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道不拾遺的成語故事由來
注釋:道:道路。拾:拾取。遺:別人丟失的東西。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1個做買賣的人途經武陽(今河北大名、館陶1帶),不小心把1件心愛的衣服丟了。他走了幾10里后才發覺,心中很著急,有人勸慰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1定可以找得到。”那人聽了半信半疑,心里想:這可能嗎?轉而又1想,找找也無妨。于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丟失的衣服。
造句: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大力宣揚正氣,摒棄不良習氣,我們的社會秩序1定會越來越和諧,路不拾遺的良好社會風氣1定會盛行!
出處:后晉張昭遠、賈緯等《舊唐書》
【道不拾遺的成語故事由來】相關文章:
為虎作倀成語故事由來12-07
關于天涯海角的成語故事由來12-07
有關釣鰲客的成語故事由來04-13
謎語的由來12-03
太湖的由來04-03
除夕的由來與傳說12-01
關于除夕的由來12-01
成語故事02-03
經典成語故事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