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寓言故事(15篇)
經典寓言故事1
有只老鷹一心想要抓小雞,總在村子上空飛翔。
獵人看見了瞄準他就是一槍。空中強盜給打中了,頓時掉在地上,然而,鷹毛仍在空中飄了很久……這時公雞從矮樹林里正往外走,一看,他最怕的家伙現在已經一命嗚呼了。
公雞一下子變得威武萬分!他的那頂雞冠簡直跟血一樣紅。“喂,鳥兒們,都來瞧一瞧吧!”他發出勝利的呼聲,幾乎喊破了喉嚨。
鳥兒紛紛飛來,發現老鷹在公雞腳下。“好樣的,大公雞!好樣的.,智謀家!他的力氣竟這么大!”
那位吹牛大王聽到贊揚更加耀武揚威。他用戰勝者的姿態向四面瞅。這時,偏偏有位朋友過去把那老鷹翻個臉朝天,從毛里面一啄啄出一顆子彈。
于是,真情泄漏,真相大白,吹牛大王灰溜溜地溜走了。
寓言啟示:
有的人很像這只公雞,最擅長的就是吹牛,目的無非是想讓人羨慕,而往往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一旦真相大白,吹牛的人豈不無地自容。
經典寓言故事2
花言巧語的狼
牧羊人的笛子吹得非常動聽,一天,一只小羊趁著牧羊人深情地吹笛子的時候偷走了出來。偷走的小羊的居然和幼狼做起了好朋友!當牧羊人發現小羊和幼狼一起玩耍的.時候,他把它們一起抱了回去,并做起了實驗。小羊和幼狼一天天地長大了。每天,狼都用花言巧語哄騙著牧羊人,并偷偷地學著偷捉小羊。漸漸地,狼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偷,正如牧羊人預想的那樣——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們總是花言巧語,傷害弱小。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懂得正確地認識他人,很多時候,壞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經典寓言故事3
甲和乙是一對好朋友。
也許是興趣不同,志向不一,甲和乙各自選擇了不同的行當,一個干起了書畫裝裱,一個干起了服裝剪裁。
兩個人的店面都在同一條街上,平時各忙各的,不忙的時候,兩個人不是你到我的店里坐坐,就是我到你的店里聊聊,親密異常。
一天,乙來到甲的裝裱店,正巧碰到有的顧客來結帳,看到甲裝裱的一幅畫竟收了一千元,乙好生羨慕,心想,甲這生意實在太好了,既高雅,又來錢,哪象自己,整天忙得不亦樂乎,手腳不得閑,一件衣服才十幾元,太不合算了!
于是,乙打定好主意,計劃轉行干書畫裝裱。當他把這個想法同甲說了以后,甲有些奇怪,心說,你干得不是好好的嗎?怎么想起干這個,你以為這行是好干的`,看起來簡單,實際上要求嚴格著呢!不僅要有技術,更要懂藝術。再說,在這條街面上,一家可養得起,多了可就難說了。他有心把這話說出來,可一看到乙那熱切而堅定的目光,他怎么也張不開口了!
沒辦法,甲只好答應了乙的請求,幫他購設備,進原料,學技術……終于將“乙記裝裱店”開起來了!
開業好長時間了,兩家裝裱店都因生意少而吃不飽,處于不死不活的狀態,而乙更慘,本來技術就不過關,顧客更少,盡管有甲極力襄助,最后,還是關門了!
乙向甲討問其中緣故,甲才倒出了肺腑之言,“你這個店本不該辦!”然后列舉了幾個理由,乙聽了,責怪道,“那你為何不早告訴我?”
甲委屈地,“如果我早就說了,你相信我嗎?你不認為我有其他的想法嗎?你還認我這個朋友嗎?”
