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的冬天
北京的冬天1
喜歡北京的冬天,她讓人冷暖自知。
喜歡北京的冬天,那下雪的日子。
喜歡北京的冬天,我和你。
喜歡北京的冬天,一起相守的日子。
喜歡北京的冬天,就是我現在的心念。
無聲的寂靜,像是天上的'星星。
不辣的魚頭,卻讓我節節敗退。
現實給你一耳光,才讓我明白荔枝花在北方不易開。
北京的冬天2
我們家每年都回家鄉北京看雪,最難忘的還是去年。
20xx年的寒假,我們先用五天把作業趕完,為的是急著趕去北京看雪。媽媽帶了一大堆的棉襖,把我們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數了數一共穿了五件衣服。
我們坐上了去北京的航班,一路上各種美麗風光都被我們忽略了,為的是回北京看雪。
每年北京人都要回北京看雪,聽說這是對神仙的一種尊重,算是每年的拜山神吧!特別現在還沒到新年我們就趕回去,你說我們有多迫不及待?
一來到北京,一切熟悉的風光讓我久久難忘。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對面租了一家衛生的旅館,住的是六樓,天安門廣場的風光盡收眼底,一切都沒有變、那么美麗,我的家鄉!
第二天,我們來到北京的冰雕公園玩。看完了形態各異的冰雕后,我們來到了最關鍵的地點——滑雪區!別看我平時文文靜靜,我可是一個滑雪能手,還獲得過滑雪銀獎呢!我穿上一條方便的冬天裙、滑雪服,帶好了一切的裝備。我便開始滑雪,這是先從山上滑到山下,兩旁的風景飛一般的往后倒退,旁邊都是冰寒的冷空氣。我左右操縱,好不手忙腳亂,靈活轉方向,到了終點,大家都還沒到,我脫下滑雪鏡,看著這一切,都沒有變,每年我們都回來這里滑雪。
接著,咱們打雪仗。分為男一組,女一組。我、妹妹和媽媽、小姑一組,爸爸、爺爺和外公一組,奶奶和外婆在一旁觀賽。開始了!我先明銳的發出了一個雪球,一下子打在了爺爺的頭上,瞬間他那“黑白相間”的頭發全部變白了,全家人都笑起來。爺爺還裝著走不動的樣子,更讓我們更加愉快。然后妹妹推了一個很大的'雪球,我協助著妹妹一起打,結果把他們的“堡壘”給打掉了一大塊!我們歡呼著,這時小姑哎呀的叫了一聲,原來她被爸爸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突然襲擊”了!小姑假裝生氣的搶過我們的雪球,追著爸爸就扔。雪地里,到處回蕩著我們的笑聲。
我愛北京,更愛北京的冬天!
北京的冬天3
“呼——呼——”窗外,北風吹著。我最盼望的季節終于到了。我喜歡北京的冬天,喜歡她的景,喜歡她的事,尤為喜歡的,就是她的風。
北京的四季,一直都在刮風。到了冬天,這一特點就更為顯著。我們還沒好好欣賞秋天滿山楓葉的美景,還沒好好享受滿園果實的欣喜,還沒好好體會漫步金色叢林的愜意與舒適,北風就已經席卷大地呼啦啦閃亮登場了。從前的一切,仿佛僅僅是一場虛無飄渺的夢境,北風一吹,便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抬頭瞧去,在枝頭,金黃色的葉子輕盈地飄舞著。冬風一吹,伴隨著候鳥的鳴叫聲,葉子紛紛脫離大樹的懷抱,爭先恐后地向地上撲去。樹葉們可真是體貼呀,他們用自己的身軀,為大地母親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毯子,讓大地母親在冬天不那么寒冷。
北風刮得十分迅猛的同時,還帶來了一些新鮮的`聲音。在一個北風呼嘯的夜晚,我獨自一人坐在窗臺上,靜靜的聆聽北風之夜帶來的絕妙幻想。鄰家窗臺上的風鈴,“叮叮當當”唱起了歌;窗前落的厚厚一堆樹葉,“唰啦”,吹散了,吹走了;望著靜默的天空,我閉上眼睛,盡情享受著這難得一聞的天籟之音。
走在馬路上,我迎向撲面而來的北風。忽然,我感到,風里好像有一點點土的味道?再仔細聞聞,我確認,那是一種清淡的土味,是滋潤養育世間萬物的味道!它不同于春天的花香沁人心脾,不同于夏天的熱氣令人窒息,更不同于秋天的果香寓意深遠,它所蘊含的,是人們一年生活的結束,是人們迎接新年的美好祝愿,是一種能量的孕育與起始。
在北京的冬天里,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風。它是送走秋天的使者,是歡迎冬天的旗幟;它吹落樹葉,吹來冬雪;它告別舊年,迎接新春,我愛北京的冬天,但我更愛北京冬天的風!
