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羽毛未豐成語故事
羽毛未豐成語故事1
戰國時代,有位洛陽人叫蘇秦,他在年輕時曾拜智者鬼谷子為師,學習了許多謀略與游說的技巧。學習結束后,周游列國,希望將來有一天,他學習的那套治國謀略能發揮它的用處,獲得各國君王們的接納。
當時,秦國是西方的大國,憑借有利的地理條件,大力發展農業,國家的實力逐漸強盛,而其他大國實力更強,秦國還不能與對方相對抗。蘇秦遠游到秦國,想要說動秦國的秦惠王,與函谷關以東的一些國家聯合,再同其他的國家聯盟做較量。秦惠王清楚自己國家的實力,沒有聽取蘇秦的建議,說我們秦國現在就像一只羽毛還沒長全的小鳥,想要展翅高飛那是不行的`。先生你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里開導我,我非常感激。至于稱霸爭帝的事,希望在以后的適當時機再來聽你的高明見解。蘇秦不愿就這么放棄,花費了所有資財,上書十多次,卻仍然沒有說動秦王,只得灰溜溜地離開秦國回家了。
年輕時候的蘇秦,也就像羽毛未豐的小鳥,沒有辦法在那動蕩不安的政治舞臺展翅飛翔,獲得國君的重用。
羽毛未豐,豐是指豐滿。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比喻力量還不夠強大或者常識閱歷還不夠多。
小朋友,在知識閱歷缺乏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多加磨練學習經驗。
羽毛未豐成語故事2
1 羽毛未豐的成語故事
出處《戰國策。秦策—》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釋義“豐”,豐滿。比喻勢力還小,或常識、閱歷尚淺。
故事戰國時洛陽人蘇秦,年青時曾師從智者鬼谷子學習辯術謀略。學習結束后,周游列國,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國謀略能獲得君王們的接納。秦是西方的大國。憑借有利的地理環境,發展農業,國力逐漸強盛。但在當時,實國尚不能與其它大國抗衡。蘇壽秦這次遠游秦國,是要說動秦王,與函谷關以東的.—些國家聯合,同其他的國家聯盟作較量。但是秦惠王并沒有聽取他的建議,而是說:“我們秦國現在就像一只羽毛還沒長全的小鳥,要想展翅高飛那是不行的。先生你迢迢千里來到這里開導我,我很感激。至于稱霸爭帝的事,我希望在以后的適當時機,再聆聽你的高見。”在秦國耗費了所有資財,上書十多次,但仍未說動秦王。蘇泰無奈,只得灰溜溜地離開秦國回家。這時的蘇秦,也就猶如羽毛未豐的小鳥,無法振翅飛于那動蕩的政治舞臺。
2 羽毛未豐的成語故事材料
【注音】yǔ máo wèi fēng
【解釋】指小鳥沒長成,身上的毛還很稀疏。比喻年紀輕,經歷少,不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近義詞】涉世不深 毛羽未豐
3 羽毛未豐的成語故事點評
蘇秦空有滿腔熱情,可是想要輔佐的秦惠王并不想鋌而走險同其他的國家聯盟作較量,秦惠王認為秦國就是一只羽毛未豐的小鳥,無法展翅高飛,以前羽毛未豐形容鳥的羽毛沒有長全,現在多用來形容比喻勢力還小,或常識、閱歷尚淺。
【羽毛未豐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經典成語故事12-09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2-03
惟命是從成語故事11-30
數米而炊成語故事12-01
食無求飽的成語故事12-01
歷史成語故事12-01
嗜痂成癖成語故事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