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退避三舍的出處與成語故事

時間:2024-07-28 02:45:48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退避三舍的出處與成語故事

  【出處】

退避三舍的出處與成語故事

  《左傳》。

  晉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間曾經沿街乞討,飽受流離之苦。他在楚國滯留期間,楚成王十分仗義,以招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兩人很要好。一次宴會上,楚成王開玩笑似的對重耳說:“如果將來公子您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會怎樣報答我呢?”重耳想了想,答道:“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回國執政的話,我愿意跟貴國友好,讓兩國老百姓都過上太平日子。萬一將來晉、楚兩國非交戰不可,兩軍對陣時,我一定命令晉軍退避三舍,以報答您的大恩。”不久,重耳拜別了楚成王,應秦穆公的邀請去了秦國。在秦軍的護送下,他終于回到晉國執掌了政權,后人稱他為晉文公。

  晉國在文公的治理下,很有起色。這時楚國也很強大,經常攻打別國。公元前633年,楚將成得臣率領四國聯軍攻打宋國,團團圍住了宋國都城。宋國向晉文公求援,晉文公決定派兵救宋。

  晉、楚兩軍相遇后,晉文公果然信守當年的諾言,下令晉軍向后撤退。將士們想不通,說:“我們的國君哪能向別國的臣子讓路呢!”晉大夫狐偃說:“這是向楚成王表示謝意。怎么可以看成是向成得臣讓路呢?出兵作戰,貴在理直氣壯。如果我們不信守主公當年許下的諾言,就是我軍理虧。相反,如果咱們退了,他們還不罷休,那就是他們理虧了。”

  眾將士覺得很有道理,一口氣退了三十里,楚軍則逼進了三十里。晉軍再退,楚軍再逼,總共退了九十里。

  成得臣以為晉軍不敢交戰,更加驕橫輕敵,結果中了晉軍的埋伏,被打得潰不成軍,但晉文公沒有下令揮師追擊,他讓楚國的敗兵活著逃了回去。

  釋義

  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對人讓步,回避沖突。

【退避三舍的出處與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得隴望蜀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

愛屋及烏出處與成語故事03-11

指鹿為馬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

汗牛充棟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

有恃無恐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3-10

傾筐倒篋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8-22

退避三舍成語故事07-01

對牛彈琴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3-10

反客為主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