北京的冬天4
北風瑟瑟地吹著,打在身上,打在臉上,刺痛,一個人,將大衣外套裹了又裹,有些艱難的向前。 進入初三,開始學習化學,一個新學科,對于我來講,定是有些陌生,再加上公式一股腦地涌過來,有點吃不消了。一回家,便正坐書桌前,決定死啃這本化學書。
從門縫中,奶奶看到了。這一天一天的,也沒有什么成效,奶奶說,她年輕的時候是化學老師。于是她,變成了我的“全職家教”。
門推開,寒冷的小屋中,陽光小心翼翼地浸了進來------
一個將近八十歲的老太太,頭發已全白,皺紋滿滿地掛在臉上,腫腫的眼睛快睜不開了,她雙手捧著那本練習冊,向上推了推掉在鼻梁上的老花鏡,開始講題。
“這道題,得列個方程”。嗓音有些模糊,略帶沙啞。說著,奶奶低下頭,在本子上一筆一畫地用正楷體寫著步驟,奶奶眼睛不好,寫字時總要瞇著眼睛成一條縫,使勁地看這本子,似是要把一個個字從本中看出來,手在握筆時,略有些抖,顫顫地卻又堅決而有力,不知怎地,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許是心中冰冷的雪正在被冬日里一縷陽光漸漸融化吧!
還記得那是另一天了,問問題,未果,奶奶在提上劃了多時,他略帶歉意說“真是人越老越不中用了”,而我心中,卻是那樣酸痛。莫是陽光也會感到冷
第二天,回到家,翻化學書,查概念,一頁又一頁,忽一頁密密麻麻,一筆一劃地布滿了字跡,我才想起這一定是奶奶白天與這題搏斗時留下的痕跡,有用紅筆抄下的重點概念,有用藍筆劃的重點知識點,圈圈點點,批批劃劃,這對于一個年近八十歲的的奶奶,定是一個很長的工作啊!心房頓然打開了,再也按捺不住,一行一行看著奶奶做的筆記,突然覺得心中充盈了陽光,手也不再那么冷了,對化學,對初三,有一種從心底的熱愛,而這一切的一切也是奶奶給我的!因為奶奶,是我的陽光!
北風瑟瑟地吹著,打在身上,打在臉上,但已不再刺痛,已不是一個人孤單前行,因為我心中已充滿了陽光,而我同樣,要用這陽光,溫暖奶奶------ 又一冬日,早晨。
“奶奶,微波爐中是熱好的牛奶!”一張紙條工工整整擺在桌上,小心推開奶奶的屋門,又小心地掩上,留下一聲輕響,我翹起嘴角,背上了書包。
這個冬日,再也不會有冰封,說著,帶著愛的溫暖陽光,上路------
北京的冬天5
冬天,冬爺爺拿著雪白色的畫筆邁著沉重的腳步,走進了北京。
他來到屋頂上,把屋頂涂上了一層潔白的顏色,冬爺爺把這層潔白的顏色當作雪來稱呼,過了一會,一群孩子爬到屋頂上玩,冬爺爺就在這群孩子身上和頭上涂了一些雪。孩子們高興得玩起了游戲。冬爺爺走到干凈馬路上,灑下了滿地的雪花,馬路上堆起了厚厚的積雪。這正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時刻,有的小朋友不知從哪滾來一大一小兩個雪球,你猜他要干什么?原來他要玩堆雪人的游戲;有的小朋友們在玩打雪仗,時不時把雪扔別人滿臉,有個四五六歲的孩子不知怎么的,手一抖,把雪扔歪了,扔中了一位老人,把老人的眼睛劃破了,許多熱心的大人們都紛紛圍過來,看看老人的眼睛有沒有受傷,還說在討論到底是哪個不懂事的小朋友,把老人眼睛弄受傷。伙伴們都勸小孩去認錯,
小孩十分膽小,不敢認錯,就在這時,一位大人氣憤地說道:“如果讓我抓到那個小孩,一定好好教訓他。”聽到這句話,小孩更不敢道歉了。另一位小伙伴挺身而出,拉上小孩走上前去,對老人說:“對不起是我的'這位同伴打傷了您,請原諒。”老人見了他這么懂事,連忙說:“沒關系,沒關系的!”;還有的小朋友躲在樹后面玩著捉迷藏的游戲。冬爺爺看到的這一切笑了笑,把整個北京都涂滿了白色,瞧!小姑娘在家透過窗戶興奮地喊道:“媽媽,媽媽快看,下雪了,冬天來了!”
