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江郎才盡四字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江郎才盡成語故事及釋義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
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哦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nèi)容平淡得一無可取。于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采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jù)說從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簡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quán)縣程莊鎮(zhèn)江集村)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文章華著,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齊高帝聞其才,召授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明帝時為御史中丞,先后彈劾中書令謝朏等人;武帝時任驃騎將軍兼尚書左丞,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
梁武帝天監(jiān)四年(505年)卒,謚“憲伯”,武帝為之穿孝舉哀,葬于民權(quán)縣程莊鎮(zhèn)江墓店(今李堂南岳莊村)。
江郎才盡的材料
【注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
【出處】南北朝·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郎才盡’。”
【解釋】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黔驢技窮、江淹才盡、才疏學淺、才思枯竭
【反義詞】出類拔萃、初露鋒芒、才華橫溢、才高八斗
【年代】古代
【例句】果戈理《死魂靈》第二部最終沒能寫成,并非~,而是由于他遠離了俄國社會生活。
江郎才盡的點評
其實并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jīng)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所以在平時休閑時間,我們應該多看書,而且每個方面的書都要有所涉獵,這樣才能保持思想的豐富性。
【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12-09
江郎才盡成語故事及釋義11-26
江郎才盡四字成語故事11-29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5-15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09
經(jīng)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成語故事02-03
中國成語故事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