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語故事作文錦集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西漢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他曾向劉邦推薦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韓信做大將軍,使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后來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韓信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韓信一進宮,就被呂后以謀反罪名殺于長樂宮鐘室。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最近我讀了一些成語故事,我就給你們講一些,先講《掩耳盜鈴》吧!
里面說了:“一個小偷去范氏家偷東西,他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小偷決定把大鐘敲碎,然后一塊一塊搬回家,于是他找來一把大鐵錘,拼命向大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他嚇了一跳:說‘這不是告訴別人我在這嗎?’他就想啊!想啊!就想到一個辦法,找來兩個棉花團把耳朵塞住,他想,這下誰都聽不見了吧。可是他以為自己聽不見了,別人就聽不見。其實只有他自己聽不見,這就叫愚蠢自欺,最后還是被別人抓住了。”
還有一個故事叫《買櫝還珠》也很好看!
春秋時候有個楚國人,為了把自己珍貴的珍珠多賣點錢,想盡了辦法。他用名貴的木蘭香木做了個木匣子,里邊裝上珍珠在大街上叫賣。立刻吸引來不少顧客,但沒有人來買。
一會走過來一個鄭國人,給了賣珠人許多錢,急忙打開匣子取出珍珠還給賣珠人,只是托著木匣子走了。有許多看熱鬧的'人都驚呆了。原來這個買主不是買珍珠的而是買木匣子的啊!
這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不光看外表其實里邊比外表更值錢。這兩個故事也其中告訴我同樣的道理:做事要先考慮周全!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從前有一窩兔子,不過近來正在發愁,因為有一只兇猛的狼,一直在他們家附近晃悠,想找機會吃掉他們,就因為這件事,兔子家已經好久沒出門了,家里的糧食已經吃光了。
“如果再不去找糧食,我們就會被餓死的。”兔爸爸說。“我要去找吃的了,你們等著。”說完,兔爸爸就走了。
兔爸爸很怕茂密的叢林,一直提心吊膽,看見草動了,以為是狼來了,就拼命地往前跑,結果一頭撞在樹樁上,死了。
一個農民從田地里回來,看見了這只死兔子,于是就拿回家吃了,老婆見了,問:“兔子哪里來的?”農民把一切都告訴了她,她說:“盡有這等好事,咱們在等等,一定會有更多兔子上鉤的`。”于是,他們每天等呀等呀,的確等來了一只兔子,那就是兔媽媽。話說兔媽媽等不到兔爸爸,于是就自己出來,結果也撞到樹樁上了。夫妻倆看見又來一只兔子,高興得不得不得了,于是就在這里蓋了房子,連田地都不管了。
但是,從這以后,再也沒有兔子撞上樹樁了,于是,夫妻倆就被餓死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負重致遠
“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能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處的目的地。下面來看看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蜀書。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贊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Ghdo)、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眾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眾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上。接著,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背負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為自負地說:“為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栩栩如生
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作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美麗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覺得非常快活得意,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么一個人。襄王聽了莊辛的話,感到振奮,封他為陽陵君,采用了他的`計謀,收復了不少失地。
【出處】《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釋讀】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好像活生生的一樣。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快樂是一本永不腿色的日記。往事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每當我想起下面一件事時,我便會哈哈大笑,覺得很難忘。
記得有一天下午,我到阿姨家去玩,卻發現家中只有上一年級的表弟。他一見我就喊:“好無聊啊!表哥陪我玩。”我實在沒辦法,只好陪他玩游戲,玩得滿頭大汗時,我們便坐下來休息。表弟竟拿出小風扇扇了起來。于是,我和表弟一邊吹著風扇一邊看電視,準備看小品,我發現正在放小品《砸墻》。表弟馬上把電視機關了。我問:“你為什么把電視機關了?”表弟回答道:“我媽媽最喜歡看這個小品了。我要等到她回來以后一起繼續接著看,讓媽媽也開心快樂。”他以為電視跟書一樣看到一半可以合上,等想看了,再打開來接著看。我默不作聲,想用事實,把真相告訴他。過了一會兒,我沒有事情干,只好陪著表弟玩一些無聊的小游戲打發時間。
終于,大人們回來了。表弟馬上把媽媽拉到沙發上,迫不及待地說:“媽媽快看電視吧!小品,我還幫你存著呢!”阿姨被她弄暈了,便打開了電視。表弟發現小品結束了,現在正在唱京劇呢!表弟疑惑地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阿姨。阿姨對他說:“你這個傻小子,我們家的'電視既不是網絡電視,又不和書一樣,不可以隨時觀看,小品怎么能存起來呢?”
表弟的行為,引得我和大人們哈哈大笑。而他羞紅了臉,低下了頭。阿姨把她抱在懷里,他太喜歡這個“傻小子”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逐鹿中原
東晉時期,十六國中后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勒。
有一天,石勒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位君王?”