如果我是畫家,我要把下雪的美景畫出來;如果我是音樂家,我要把北京冬天美麗的景色和發生了的有趣的事情都唱出來;如果我是作家,我要把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寫出來。
北京的冬天6
北京的冬天,與以往頗有不同。這一個月內,已經下了三場大雪,是十幾年以來下雪最早的。
我匆匆下樓,小雪們調皮地在我臉上跳踢踏舞,也像音符一樣在我臉上歡快地跳躍。
雪開始零星地飄起來,它多美啊,輕盈、飄逸、純潔,讓人愛不釋手。我們的手掌雖然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卻無法隨我們的愛意停留,她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會兒,轉眼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弟弟在旁邊執著地積攢著手中的白色花瓣,他說要堆一個大大的雪人。他們的心其實就是最純潔的一片雪地,在他們心靈上經過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臟了他們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們的夢想。雪花在天空舞蹈,天空陰暗的仿佛是大地,大地晶瑩的仿佛是天空,夜晚再黑,也壓不過雪的白啊!
雪漸漸地有些大了,真的像鵝毛般輕盈地飄落下來。她們一個個就像小仙女,穿著白色的芭蕾舞裙,在空中旋轉著偏偏起舞。我要用三分易安的婉約,三分東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納蘭的心緒,湊成十分的愜意,來靜靜地觀賞這一美景。
雪白的純凈,她嫵媚而不妖嬈,纖小而不失強勁。打落在臉上冰涼冰涼的,但不失一絲爽快。她總是細細地訴說,訴說冬的涼意與雪的輕盈,她聚集在一起,凝結成了一個素白的世界;她低吟淺唱,唱出了世界純潔的美好與白色的高貴和典雅。我傾聽著雪的'歌唱。
雪是輕盈的,她輕盈的撒飄向人間,帶走樹上枯黃的落葉;雪是飄逸的,飄向人間,打開窗,她飄進你的屋里,讓你感受到涼意,與她冰冷纖小的身體;雪是潔白的,像給大地渲染了白色的顏料,給城市鋪上了一條白色的地毯,襯托出女孩兒們紅潤的嘴唇與白皙的皮膚,讓一切都變的那么可愛!
冬天的風不免有些冷,風很刺骨。但不管風吹得有多么寒冷,有多么刺骨,我依然喜歡冬天。喜歡她在這四季中獨一無二的寒冷,一年,才經歷多少次這樣的寒冷啊,人的一生,也經歷不了多少這樣刺骨的寒冷的冬風啊!享受,請享受這樣刺骨的風吧!
北京的冬天,水結冰了,地也很滑,時不時摔個大馬趴,卻沒有一點抱怨的意思。水凝結成了冰,像一塊空靈的藍水晶,晶瑩剔透,毫無瑕疵。
我喜歡觀雪,喜歡北京的冬天,她使我思緒不斷,這思緒如同一片白云,飄在我心靈的上空,使之變得寧靜而高遠。
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所謂的機智,多一分機智便少一分高雅,我倒寧愿多一分高雅,醉心這北京冬天的美麗雪景。
北京的冬天7
北京的冬天很冷很冷。
忘記去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是什么時候降落人間的了,這個冬天似乎不太關注雪,也就搞不清楚這個時候是不是該下第一場大雪了。我想,雪來不來都不能阻擋冬天的腳步,那又何必空耗了情感切切地盼望呢,盼望太久便會生了失望出來。人的年紀越長,心態就變得越來越淡然,對世間萬物便會少一些糾結,苦惱和焦躁也很容易得到平復。
這個冬天過去之后20xx年便又成了生命里不可更改的的曾經了。想想年齡這個東西,似乎有點可怕。然而,因為可怕年齡就不會增長了嗎?當然不會!那又何必在意呢,只有庸人才去自擾。隨它去吧!