乙頓時語塞了。
經典寓言故事4
【貓和老鼠的寓言故事】
有四只動物:偷奶酪的貓,咬網眼的老鼠,不吉利的貓頭鷹和身材修長的黃鼠狼。這一丘之貉,常常在一棵野生的老松樹下的枯樹洞里頻繁出沒。
一天傍晚,有人在枯樹洞周圍布下了一張網。貓一大早外出覓食,黎明前的黑暗使它沒看清布下的羅網。它掉進網里,面臨死亡的威脅。貓害怕地立刻大喊“救命”,老鼠立即跑了過來。一個在網里拼命掙扎,而另一個卻在網外幸災樂禍。老鼠看到它的天敵身陷羅網別提有多高興。
這時可憐的貓開口說:“親愛的朋友,你對我無微不至的關照,世人都知道。你趕緊幫我把網眼咬開,讓我逃出來吧!老天作證,在整個鼠類中我最喜歡你,并且一直對你情有獨鐘,愛護你就像愛護我的眼睛一樣。我被困在里面,我的命就捏在你手里,求求你替我咬斷這網結吧!”
“你會給我什么好處?”老鼠問。
貓說: “我發誓,我永遠是你的好朋友,你可以隨便指使我。你放心,我不會理睬世俗的'眼光。我會為你去消滅黃鼠狼和貓頭鷹。它們時時刻刻都想吃掉你啊!”
老鼠聽完說:“傻瓜!我怎么會解救你?我還沒有傻到那個程度!”
它說罷,扭頭就往自己家走去。這時,老鼠發現黃鼠狼在樹洞附近,于是只好往樹上爬,爬到高處又看到了貓頭鷹,真是禍不單行啊。逃命要緊。不得己,老鼠只得回到貓這里來,幫助貓擺脫困境。它咬斷了一個網扣,接著又一個一個地咬斷網扣,終于把那只偽善的貓救了出來。
就在這時,下網的人來了,貓和老鼠屁滾尿流地逃走了。待喘息稍平,貓發現老鼠 它的救命恩人在遠遠地看著自己,百般警惕地提防著自己。
“朋友,”貓說,“讓我們擁抱吧!你警惕的表情傷透了我的心。
老鼠小心翼翼地說:“在危險時刻締結聯盟,我一直都懷疑它的真實性,因為我相信貓永遠是老鼠的天敵。”
【貓和老鼠的故事寓意】
貓和老鼠的故事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無論如何兩個天敵之間是永遠不可能成為朋友的。
經典寓言故事5
從前有個富有的農夫,他的金錢可車載斗量,他的田地遍布農莊。可是他美滿的生活中有一大缺憾,那就是他沒有孩子。他進城的時候,經常受到同行農夫的冷嘲熱諷,他們問他為什么沒有孩子。最后他實在忍受不住,變得十分惱怒,回到家中便氣憤地說:“我得有個孩子,哪怕是個刺猬也成。”
于是他的老婆生了個怪孩子,上半身是刺猬,下半身是男孩。他老婆嚇壞了,埋怨他說:“你瞧你,這就是你帶來的惡運。”
農夫無奈地說:“米已成粥,現在如何是好?這孩子得接受洗禮,可誰能當他的教父呢?”
老婆嘆道:“給他取什么名字呢?就叫刺猬漢斯吧。”
接受洗禮后,牧師說:“他渾身是刺,不能睡在普通的床上。”
于是在爐子后邊鋪了些干草,刺猬漢斯就睡在上面。他的母親無法給他喂奶,因為他的刺會扎傷母親。他就這樣在爐子后面躺了八年,父親對他煩透了,暗中思忖:“他真不如死了好!”可是他躺在那里,活得很頑強。
城里要舉行集市,農夫在去趕集前,問老婆要帶些什么回來。
“家里缺些肉和幾個白面包。”她說。
然后又問女仆,女仆要一雙拖鞋和幾雙繡花的長襪子。
最后他還問刺猬,“你想要什么,我的刺猬漢斯?”