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朝的'始祖,從三皇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吧!”
“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說的也太夸張了點吧!”石勒聽后笑著說,“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意思是說,我如果遇見漢高祖劉邦,一定做他的部下,聽從他的命令,只是和韓信、彭越爭個高低;倘若碰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塊兒打獵,較量較量,未知“鹿死誰手”。
“逐鹿中原”的成語便由此引申而來。后來,人們用“鹿死誰手”來比喻雙方爭奪的對象不知道會落在誰手里,引申指比賽雙方還不知道誰勝誰負。
——《晉書·石勒載記下》
【求解驛站】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群雄并起,爭奪天下。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中原,本來指我國黃河中下游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現泛指整個中國。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成語,大多是四個字構成的,它短小,但寓意深刻,大部分成語還有很有意思的來源和故事。今天我們班里舉行一次成語故事的比賽,比賽的內容是語文書上第8課成語故事:濫竽充數,畫龍點睛,自相矛盾三個故事。
首先,是我們的評委~大組長,總分為5分,給我們每個小組打分。比賽開始了,第一個小組表演“自相矛盾”,一個男同學是賣矛和盾的人,還有兩同學是旁白,另一個同學是圍觀的人。這個男同學夸自己的盾,用什么樣的矛都戳不穿它。又夸自己的矛,用什么盾都能戳穿。當圍觀的人問賣矛和盾的男同學說:“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是怎么樣呢?”這個男同學說不出話來。我覺得他們表演的'很好,道具也做得不錯,但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下個小組表演“畫龍點睛”,一個男同學演龍,另一個同學演主人公,另外兩同學當游客觀看龍。主人公作畫神妙,形象逼真,當游客觀看龍時,覺得缺少神韻,就讓主人公畫上龍的眼睛,結果龍騰空飛去,游客驚嘆不已。這個故事說明在關鍵地方,用幾句話或者幾個詞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傳神。這個組表演的也不錯。另一個小組表演“濫竽充數”,國王喜歡聽許多人吹竽,就有人混在里面瞎吹,結果得到了和別人一樣的俸祿。國王死后,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也愛聽吹竽,但是他不喜歡許多人一起吹竽,而喜歡一個一個的吹,混在里面的人只好逃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有真才干,不能蒙混充數。
這次比賽“自相矛盾”的小組贏得了最高分,他們不僅表演的好,道具做的也好。其他小組也表演的不錯。我們都是非常棒的,也讓我們輕松獲得了更多知識。
成語故事作文 篇9
有一次,楚國在祭祀典禮結束后,只剩下了一壺好酒,有五個仆人無意之中發現了。
他們想著這肯定是一瓶好酒,但是五個人來分的話又不夠喝。怎么辦呢?于是,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完,誰畫得最漂亮,這瓶酒就歸誰喝。五個仆人都覺得這個辦法很公平,所以就答應了。
然后,他們找了一塊空地,每人拿了一根小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其中,一個仆人先畫完了,他想去拿酒。當他看到別人都還沒有畫完時,他為了顯示自己畫畫能力高超,就自作聰明的在蛇的身體下添了幾只腳,不料,蛇從地面上走了出來。五個仆人全都嚇了一跳,連忙跑走了。他們以為一跑起來蛇就不追了。可是,蛇依然在他們的`身后拼命地追著。
五個仆人躲在草叢里,商量著做一個簡單的陷阱把蛇捉住,回去吃蛇肉。他們用樹枝編制了一個長長的密集的小陷阱。不一會兒,蛇就追來了。那條蛇只顧追著,一不小心就進了仆人們設計的陷阱,可沒想到的是,但是蛇的身體太滑了,它很快爬了出來。
蛇沒有再追,因為它又累又渴。它爬回剛才的地方,把那一瓶酒喝完了,結果喝得酩酊大醉,不知不覺,它躺在地上就睡著了。醒了之后,蛇發現自己周圍烏黑烏黑的,它用身子頂也頂不動。原來是仆人們拿了個黑色的盆子蓋住了它,上面還放了一塊磚頭,省得讓它跑掉。
蛇迷迷糊糊的聽到五個仆人商量著怎么吃它,而且還吵起了架。后來,五個仆人決定把蛇肉烤著吃,他們直接把蛇搽在小樹枝上,在火堆上烤。最終,這只倒霉的蛇被仆人們吃掉了。
【成語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11-01
[經典]成語故事作文09-01
成語故事作文06-12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12-27
有關成語故事作文09-10
實用成語故事作文10-24
實用的成語故事作文02-21
成語故事作文(合集)01-22
(熱)成語故事作文12-26
經典成語故事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