看著黃葉一片一片瑟瑟飄落,我知道,那是一個個生命在與這個世界做著最后的告別。其實它們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從小小的芽孢開始,便與這個世界結了一份難解之緣。你能說的清是它們裝點了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絢爛了它們的生命嗎?說不清的。緣,總是妙不可言!
每一處闖進視野的風景,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每一件銘刻于心的事,都是和你有緣的。所以,接受,坦然地接受,可能是我們與之相處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使我們安心的最好的理由。
你來,我定會迎接你;你走,我定會送別你。因為,所有的到來和離開,都是我們每個人生命里的必然。
秋天走了,所以,冬天來了。相信不久后的一天,雪還是會來的,因為它本就屬于寒冷的季節。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因為冬天的到來本就是要告訴世人,每一個寒冬的`懷抱里都藏著一個溫柔嫵媚的春天!
春天來了,你就只需化作彩蝶在花叢間飛舞;夏天來了,你就只需撐開花傘在綠蔭下漫步;秋天來了,你就只需登上山巔遠眺漫山紅葉;冬天來了,你就只需圍上圍巾,戴上手套,在冷風中讓自己綻放成一朵傲霜的花!
北京的冬天確實很冷,這個冬天過后,的確又是一年。那就在心里點燃一簇思想的小火苗,在心里構思一篇不老的童話吧!
北京的冬天8
北京的冬天又來了,北京的第一場雪卻還沒有來。我到北京過了四個冬天了,今年是第五個冬天。我記得前幾年北京的第一場雪都來得很早,二0一0年十月底就下了第一場雪,下的雪不是很大。二0一一年是十一月十三號下的第一場雪,那是一場中雪,積雪蓋滿了屋頂和地面。二0一二年是十一月四號下的第一場大雪,這場大雪來的突然和猛烈,有的地方積雪達一米多厚,堵塞了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迫使北京市提早八天開始供暖。二0一三年過了十二月份沒有下雪,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是在二0一四年的二月七號晚上下的。可是今年北京的冬天,十二月份都快過完了,還沒有見到一點下雪的跡象。我是多么盼望北京下一場大雪,消除霧霾的危害,滋潤北方干燥的空氣。
說到北京冬天的下雪,不得不和我南方家鄉的下雪聯想起來,因為通過對比,北方和南方下的雪有很大的不同。北京下的`雪難化,我記得在北京過的幾個冬天,下下來的雪一般都要保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不化,特別是鏟到路邊的積雪,經過行人的踩踏,結實的像鋼板一樣,沒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是溶化不了的。而我的家鄉南方下的雪,一般下的是松軟的雪花,加之一場大雪以后,必是艷陽高照的晴天,二三天之后就不見了雪的蹤影。那化雪的水滴聲,象在下一場暴雨,響聲震耳。
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卻使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災害氣候變多,如臺風、暴雨和霧霾頻繁,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是相反的是,人們喜歡的雪花卻是越來越少了,越來越遲了。象我們南方,能見到一場真正的大雪很難得的了,一年上頭下過二三場小雪那還是好的,有的年份看不到雪花的影子。我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但我喜歡鋪天蓋地的雪花,留戀童年時代冬天雪花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和興趣,現在我總是在盼望雪花飛來的同時,也總是在記憶的光盤上,翻找童年時在冬天的雪地上嬉戲打鬧的場景......