“親愛的父親,”他說,“我想要風笛。”
當父親回到家中時,他帶回來老婆要的肉和白面包、女仆要的拖鞋和繡花長襪子,然后走到爐子后面,把風笛交給了刺猬漢斯。
刺猬漢斯接過風笛,又說:“親愛的父親,請去鐵匠鋪給大公雞釘上掌子,我要騎著大公雞出門,不再回來啦。”
聽到這話,父親不禁暗暗高興,心想這下我可擺脫他啦。他立刻去給公雞釘了掌子,然后,刺猬漢斯騎上公雞上路了,并且隨身帶走了幾只豬和驢,他準備在森林里喂養它們。
他們走進森林,大公雞帶著他飛上了一棵大樹。此后他就在樹上呆了許多許多年,一邊照看著他的驢和豬,直到把它們喂養大,他的父親絲毫不知他的消息。這么多年他還在樹上吹著他的風笛,演奏著非常美妙的樂曲。
一次,一個迷了路的國王從附近路過,聽見了美妙的音樂,感到吃驚,立刻派他的侍從前去查找笛聲是從何處傳來的。他四周尋找,只發現在高高的樹上有一只小動物,看上去像一只騎著公雞的刺猬在演奏。
于是國王命令侍從上前詢問他為何坐在那里,知道不知道通往他的王國的道路。刺猬漢斯從樹上下來,對國王說如果他肯寫一份保證,上面說一旦他到了家,將他在王宮院中遇到的第一件東西賜予他,他就給國王指明道路。國王心想:“這事容易,刺猬漢斯大字不識,反正我寫什么他都不知道。”
于是國王取來筆墨,寫了一份保證,寫完后,刺猬漢斯給他指了路,國王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家。他的女兒老遠就看見了,喜出望外地奔過來迎接他,還高興地吻了他。 這時他想起了刺猬漢斯,并告訴了她事情的經過,他是如何被迫答應將他回家后遇見的第一件東西賞給一只非常奇怪的動物,它像騎馬似地騎著一只大公雞,還演奏著美妙的樂曲。不過他并沒有按照它的意思寫,他寫的是它不應得到它想得到的東西。 公主聽后很高興,夸她父親做的.好,因為她從未想過要和刺猬一起生活。
刺猬漢斯同往常一樣,照看著他的驢和豬,經常是快快樂樂地坐在樹上吹奏他的風笛。
一天,又有一個國王帶著隨從和使者路過這里,他們也迷了路,森林又大又密,他們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他也聽見了從不遠的地方傳來的樂曲,便問使者那是什么,命令他過去看看。使者走到樹下,看見樹頂上有只公雞,刺猬漢斯騎在公雞的背上。使者問他在上面干什么。 “我在放我的驢和我的豬,您想做什么?” 使者說他們迷路了,無法回到自己的王國,問他能不能為他們指路。刺猬漢斯和公雞從樹上下來,對年邁的國王說如果國王愿意將他在王宮前面遇到的第一件東西賜給他,他就會告訴他路怎么走。 國王回答得干脆:“好啊,” 并寫下保證書交給刺猬漢斯。 然后漢斯騎著大公雞走在前面,給他們指出了路,國王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的王國。當他到了王宮前的庭院時,只見那兒一片歡騰。國王有一個非常美麗的獨生女兒,她跑上前來迎接他,一下子摟住了他的脖子,老父親的歸來讓她十分欣慰。 她問他究竟上哪兒去了這么長的時間。他說了他是如何迷了路,幾乎回不來了,可是當他穿過 一座大森林的時候,一只在高高的樹上騎著公雞吹風笛的半刺猬半人的怪物給他指出了方向,并幫助他走出了森林,可是他答應作為回報,將他在宮院里遇到的第一件東西賜予他,現在他首先遇到的是她,為此國王感到很難受。 沒想到公主卻語出驚人,說:為了她所熱愛的父親,她愿意在漢斯來的時候跟他同去。
刺猬漢斯仍舊悉心照料著他的豬群,豬群變得越來越大,以至整座森林已經給擠滿了。于是刺猬漢斯決定不再住在林子里面了,他給父親捎去口信,說把村里的所有豬圈都騰空,他將趕一大群牲畜回去,把所有會殺豬的人都招來。他父親知道此事后感到很難堪,因為他一直以為刺猬漢斯早就死了呢。 刺猬漢斯舒舒服服地坐在公雞背上,趕著一群豬進了村莊。他一聲令下,屠宰開始啦。只見刀起斧落,血肉一片,殺豬的聲音方圓數里可聞!此事完畢后刺猬漢斯說:“父親,請再去鐵匠鋪給公雞釘一回掌吧,這回我走后一輩子也不回來啦。” 父親又一次給公雞上了掌,他感到一陣輕松,因為刺猬漢斯永遠不回來了。
