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篇小說《天膠》(7)歡迎
當張軍把一個重點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要到農場來工作的消息告訴干部職工的時候,在這偏僻的地方無異于一條爆炸新聞。好多年了,不要說沒來過一個大學生,就是稍微有點本領和辦法的,也都走了。如今在農場勉強支撐的,基本上都是年紀偏大的,他們出去打工又沒人要,只好挨到退休領社保。老有所養是他們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他們與周邊農村的最大區別。
如今聽說一個大學生要來農場工作,比當初聽到農墾局黨組要派機關一個處長來當場長還要高興。南山農場是南方農墾系統內最偏僻的一個農場,處在兩省三縣交界之地。本為一個農場的分場,由于天高皇帝遠,管理上鞭長莫及,近年來職工生活非常困難,上訪事件極多。這次農墾局黨組決定把它獨立出來,單獨作為一個農場,加強管理,發展橡膠,力求徹底改變其落后面貌。
聽說今天場長要帶那個大學生來農場報到,干部職工早早就聚集在辦公室前等候。還有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在阿姨們的帶領下,穿著新衣服,整整齊齊排好了隊,小手拿著山上采來的鮮花,正在練習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對一個大學生的到來傾巢出動,舉行這樣濃重的夾道歡迎儀式,李毅非常感動,也非常激動。尤其是小朋友向他獻花,把自己當作一個凱旋的英雄,受寵若驚或叫受之有愧。李毅想,自己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沒有為農場做任何事情,不值得這樣。李毅有點不明白,不知是張軍的故意安排還是職工群眾的自愿發起,其實這也并不重要。
中餐之后,李毅問張軍,為什么搞這么隆重的歡迎活動,有這個必要嗎?張軍說:“非常有必要,因為你的到來給我們的職工群眾傳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你是我們的信心和希望。也許這句話的意義你現在還不能理解,但你很快會明白的。”
沒錯,李毅怎么想,也不明白自己身上承擔著這么大的意義。倒是下午的時候,張軍帶著李毅在農場轉了一圈,大概了解了農場的艱難情況和職工的困苦生活之后,張軍說:“改變農場的貧困面貌和職工的貧苦生活,就是我和你到這里來的責任。” ( )
“要不我也剃個光頭?”李毅說。
“那倒不必,有這份決心就行。”張軍說。
“先委屈一下吧,這都是暫時的。我們的職工公寓已經報批,新的辦公樓也已選址,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住進全新的宿舍,在全新的辦公樓里辦公。”張軍似乎有點安慰似地對李毅說。其實李毅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從他選擇要到農場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各種思想準備,況且這的情況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雖然是磚瓦平房,但也整整齊齊,房前屋后的衛生也打掃得干干凈凈,這至少說明,還有人氣在,還有精神在。
張軍和李毅就住在辦公室旁邊,也是一間簡陋的磚瓦平房,粉了一層石灰已經發黑剝落;房頂的梁檐是木頭做的,上面是一片一片排列的瓦。雖然簡陋,但也干干凈凈,明擺是有人提前收拾過。房子的隔音很差,能清晰地聽到住在隔壁張軍的呼嚕聲。呼嚕是人活著的聲音表現形式,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農場,這聲音無異于一支唱晚的歌謠。
這天晚上,李毅基本沒有睡意,因為新來一個地方?因為房子的簡陋?都不是,而是因為今天這場隆重的歡迎儀式,職工群眾的熱情和淳樸,讓他感動乃至輾轉反側。晚上很安靜,李毅老聽到瓦檐和墻頂相連的地方唧唧叫,像是鳥,又不見。后來見一只壁虎爬了出來,喉部的氣囊一張一弛,李毅才明白,這么小的壁虎原來叫的也可以這么大聲。
李毅大學畢業,之所以作出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選擇,說白了就是想過一種全新的生活,而全新生活的主體當然是人,一種與過去生活中接觸的完全不一樣的人。在他看來,現在這個社會,或許物質的簡陋更能顯示精神的充實。
【長篇小說《天膠》7歡迎】相關文章:
吹泡泡膠作文12-09
有關3800塊香口膠的勵志故事03-09
7天7年7世紀的校園故事12-02
星期天作文精選(7篇)04-05
生活就是一個7天接著一個7天生活感悟11-25
圓珠筆和膠條小學作文500字12-06
歡迎冬至的文案05-17
歡迎國慶作文12-20
7天軍訓心得體會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