北京的冬天9
我在北京呆過幾年,而這幾年都是由一個個寒暑假組成的。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父母遷居北京,開始他們遲到的“北漂”生活。于是我就像個小“北漂”一樣,這么多年來都沒有回家過過年。所以我對北京的冬天,總是懷著一股子執念。說是怨恨也不對,應該是,握不住的感覺。
我第一次來北京是和媽媽一起來的,那是個夏天。我轉遍了北京那些膾炙人口的景點,滿滿的都是攢動的人頭,和被汗浸透的薄衫。無論怎么看,都透露出一種“農民工進城”的感覺。在這個城市里走,尤其是夏天,是極其沒有歸屬感的。“這個城市不屬于我”這是我的想法,況且那一年的暑假結束,媽媽并沒有和我一起踏上歸家的列車,我一個人回家,于是我更討厭北京了。
媽媽說他們不能回家過年,于是扳著指頭數數,我在北京度過了五個寒假。冬天的北京市有包容感的,每個人都穿的很厚,把自己都包起來,我可以掩飾自己,別人也無暇顧及我。
說回正題上,北京的冬天和我家的冬天是有很多相似點的。我前幾天看了一個紀錄片,叫《尋找北京》里面拍攝的有兩個鏡頭,讓我一看,就抓住心——對!這是北方的冬天!北方的冬天我就以北京為代表。那是一種凜冽的美。北京的冬天分兩種,一種是出太陽的晴天,一種是將要下雪或者是已在降雪的陰天。
出太陽的晴天的話,北京人便都選在這幾天出門,一般工作了的年輕人及以上年齡的人,都選擇在這幾天進行大采購——超市人滿為患。因為我的話,父母白天都忙,沒有人管我,我就拿著爸爸的公交卡,把地下室的門鎖上,就蹭著四毛錢一次公交的便宜到處瞎轉悠。其實我轉悠的地方并不多,一是我膽子小,怕找不著回家的路,身上也沒錢,那時候也沒有這么智能的手機做導航,有事了只能麻煩警察叔叔,人家還嫌你煩呢,二是怕父母擔心(我身體不好,如果媽媽給我打電話的時候發現我在外面一時回不來吃不了午飯,準要罵我。)我最常去的地方是西單圖書大廈,一出地鐵口就是西單廣場,有好幾排座位,很適合坐著曬太陽。不知你們信不信,在北方,冬天的太陽不管多大,你也只是能感覺到太陽的溫度而已,實則自己的小臉依然被凍的紅撲撲的,手更是被凍僵了,腳時不時就得起來跺一跺,不然會被凍住。我是來了南方才知道,南方的冬天只要出了太陽,都暖和的不像話。我坐在那椅子上的時候,最喜歡透過那些干枯枯的枝丫,看天。那時候的北京,天湛藍的`不像話,我每每回想到,再和現今的霧霾聯系起來,總會懷疑是不是我把家鄉的藍天和北京記混了,一想又不可能,我明明是在西單看到的呀!
我最喜歡北京晴天的天空,湛藍湛藍的,像過年時候人家打掃之后抹凈的窗玻璃一樣,干凈又透明。天空又高又遠,掛兩絲縹緲的清白色長帶,悠長悠長的停在我頭頂。那是一種清高的,凜冽的美!它從不壓在你的頭頂上讓你得以細細瞧它,它高遠得很吶!伴著那凜冽的西北風,晴天的時候,雖然風冷的凜冽,但她柔柔的刮過,恨不得讓這天空更干凈的反出光來。我不記得當時有沒有大雁或者群鳥飛過了,記憶里似乎是有那些黑影掠過的,但好幾年沒去了,興是記憶出了差錯,大北方的那么冷怎么會有鳥呢?又不是真的有“快樂王子”離不開它。
北京冬天的陰天的話,就是另一番滋味了。北方將要下雪時候的天大多是一樣的,灰蒙蒙的,透著一絲絲天光的白,壓在你頭頂上。狂風大作的話,就意味著會飄“撒鹽差可擬”似得細小的像“鹽粒”的雪,被狂風一吹,真的就是白茫茫一片,像是暴風雪,直讓人睜不開眼睛,生生害怕了,若是沒有風,多數就要飄下似“鵝毛”般的雪花了,對,這樣的雪才算是“花”呀,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下來,好似聽得到“咚咚”厚重的壓在地上的聲音似的。我記得我小時候,在自家的院子里,下那般的大雪時,就會抱著一卷書到院子里邊賞雪邊讀書,讀朱自清的《匆匆》讀席慕蓉的散文《南下的火車》或是拿一本厚厚的大大的詩詞集去背宋詞去。至今我記得《匆匆》那一頁還有一片雪花落上去又消融的痕跡呢。