刺猬漢斯騎著公雞到了第一個王國。那里的國王下令,只要看到騎著公雞手持風笛的人,大家要一起舉起弓箭,拿起刀槍,把他阻擋在王宮外面。所以當刺猬漢斯到了城門前的時候,他們全都舉起槍矛向他沖來。只見他用鞋刺磕了一下公雞,那公雞就飛了起來,越過城門,落在了國王的窗前。 漢斯高聲叫著國王必須兌現諾言,把屬于他的給他,否則他將要國王和他女兒的性命。國王此時很害怕,他央求女兒跟漢斯走,只有這樣才能挽救她自己和她父親的生命。于是她全身穿上了白衣,帶著父親送給她的一輛六匹馬拉的馬車和一群漂亮的侍女,以及金子和財寶,坐進馬車,把漢斯和公雞還有風笛安置在她身旁,然后一齊起程離去了。 國王以為他再也見不著女兒了,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們出城不遠,刺猬漢斯便把她漂亮的衣服剝了下來,隨后用自己身上的刺把她刺得全身鮮血淋漓。 “這就是對你們虛偽狡詐的回報,”他說,“你走吧,我不會要你的。”說完他把她趕了回去,從此以后她一生都讓人瞧不起。
刺猬漢斯騎著公雞,吹著風笛繼續向第二個國王的國度走去,他曾經為那個國王指過路。那個國王下令,只要有人長得像刺猬漢斯,要對他行舉手禮,保護他的安全,向他高唱萬歲,并將他引到王宮。
沒料到國王的女兒看見他,卻被他的怪模樣嚇了一跳。這時她告誡自己不得改變主意,因為她曾向父親許過諾言。所以她出來迎接刺猬漢斯,并與他結為百年之好。兩人走到王宮的餐桌旁,并排坐下,享受著美酒佳肴。 傍晚來臨,他們該上床休息了,可是她害怕他身上的刺,他安慰她不必害怕,說她不會受到任何傷害的。同時他還要求老國王派四名士兵守在洞房的門邊,點燃一堆火,等他走進洞房門準備上床前,他自己會從刺猬皮中爬出來,把刺猬皮扔在床邊,他們要立即跑過去,拿起刺猬皮扔進火里,在它燒光之前不得離開。 鐘敲響了十一點,他步入洞房,脫掉刺猬皮,扔在床邊。士兵飛快跑過來,揀起刺猬皮扔進火中。等火把皮燒成了灰,他得救啦,變成了人的模樣躺在床上,全身漆黑好像被火燒過一樣。國王派來御醫,用昂貴的藥膏給他全身擦洗、涂抹,不久,他的皮膚變白了,成了一個英俊的小伙子。 國王的女兒見他這樣十分高興,第二天早晨他們快快樂樂地起了床,一起吃喝完畢,在莊嚴的氣氛中再次舉行婚禮,刺猬漢斯繼承了老國王的王位。
過了幾年他帶著妻子去見父親,告訴父親他是他的兒子。可是他父親一再表示他沒有兒子,說曾經有過一個,生下來就像一只帶刺的刺猬,早就離開了,不知哪兒去啦。 漢斯證明了自己是誰,老父親很高興,跟著他一起去了他的王國。
經典寓言故事6
在一個山清水秀、花草遍地的山坡上,走來一個讀書人,他被這綺麗的風景所吸引,欣賞著優美的風光,信步進入了密林深處。
天色將晚,讀書人想離開這里,到附近鎮子找個客棧住下,哪知竟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下山的路了。
惶恐間,他看見不遠處有個簡易木棚,讀書人想:那里或許會有狩獵的人,暫且借宿一夜。他走到木棚邊,看到里邊透出微弱的燈光。他心中一陣高興,急走幾步,進入木棚,只見一個獵人正在棚中吃飯。
讀書人說明自己的情況后,獵人很是同情,對他說:“就在我這里住一夜吧,夜晚趕路很危險的。這地方老虎很多,碰上它就麻煩了。”讀書人十分感激,獵人讓他一塊兒吃了晚飯,然后說:“我們夜里得住在樹上,這樣會更安全一些。”
兩人爬上樹,在吊鋪上躺下。半夜時,讀書人被什么聲音驚醒了,他聽到似乎有許多人的說話聲和走動的`腳步聲。一會兒,這些人走到他們藏身的樹下,有人發現 了獵人為捕殺老虎設置的弓,氣憤地說:“這一定是為暗算我們首領而設置的。”說著把弓上的弩箭卸了下來,然后揚長而去。
讀書人不解地問獵人:“剛才那些是什么人啊?”
