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冥頑不靈成語故事
冥頑不靈成語故事1
【拼音】míng wán bù líng
【成語故事】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因為《諫迎佛骨表》得罪了唐憲宗,被貶到潮州當刺史。他上任后,聽說當地的惡溪里有鱷魚傷害人畜,就寫一篇《祭鱷魚文》去警告鱷魚7日內遷往南海。如果繼續冥頑不靈的話將遭到捕殺,正好一場暴雨趕走鱷魚。
【典故】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唐·韓愈《祭鱷魚文》
【釋義】冥頑:愚鈍無知;不靈:不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頑固不化
【近義詞】愚不可及
【相反詞】聰明睿智
【成語舉例】冥頑不靈藐王章,羊狠狼貪性狂恣。
清·葉廷琯《鷗陂漁話·嚴戊卿捕鱷行紀誅潮匪事》
冥頑不靈成語故事2
冥頑不靈這個成語來源于唐朝韓愈的《祭鱷魚文》。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常常自稱昌黎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韓昌黎。他早年成為孤兒,由嫂子撫養,靠著刻苦自學,十九歲之前已經博覽群書,三十五歲到京城長安,擔任國子監博士,后來擔任刑部侍郎,算得上是官運亨通了。但他的一篇《諫迎佛骨表》的文章惹怒了唐憲宗,幾乎被砍頭。虧得宰相裴度再三勸諫,憲宗才免了他的死罪,將他降職,貶到當時還不大開化的潮州去做刺史。
韓愈到潮州上任后,聽說當地的惡溪里有鱷魚傷害人畜,成為潮州—大危害,便決定為民除害。他寫了一篇《祭鱷魚文>,命下屬先到溪邊投人豬羊供鱷魚咬食,然后宣讀這篇文章。文中限鱷魚三到七天之內遷往南海去,如果它聰明的話,就自行遷去;如果它不照辦,就是冥頑不靈,若連刺史的.話既不聽又不知道,這樣就要殺它。
寫文聿祭告鱷魚,這當然是一種荒唐的事。但說來也巧,當夜正好刮起了一場狂風暴雨,導致鱷魚不能在這里生存下去,所以它們不知遷到哪里去了。
冥頑不靈成語故事3
成語解釋:
冥:本指昏暗;引申為愚昧;頑:頑固;難開化;靈:聰明敏銳。形容無知的'愚昧;不聰明;難開化。
成語出處:唐 韓愈《祭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成語繁體:冥頑不靈
成語簡拼:MWBL
成語注音:ㄇ一ㄥˊ ㄨˊ ㄅㄨˋ 一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冥頑不靈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冥,不能讀作“mí”。
成語辨形:冥,不能寫作“明”。
成語辨析:冥頑不靈與“愚昧無知”有別:冥頑不靈側重于腦子笨;難開化;“愚昧無知”則只表示沒有知識;什么也不懂。
近義詞:愚不可及
反義詞:聰明睿智
成語例子:冥頑不靈藐王章,羊狠狼貪性狂恣。(清 葉廷琯《鷗陂漁話 嚴戊卿捕鱷行紀誅潮匪事》)
英語翻譯:silly and clumsy
成語故事:
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因為《諫迎佛骨表》得罪了唐憲宗,被貶到潮州當刺史。他上任后,聽說當地的惡溪里有鱷魚傷害人畜,就寫一篇《祭鱷魚文》去警告鱷魚7日內遷往南海。如果繼續冥頑不靈的話將遭到捕殺,正好一場暴雨趕走鱷魚
【冥頑不靈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05-11
成語故事08-06
經典成語故事01-04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05-02
車水馬龍成語故事成語故事車水馬龍的故事11-18
兒童成語故事05-11
幼兒成語故事05-11
兒童成語故事05-11
中華成語故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