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路人皆知的成語故事
路人皆知的成語故事1
【注音】lù rén jiē zhī
【典故】《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注引《漢晉春秋》
【解釋】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用法】作賓語、定語;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家喻戶曉
【押韻詞】擊石彈絲、切問近思、錯落參差、以權謀私、背公徇私、背公循私、三人行,必有我師、鞠旅陳師、力竭聲嘶、秉公滅私。
【年代】古代
【歇后語】司馬昭之心;大道邊上貼布告
【成語故事】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馬懿和曹爽輔佐曹睿執政。曹睿死,司馬懿殺了曹爽,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立曹髦為皇帝。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脅要封晉公。曹髦氣憤不過,說:“司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
【成語示例】尾大末強,路人皆知,不敢聲揚,公獨奮筆。 清·黃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銘》
【成語例舉】
◎ 袁世凱帝制自為,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了。
◎ 請注意這個"自帶饃饃",這可是一個絕招:社會上確實有一些喜歡中午去"解決"問題的人,但他們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吳天祥中午去則是另一回事,若接待者想用請吃來"解決問題",沒門!
◎ 都說張安邦與何氏的情,路人皆知。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路人皆知的成語故事2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紀》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三國時期,魏國司馬鼓殺死曹爽后,曹氏政權就慢慢轉到了司馬氏手中。司馬鼓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握朝政。司馬昭做了相國后,更加專橫跋雇,為所欲為,大肆屠殺曹氏集團中的人。他威逼年輕的魏帝曹髦(毛)封他為晉公;但當曹髦封他為晉公時,他卻假惺惺地謝絕不接受,其實司馬昭的陰謀是想讓曹髦讓位給他當皇帝。曹髦知道了這個陰謀,氣憤地罵道:“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曹髦認為與其坐著等死,還不如早些下手跟他拼一下,可能還有一線生機。于是便帶著人去進攻司馬昭,結果他被司馬昭手下的人殺死了。曹髦死后,司馬昭做賊心虛,怕人咒罵他大逆不道,又假意要立曹負做皇帝。后來他的`兒子司馬炎廢除魏帝曹負,建立了西晉王朝,歷史上稱為晉武帝。
后來人們就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指所有人都知道的陰謀、野心。
路人皆知的成語故事3
【釋義】比喻人所共知的陰謀和野心。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紀》。
三國后期,魏國的大權被司馬氏所掌握。魏少帝曹芳即位后,司馬懿和曹爽一起輔政,后來,司馬懿殺掉曹爽,獨掌大權。過了兩年,司馬懿死了,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的職位,大權落在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手中。后來司馬師又廢掉少帝曹芳,改立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后,司馬昭當了大將軍,大權還是掌握在司馬氏的手里。
司馬昭為人陰險狡詐,權欲極重。曹髦身為皇帝,卻沒有什么權勢,他心里又是憤怒又是害怕。他早就知道司馬昭有篡奪帝位的.野心,覺得這樣的日子實在不能忍受下去了,就召集了尚書王經等三個大臣商量對策。曹髦說:“司馬昭的野心,連過路的人都已經知道了,我不能坐著等他來收拾我,今天我要與你們一起去討伐他!
大臣們都知道司馬昭的勢力太強大,要跟司馬昭作對,等于就是拿雞蛋去碰石頭,就勸曹髦忍耐。
曹髦哪里忍受得了,他從懷里掏出一張預先寫好的詔書,說:“我已下了決心,就是死了也要去拼一下!”
曹髦帶領宮中的侍衛等三百多人,向司馬昭的府邸進發,曹髦自己拿著寶劍站在車上指揮。在路上,他們遇到了司馬昭的親信賈充。賈充帶領了幾千名衛兵攔住了曹髦等人的去路,雙方就打了起來。賈充命令手下殺死了曹髦,向司馬昭報告去了。
司馬昭又立了曹奐為皇帝。司馬昭死了以后,沒過多久,他的長子司馬炎就逼曹奐讓出了皇帝的位子,自己當了皇帝,建立了晉朝。
路人皆知的成語故事4
出處:《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意思:形容陰謀野心完全暴露,早已盡人皆知、無須隱瞞了。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死后,政權就逐漸落入姓司馬的手里。繼曹丕即位的,是曹丕的兒子曹睿(即魏明帝)。曹丕臨死,囑托皇族曹爽和功臣司馬懿共同扶持曹睿,因此兩人在朝中的權力都很大。到曹睿死后,曹睿的兒子曹芳繼位不久,司馬懿就把曹爽殺了,一切軍政實權,就歸司馬懿一人獨攬。后來,司馬懿的兒子、大將軍司馬師,攆走曹芳,另換曹髦代充名義上的'皇帝,自己當上相國,進一步擴大和鞏固統治權力。司馬師死后,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接替了司馬師的地位后,更加專橫跋扈,根本不把年輕的皇帝曹髦放在眼里。
曹髦封司馬昭為“晉公”時,同時賞賜了許多珍品寶物,司馬昭很不禮貌,故意裝出瞧不起的樣子,辭謝不受。曹髦心里明白,任何厚封重賞,都不能滿足司馬昭的野心,他所希望的是把帝位讓給他。曹髦氣憤不過,對幾個大臣和侍從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與其坐受廢辱,不如跟他拼一拼。”于是,向司馬昭發動武裝襲擊。但司馬昭大權在握,傷感故事,全部武裝部隊都在他手里。曹髦憑著少數侍衛隨從,哪里能夠取勝,就在這次失敗的襲擊中被司馬昭的部下所殺。
司馬昭怕人不服,還不敢立即做起皇帝來,假意扶立了曹奐,作個幌子。不久,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輕易地趕走了曹奐,取得天下,改稱晉朝,當了晉朝的第一代皇帝(即晉武帝),而追尊他父親司馬昭為晉文帝。
【路人皆知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經典成語故事12-09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2-03
惟命是從成語故事11-30
數米而炊成語故事12-01
食無求飽的成語故事12-01
歷史成語故事12-01
嗜痂成癖成語故事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