獵人告訴讀書人:“那些人是被老虎害死以后變成的倀鬼,這些倀鬼不僅不仇恨老虎,還甘心成為老虎的幫兇,真是太可惡了。剛才他們所說的首領就是老虎。”
獵人說完,急忙下樹,重新安裝好弩箭,剛回到樹上,一只猛虎便躥了過來,前爪正好踏在弓的機關上,只聽一聲慘叫,老虎中箭倒地而死。
讀書人要下去看看,卻被獵人攔住了。接著,就看到倀鬼們匆匆趕來,見到老虎死了,頓時都哭作一團。
經典寓言故事7
老鷹與狐貍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老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老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老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事是老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老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老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老鷹都被燒死了,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老鷹的眼前,把那些小老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經典寓言故事8
居住在小河邊的一條蚰蜒,長得又長又大,出類拔萃,由此,它的同類們都很敬畏它,說它大智大慧,像條龍。
這條蚰蜒沒有看過龍,不知龍長得啥模樣,它想象,龍一定像自己一樣威風,身體一定像自己一樣細長。于是,它訪問了蟲類的長者。
長者說:“聽說龍住在這條小河的盡頭,盡頭的東海,東海的龍宮。”
一個雷雨交加之夜,蚰蜒不辭而別,悄悄地乘一片樹葉,順流直下,不辭辛苦,千里迢迢,來到東海。
東海龍王,喚來龍子龍孫,列隊迎接蚰蜒。
蚰蜒驚呆啦:這哪里是它想象的'龍啊!
蚰蜒悄悄地溜出龍宮。一條小蝦攔住它,對它說:“你不在這里謀職,不辭而別,要到哪里去呀?”
蚰蜒說:“我要回到小河邊,去做我的蟲!”
經典寓言故事9
小象千辛萬苦,織成一張飛毯。它站在飛毯上,在天空飛。母雞看見了,撇撇嘴說:“小象沒有翅膀,還美滋滋地飛,它遲早要摔下來!”
小象飛得很平穩,母雞跺腳說:“小象飛的姿勢難看死了,真丟人現眼!”
小象飛得很快樂,母雞啐一口道:“呸!你以為能飛,就能變成雄鷹嗎?還得意洋洋的,不自量力!”
小象飛得興起,愉快地歡呼起來,母雞惡狠狠地說:“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無非是借助飛毯!誰知道你的飛毯是怎么來的.?是偷的搶的還是開后門騙來的?你遲早要栽跟頭!”
小象依舊興高采烈地飛著,母雞氣炸了肺,跌坐在地,喘著粗氣。
小象結束飛行,回到地面,它對母雞說:“我不過是飛一小會兒,就惹來這么多閑話!愛眼紅的母雞啊,為了織飛毯,我被針扎破手。你只看到我在飛,卻沒看到我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
經典寓言故事10
珍珠與垃圾
一顆珍珠不幸掉在一堆垃圾里。
珍珠瞧著雜亂無章、丑陋不堪的垃圾傲慢道:“我是一顆價值連城的寶貝,怎么能夠與你們這些一文不值的`垃圾為伍呢?”
垃圾嘲笑道:“你別高傲了!在我們這里沒有什么寶貝,大家在一起都是垃圾、都是廢物。”
有時,寶貝放錯了地方會成為廢物,人才放錯了地方會誤為垃圾!
畫家與魔鬼
從前,有一個專門畫魔鬼的畫家,他畫的魔鬼張牙舞爪、恐怖之極。他每天日思夜想怎樣才能將魔鬼畫得更神奇,更可怕。
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自己也變成了魔鬼,覺得世上所有的人也都是魔鬼,整個世界都充滿了陰森恐怖。
最后,這個畫家走火入魔,殺死了很多無怨無仇的人,成了殺人魔鬼——
心中有鬼,易成魔鬼;心生邪惡,易成惡人!
神與人
據說神造人時,在人的心臟里做了兩個心房。人非常困惑,詢問神為何要這樣做?
