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筆記:淺談中國之現狀(三)
人性好就是本質好、本質上很好;人的思想與道德好、即既崇高又高尚、就是品質好、就是思想與道德上都很崇高和高尚;而那些少數既人性好、同時品質也好的人就是、就是說這個人不但人性本質上很好、而且同時在思想與道德上也很崇高和高尚,可惜的是這樣的人自古以來都只有少數、甚至只是極少數。大部分中國人的人性都很好、也就是中國人本質上都很好、都不是壞人、惡人,但思想品質與道德修養卻一般、也就是大多數國人在思想品質與道德修養上不好也不壞,一個個中規中矩、不顯山不露水、為人處世低調、只求日子平平安安就行、但指望不上他們為國為民作多大的貢獻,這樣的人至今仍然是大多數。人性與品質絕對不對等、不成正比、比如這些大多數本質都很好的國人并不代表其在品質上也很好,在品質上都是不好也不壞、故這些人在人性上可以打八九十分以上,而在品質上則可能只能打五六十分、甚至二三十分的遠遠不夠及格;甚至有些壞人、惡人與小人的品質惡劣、其品質是零分、但這些人當中也有少數人多多少少的人性未滅、還有一點點人性的光芒存在,當然這樣的人歷來都只是極少數;反之,那些少數品質很好的人也并不代表其在人性上有多好、但也不會有多壞、因為他們有時候也會犯錯誤、甚至有時候是嚴重的錯誤,他們在品質上可以打九十分以上、而在人性上則可能只能打六七十分左右,自古以來,有很多偉大的歷史人物便是如此、比如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斯大林、毛澤東等等,因為他們也是人、一生當中也有可能會犯一些錯誤、甚至有時候是嚴重的錯誤。
中國老百姓的潛意識中都有相當程度的依賴性的,比如過去的老百姓主要是依賴皇帝與那些少數好的父母官,那時候的老百姓希望能多出幾個好皇帝、多涌現出一批好的父母官來挽救自己的命運、希望依靠他們能永遠過上一種有吃有穿、相對平和穩定、安定和諧的好日子,可是大多數時候都是事與愿違,比如皇帝與好的父母官總是只是少數、且有時候他們還不能完全保證給老百姓帶來安全感、因為在很多的時候連他們自己都自身難保,故一部封建的歷史一直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苦難歷史,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真正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必然只是少數,大多數時期老百姓都是在水深火熱中度過。但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說到底還是罪惡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其次是在過去、老百姓從來沒有自己相信過自己、沒有想過幸福還得依靠自己、老百姓總是一味地一廂情愿的把希望寄托在老天爺、皇帝、好的封建統治者和那些少數的英雄好漢身上,即便是碰不上這樣的好事情、但只要封建統治者能給老百姓一口飯吃、老百姓就不會造反,除非實在是沒有飯吃、沒有衣穿、走投無路、忍無可忍或被逼上梁山了,老百姓才會豁出命來起來造反、反正橫豎總是一死、還不如起來造反、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又誕生了,盡管有時候起義成功了、建立了一個新的封建王朝、擁有了一位新的開國皇帝、可是平安的日子還沒有過幾天、封建社會的那一套老毛病又犯了,老百姓依舊還是沒有飯吃、沒有衣穿、走投無路、忍無可忍或又要被逼上梁山了,如此就形成了封建制度的惡性循環、及成為了封建時期的一種動蕩不安、起起伏伏、起起落落與反反復復等等的歷史發展規律。
現在有些地方、單位與部門正在形成這樣一種不良的文化氛圍,那就是不虛偽就活不下去了似的、甚至是被大家孤立化了、呆不下去了似的,這顯然是一種小人、不正常與正在走向變態的文化氛圍;這顯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
國人喜愛面子,也較虛榮,甚至不惜大搞面子工程,造成無意義之浪費與環境污染。這到底錯誤至什么程度呢?是對大于錯,還是利大于弊,恐怕至少要等幾十年以后才有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百年以后要絕對堵絕這些現象!
