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及用法
從前有個人看書的時候,總會把書中文章大聲念出來,可是他從來不動腦筋想一想書中的道理,還自以為看了很多書,懂得許多道理。有一天,他參加朋友的聚會,大家邊吃邊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說:“這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來說,梨對牙齒很好,但是吃了傷胃;棗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會傷牙齒。”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 這個人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就接下去說:“這很簡單嘛!吃梨子時不要吃進果肉,就不會傷胃;吃棗子時用吞的,就不會傷牙啦!”這時桌上正好有一盤棗子,他便拿起棗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連忙勸他說:“千萬別吞,卡在喉嚨多危險呀!”
素材解讀:出處: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籠統地接受。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及用法】相關文章:
圍魏救趙成語故事及用法04-17
出爾反爾的成語故事及用法04-15
矢在弦上成語故事及用法04-18
馬生角的成語故事及用法04-18
按兵不舉的成語故事及用法04-17
以德報德成語故事及用法04-18
庸人自擾成語故事及用法04-18
鐘響磬鳴成語故事及用法04-18
無立錐之地成語故事及用法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