神說道:“這樣做,能夠讓一間心房裝著你自己,另一間心房裝著他人,從而提示你做任何事情,不僅要考慮自己,而且要考慮他人,才能心想事成。”
從古至今,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凡事不僅要替自己著想,而且應該替他人著想,才能心想事成。
經典寓言故事11
張衡到了地府,閻羅王知道他具有豐富的智慧,就告訴他,世界上有許多官陸續來到地府,要調查他們為官清正還是貪鄙非常費事,問張衡有沒有什么簡便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甄別。
張衡給他提供了一架特制的天平。閻羅王一看,那天平一頭的盤子極其巨大,另一頭卻很小。
“這天平怎么用?”閻羅王問。
張衡對閻羅王說:“凡有做官的來到地府,你只把他的烏紗帽作為砝碼往小盤子上一放,他所管轄范圍的老百姓就立即被攝入了另一頭的'大盤子里。如果放烏紗帽的一頭比裝百姓的那頭重,那官一定是個壞官;反之如果百姓那頭比烏紗帽這邊重些,那官就比較好。”
但是張衡叮囑閻羅王:“在有官需要考核之前,請你自己千萬別去動它!”
天平在閻羅王那里放了一晚。
第二天,閻羅王告訴張衡:“你的天平不怎么好,我已經下令拆掉了。”
“非常可惜!”張衡說,“我叫陛下不要去動它是有原因的。陛下認為它不好,肯定是你把自己的烏紗帽在上面試了一下。”
經典寓言故事12
古時候有一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他有一個習慣,每次打魚的時候都要立下誓言。有一年春天,聽說市場上的墨魚價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好好賺它一筆。但是這次魚訊所遇到的全都是螃蟹,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等他上了岸才得知市場上螃蟹的價格比墨魚還要貴。他后悔不已,發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打撈螃蟹。
啟示:一個人在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人生理想的時候,不僅僅要符合自身實際,也要符合社會需要的`實際。而社會需要的實際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著,因此我們要根據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實際,調整自己的理想,這樣才可能由理想變為現實。否則,即使自身條件再好,理想也只能是空想、幻想。
經典寓言故事13
據說,天帝締造大地和人類時,也用泥巴捏了許許多多昆蟲鳥獸,并且賦予生命。這些東西,跑的跑,跳的跳,爬的爬,飛的飛,無奇不有,難以管理。遂命獅為獸王,鳳為鳥王,蟬為昆蟲之王。還規定,王的責任是幫助它的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誰知,好逸惡勞的蟬,謀其位而不謀其政,整天躲在樹蔭下尋歡作樂。有一天,螻蛄飛來向它匯報:“尊敬的王上,我們的住房被水淹了……”螻蛄還沒說完,蟬王就唱起了:“知了——,知了——!”螻蛄以為大王已經曉得,不宜多講,告退走了。第二天,蜻蜓又來匯報:“尊敬的王上,我們已經斷糧了,有的'餓得難熬已在啃自己的屁股。”蟬王在圓形的樹桿上移了移幾乎是方形的身子,心不在焉地唱著:“知了——,知了——!”蜻蜓以為大王早已了解民情,糧食很快就會得到解決,歡歡喜喜地回去了。第三天,紡織娘哭哭啼啼地也來了:“大王,螳螂吃掉我一個孩子。”蟬不以為然地直起喉嚨唱:“知了——,知了——!”善良的紡織娘以為螳螂很快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懷著感激的心情離開了蟬王。
過了幾天,螻蛄遭的水災越來越嚴重;抵抗不住饑餓的蜻蜒死了一批,幸存者仍然癟著肚子;為非作歹的螳螂象是自由王國的天使,而紡織娘的孩子卻一個接一個地喪生。螻蛄、蜻蜓、紡織娘忍無可忍了,便相約同往,請求大王解決實際問題。蟬王在樹上老遠看到他們來了,起勁地高喊:“知了一一,知了一一!”