在北京也大致差不多了,只是飄雪的時候沒有自己的院子可以賞雪了。這時候你若是全副武裝好準備出門,路上的雪肯定被辛苦的環衛工人和可愛的大爺們掃干凈了,只是當你快走到街心花園的時候,里面的雪干凈的不染一絲雜質,于是你會發現,在北京這樣的地方,再也找不回在家鄉的那種童趣了。它秩序井然的運轉著,沒有人會關心你的童趣是否被消磨殆盡。現在即使造了很多人文感很強的地方供人們緬懷,也不免的有一種人造的不適感。
北京的冬天實則也是老北京人的時段了。大清早七點到十點,早飯店里人絡繹不絕,老大爺們進門先要一碗兒面兒茶,自己撒上一層椒鹽,坐在邊兒上,就轉著碗兒咕咕的喝下那熱氣騰騰的一碗糊,再加兩個麻醬燒餅。呦呵,老北京的悠然愜意全冒出來了。我至今都想念西直門北堂門外那家早餐店的的麻醬燒餅,酥酥的又一嘴麻醬味兒。只是那面兒茶我喝不習慣,我爸總是替我把剩下的喝了。
再說到北京的冬天,有一項的確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北京的廟會。我頭一次去廟會是和爸爸媽媽姐姐一同去的,那時我們還住在豐臺區草橋,最近是的陶然亭的廟會。老北京的廟會一定是冬天里最紅火的顏色。北京冬天的公園除了松柏有掛著綠色之外其余都是灰色,一進門松柏上不僅掛著雪,還掛著小紅燈籠。綠中有白,雪里映紅,著實好看。廟會還有“二紅”就是冰糖葫蘆,小時候對于冰糖葫蘆的喜愛就像喜愛年貨一般,忠實的很。站在糖葫蘆串前挪不動窩,非纏著媽媽買。以前我姥爺是很會做糖葫蘆的,每年冬天我都拿著好幾串糖葫蘆,挨家挨戶的送給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吃。只是那時候,姥爺已經不在世了。
廟會里多的是新鮮玩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新疆的羊肉串,長沙的臭豆腐(我清晰的記得那臭豆腐是白色的,清水煮的,并不是這邊是炸的,卻好吃的要命)云南的竹筒飯,四川的擔擔面等。讓小小的我見識到大大的世界。
真正生活在北京,已是三年前的事了,現在想想,雖然我一點兒都不喜歡這個城市,但感情總是有的。從偶爾冒出來的京腔,想念的魚頭泡餅,過年時候熱鬧的要命的廟會,和關于北京的冬天我們一家四口的回憶,都是抹不掉的。
現在我只身一人落在南方,只能通過紀錄片和回憶殺,來遠遠的想念我們四個了。
北京的冬天10
這一天,天空中飄起了雪花……
臘月出生的我,說不上是對冬天的喜歡還是討厭,每到此時就特別的怕冷,尤其是一雙手腳,怎么都捂不熱,好似冰坨。但又耐不住喜歡那一抹銀裝素裹的皚皚白雪……
冬天來了,里里外外都透著一股子寒氣,這是南方的冬天,給人濕冷的感覺是無法拒絕。每年的冬天,我都會生凍瘡,手、腳、臉、耳,皆會因長凍瘡而皮膚發癢,甚至發爛,紅腫的嚇人。即使到了開春,凍瘡好了,也會留下疤痕,到了來年的冬天就像生了根一樣,原先生長過凍瘡的地方,會依然接著生長,這是南方冬天最令人生厭的地方。
兒時的記憶總是刻骨銘心,尤其是冬季的早晨,我習慣性的喜歡睡懶覺,享受被窩里那一時的溫存。“討厭的爸爸”卻總是不給我機會,每次都是爸爸用以軍人的方式來叫我起床,嗓門的大讓我聽來都心生害怕,也無處躲藏,爸爸常常以瞬雷不及掩耳之勢,整床被子都會被爸爸給掀了。那時的我,對爸爸的做法可謂是可怒而不敢言。
一日之計在于晨,我雖然喜歡睡懶覺,但不管如何貪睡,清晨讀書是雷打不動的習慣。尤其是當我捧著一本書,獨自一人站在空曠的樓頂上,雙目眺望著遠方,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然因清晨那一抹霧靄,阻擋了視線而未盡如人意。但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便會瞬間在我的心頭涌動著。
我呼吸著新鮮空氣,感受著寒冷的'風,呼呼的吹拂著,屋后那不遠處的小溪,潺潺的流水聲,還有那隔河相望的學校,廣播里那悠長的旋律,也是聽覺上美的享受。
