三毛的作品,閱讀多了,細細品味,發現三毛其實也是個很富有魅力的女性,灑脫自由。《我的寶貝》都是舊物,甚至還帶有破損,但他們卻是無價的,記載著過去,背負著許多故事……
三毛《我的寶貝》讀后感(三)
沒有浪漫的愛情碎片,沒有流金歲月里的奇俠怪異,它如同生活里剪切的時間片段,在不該聚縮的情景里,將它擺置在一個繁忙的空間。
在累得無法看清視線下密集的文字時,在這書頁角落里作者的古董寶貝,會如另一番新跡,為你舒張模糊的雙眼。
徘徊過萬千書廊,越過重重書架。或許就如同作者三毛有緣與她的寶貝在生命里遇見一樣,這本書《我的寶貝》也因緣在我的大學生活里停靠。
起初,我迷茫的閱過書中短小的故事,近乎不解的望著書里一頁頁古董圖片。因為,我不明白,在人生旅途中有那么多的東西與你遇見,那么多的人和你萍聚,這些都看似平常與普通,根本談不上用文字去雕琢其中的乏味和通俗,為何作者卻要苦心寫下。
但是,就在我感到生活前所未有的空虛與迷茫時,如萬千的帆航在三角洲的盡頭,找不到歸宿的方向。記憶也如白紙,沒有刻骨銘心的'烙印,也沒有歲月留下的足跡,有的只是流浪的時間,慢慢老去的照片。我開始心慌,我開始焦慮,這樣漫無邊際的放縱,何時是一個盡頭。直到觸摸到它《我的寶貝》。
書里面介紹的只是作者平凡的收藏,它們的價錢也不能以金錢來衡量,數量也抵不過任何一間普通的古董店。可是作者卻深深的愛著它們,因為它不僅僅是一件收藏,更是作者游歷不同國度的歷史見證,和作者用生命接納的印記。作者三毛用平平常常的心態去處理它們,她認為,既然每一個故事都是獨立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屬于它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那么,她也不刻意去編排它們,讓手邊抽到哪一張照片,就去寫一個故事。
作者對待生活是多么的坦然呀,其實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自己感到百無聊奈的日子里,細心的經營一下身邊的事物。將每一件事或每一份物品身后的故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將它記載在日記本的扉頁里。這不是荒唐到平乏而無事可做來消磨記憶里的文字,這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寫自己的人生。當在累計千百次的記錄后,再打開最初那張已泛黃的紙頁,再倒上一杯熱咖啡,這種慰心的溫存感,會讓自己愉悅的去回首那曾經的點滴。
因此,從今天起,我不在迷茫、沉淪中度日。我會用心去記錄每一份觸動我心靈的感動。既然,時間安排我們在著輪回的軌道里相觸,就如這本三毛的書《我的寶貝》,我也會用我雜亂的文字,刻下這段我們觸碰的火花,讓它沉淀,沉淀在我日記簿的故事里。因為,我也相信,時間有它的連續性,而故事自有它的獨立性,生活也就在這里,于千萬故事里,尋找出輪回過的一生。
是乎感覺,文字的運轉,不像是出于一個青年者之手,偶有歷經滄桑的老者所文之感。但或許在真實的故事里,在被《我的寶貝》熏陶之后,我的思緒,已隨著磨盍的歲月,在這不可能的年齡段,明白了更多的心靈悟感。
就這樣保存吧,《我的寶貝》,“借著這一件物品,寫出了背后的故事,也是另一種保存的方式,這么一來,東西不再只是它的物質基礎,它們加入了人的悲喜以及生活的軌跡,是一種文物了。”
【三毛《我的寶貝》讀后感】相關文章:
4.我的寶貝作文
5.我心愛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