三位受難者,面面相覷,心中都明白:蟬王是不會幫助解決問題的,再拖下去只有死路一條。螻蛄提議:“二位,我們不如冒昧向天帝稟報,或許會有一線生機。”蜻蜓和紡織娘覺得螻蛄兄說的辦法好,于是一齊行動。
天帝聽了稟報,遂即降旨,召來了蟬王,問:“他們的危難你曉不曉得?”蟬唱:“知了——,知了一一l”又問:“知道了又為什么不解決?”蟬王仍答:“知了,知了。”天帝急了,喝問:“到底解不解決?”蟬王還是“知了,知了”地唱著。天帝雷鳴電閃地發了一通脾氣:“光知道,而不幫解決,等于不知道。占著茅廁不拉屎,你永遠唱你的‘知了’歌去吧!”
從此,蟬又成了令人討厭的小昆蟲。
經典寓言故事14
猴熊大戰
黑熊吃飽喝足之后,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乘涼。不久,他進入了夢鄉,呼嚕聲就像打雷一樣。
小猴子在草地上翻跟斗,一翻翻到黑熊身邊。他想逗黑熊玩,折了一根小草,伸到黑熊臉上撓癢癢。黑熊以為是小蟲爬到臉上來了,便使勁用爪子抓自己的臉。小猴子樂了,忍不住笑出聲來。黑熊被他吵醒了,一看是小猴在捉弄他,氣憤地一把抓住小猴的胳膊,猛一扭,只聽“咔嚓”一聲,臂骨斷裂了。
小猴疼得大喊大叫,猴群聞聲圍上來與黑熊評理。黑熊一共有五個兄弟,聽到爭吵聲,五兄弟一齊上陣,與猴群展開了一場大戰。
黑熊們身強力壯,個個都有一身蠻力。猴群哪里是他們的對手,一個個被打得鼻青臉腫、落花流水。在黑熊們的`哄笑聲中,猴群狼狽地逃回洞府。
猴群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有的說:“這仇一定要報,大家養足精神,準備決一死戰!”有的說:“黑熊力大無比,對付強敵,只能智取,不可硬拼,否則只能以慘敗而告終!”于是參謀部在密室經過周密部署,制訂了作戰方案。
第二天,猴群扛著烈酒,抬著四頭豬崽吹吹打打去慰勞黑熊。
黑熊想:“猴子倒也乖巧有趣,昨天吃了敗仗,知道了我們的厲害,今天送貢品討好來了!”黑熊們忘乎所以,一邊喝酒,一邊爭搶豬崽。可是,豬崽只有四頭,而黑熊有五個兄弟,怎么分配都會少一頭。于是老大搶了老二的,老二搶了老三的,老三搶了老四的,老四搶了老五的……誰都夸耀自己功勞大,誰也不愿吃虧,加上酒性發作,脾氣更加暴躁,結果五兄弟自相殘殺,個個使出吃奶的力氣拼、殺、撕、咬,有的被抓瞎了眼睛,有的被咬破了耳朵,鮮血淋漓,慘不忍睹。等到五兄弟全部奄奄一息癱倒在地時,猴群迅速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藤條,把黑熊兄弟全部五花大綁,結結實實地捆了起來。
猴群敲鑼打鼓,高奏凱歌,喜氣洋洋地扛著俘虜們返回洞府。
經典寓言故事15
河里有種魚叫河豚。
有一天,一只河豚游到橋的下面,自己不小心撞到橋墩上,不知道遠遠地躲開去,卻忿怒地責怪橋墩撞了它,氣得張開兩腮,豎起兩鰭,肚皮鼓得圓圓地浮在水面上,很長時間都沒有動。
這時,一只老鷹正好從這里飛過,看到水面上的河豚,就把它抓了起來,撕破了它的`肚子。
河豚喜歡游泳卻不知道節制,自己撞著了橋墩卻不知道責怪自己,反倒肆意地發泄怨恨,以致被老鷹撒破肚子而死,真是可悲啊!
寓意:一個人犯了錯誤不知道總結經驗教訓,卻一味地埋怨客觀,那就會犯更大的錯誤,導致更大的損失。
原文:
河之魚,有豚其名者。游于橋間,而觸其柱,不知遠去,怒其柱之觸己也,則張頰植鬣,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動。飛鳶過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觸物,而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以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經典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的寓言故事12-07
寓言故事12-07
經典寓言故事11-22
比寓言故事12-09
經典寓言故事12-26
哲理寓言故事四則寓言故事12-09
勵志寓言故事11-24
勵志的寓言故事11-26
成功寓言故事11-25
夜壺的寓言故事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