晨讀是我最幸福的時光,即使在如此美好的時光里,偶爾也會有開小差的時候。有一回天空又飄起了雪,也不知媽媽何時在樓頂上放了個罐子。樓面上因為沒有被腳踩過,還能看到一層薄薄的雪,而在雪的中間,那個罐子就顯得格外的刺眼。我不知是為何,就詢問媽媽為什么,從媽媽那里知道了我想要的答案。媽媽說,“用罐子裝著純天然的雪,等雪化后,那雪水是非常香甜可口。”我很是期待這雪水的香甜,然而南方的冬天雪下的很少,即使會下,也看不見雪堆子,基本上是邊下就邊化了,那種濕冷的感覺,冷徹骨髓。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時隔好幾年,又讓我遇到了一場久違的雪,即使冷的瑟瑟發抖,也都堅持著晨讀。雪天的濕冷絲毫也不能阻止求學者的熱情,雪呀雪,終在我期待已久的時候,悄然而來。
我還是欣喜大過于厭煩,每當下課鈴響起,我都迫不及待的沖出教室,手捧那一抹白雪,視若珍寶,竟不覺得寒冷。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北方的冬天。
北方的雪下得要比南方的雪壯觀,雪后也不會很快融化,好多時候,雪下久了,就會堆積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冰坨子,一般很難能撼動。不管何時何地,都能見到雪的痕跡,這也是我喜愛北京的理由之一。
這些年在北京長達八年的生活里,讓我這個外鄉人也愛上了這座城市。雖然經歷了那年初次來京的種種不適,但那一場場雪的印記,卻帶給了我無盡的樂趣。尤其是每當我下班回到家里,屋子里的溫暖瞬間融化了我渾身的冰冷。再支上個電磁爐,與家人一起圍坐著吃火鍋,那滋味崩提有多帶勁了。
一夜北風寒,大雪紛紛落。清晨推開門窗,眼前的雪景真的是嘆為觀止,讓我眼前一亮。戰士們各個都忙著出公差,上街幫忙掃雪,為方便大家的出行。環衛工人們也都在忙碌著清掃積雪,在下過雪的地面上拋灑鹽末,以此達到融雪防滑作用。
我因著急上班,匆忙中就“中獎”了,身子一下就失去了重心,腳底一打滑,整個人就人仰馬翻的摔倒了,疼痛感頃刻襲來。由于我生來怕冷,也怕長凍瘡,每次出門前,我都會費心穿戴一番。帽子、圍巾、口罩、耳套、手套等等御寒保暖的物件是不可或缺。肥胖的我,猶如一棵大樹一樣,倒下了就怎么也爬不起來。多虧了志愿者的攙扶,我才忍著疼痛,緩慢的爬起來。
即使如此,冬日的雪天,我仍然喜歡的不得了,像是個沒長大的孩子一樣,手舞足蹈的在雪地里留下了一排排歪歪扭扭的腳印。
也許是因為北京的冬天有暖氣,外冷里暖,在北京的這些年里,我竟然連凍瘡都沒有再生長過,這也是我喜歡北京城的另一個原因所在。
北京,這座給了我無限溫暖的城市,除了對雪的印記,還有對冰的向往。周末閑暇時光里,我也會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到植物園里游玩,河面的水波已不在,整個河面都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這也成了膽大人的“樂園”,滑翔在冰面上,那種放飛自由的愜意。
雖然北京的雪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白皙,因為霧霾,揚沙,有時還會帶著一絲暗黑,但絲毫不能削減我對雪的鐘情。我帶著滿載的回憶,戀戀不舍的結束了在京八年的歲月。我時常調侃自己,在北京的八年,是我的“抗戰八年”。
如今,冬天又來了,而我卻又回到了那個最初的地方,重新回味南方的冬天。葉落歸根,從哪里走出來,最終還會回到哪里,尤其是像我們這樣漂泊的游子,骨子里對故鄉,對家的渴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與日俱增。
不知是否在北京呆久了的緣故,每到此時,我就會懷念起北京的冬天來,尤其是那雪的記憶……
【北京的冬天】相關文章:
北京的冬天作文07-20
《北京的冬天》精選作文12-02
北京,北京愛國詩歌03-09
北京的作文11-02
北京之旅12-09
北京作文09-12
廣州的冬天作文-冬天作文01-25
北京的水蜜桃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