改變自古以來形成的一些沒落的人際關系網,是未來我國人事制度改革之突破口,是未來中國特色人事改革之前沿陣線,也是未來中國特色文化體制改革之前沿陣地。因為,中國的人際關系網,歷來是個大學問,是中華封建特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朝里無人莫做官,經商和辦一切事業,甚至為了基本的生存,都需要靠一定的人際關系網,而并非靠制度與真本事,本事再大,沒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也枉然。于是,人們都極力去靠關系網來擴大和創建關系網,形成關系網多大,事業就有多大,而不是真正的本事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之不良文化氛圍。舊的政治強弱關系,說穿了就是人際關系間的弱肉強食的關系。所以,過去經常出現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不良現象,隨著封建制度與統治之沒落和滅亡,這種不良文化必將逐漸消亡。
用正面的思考對待世界,就是我們正能量的最大發揮。中國人的群體屬性是很強的,這是中華文化的特色之一,需要繼承,也需要改進。在中國漫長的封建史中,形成了深遠而又復雜的人文關系,使得從古到今存在著不計其數、大大小小的關系圈(又叫關系網),幾乎每一個人和單位,都存在著固有的關系圈(俗稱窩里斗)。物以類聚,只有那些有教養、信仰、理想的,愿意實現自我價值的人走到一起的圈子,才能團結起來,共同為一個目標奮斗。這些人穩定而又和諧地維護著自己的圈子,首先維護共同的信仰,就是為大眾的利益而努力奮斗,其次就是維護自身的利益,這是他們的原則,他們講原則,且個別人原則性極強,這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的圈子對社會的價值甚大。反之,那些為個人的利益而走到一起的人,就根本談不上去穩定而又和諧地維護圈子了。像這樣的圈子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只會唯利是圖的窩里斗,相互之間搞不好團結,人們也很難把他們團結起來。這種圈子隨時可以參加、離開與解散,對社會的價值也甚微。為此,我們選擇朋友一定要求大同存小異,這個大同就是要和有教養、信仰和理想,以及愿意實現自我價值的人在一起,小異就是個人的利益要放其次,至少不要和那些唯利是圖的人攪在一起。 ( )
社會的不公平是制度上的不健全與不科學造成,不仁不義則是小人帶來的惡果。小人就像是蒼蠅和蚊子,我們總是能夠遇見幾個。
現在居然還有不少人想引用厚黑學原理來治理中國,真是太可笑了,殊不知這是封建社會的一套已經落后了的東西,現在,即便是把這種東西用于為人處事方面恐怕都行不通,何況是用于治國呢?
有些人對待上級或有權有勢的人是點頭哈腰,盲目愚忠,而對待普通的老百姓則成天的板著臉,冷漠無情,請問,持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的人,是否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呢?可是現在的中國這樣的人還很多。
公務員覺得自己好像吃皇糧,很有身份和級別,從打心眼里覺得高人一等,總想高人一等,做人上人,地位、收入和待遇都想高于且必須高于普通老百姓幾等,否則,就不好受,這是福建殘余思想在作怪。可是他們沒想過,中國這么大,公務員這么多,如果都要求高人一等,都做人上人,地位、收入和待遇都高于普通的老百姓幾等的話,那么,誰愿意做下人,愿意做普通老百姓,這樣下去公平公正何在?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又何在?可是現在的中國這樣的人還很多。
我國北方的氣溫再這樣變暖下去,幾年后北方的冬天將不需要再供暖,只需用取暖器和空調就行了,這樣就可以節省資源,減少空氣污染,但愿幾年后的確能夠如此。我是2012年2月13日到首都北京的,覺得那時候北京的空氣質量與氣候狀況要比現在好,比如,那時候北京的最低氣溫能夠達到了零下二十度,或者零下十五度,而今年(2014年)只有零下十度;其次是良好天氣的數量在一年比一年的減少,而嚴重的污染與霧霾天氣卻在一年比一年的增多;三是降雨量與降雪量也在一年比一年減少,比如,前年有十幾次的降雨,而去年全年只有幾次降雨,以前每年至少下二三場的中到大雪,而今年的一場小雪到2014年2月8日才姍姍來遲;這一些都說明了什么問題呢?說明了北京的氣候與空氣質量正在延續的惡化,雖然這兩年北京的經濟發展依然是很快,保持了強勁的良好勢頭,但空氣與水污染卻日益嚴重了,霧霾天氣明顯增多,這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因為我擔心這樣下去,恐怕有一天北京的空氣會變得不能呼吸,水也變得不能喝,如果是這樣子,那真是太可怕了,但愿我現在的擔心是杞人憂天!
2016年9月8日于豐臺盧溝橋街道。
【北京筆記:淺談中國之現狀三】相關文章:
北京筆記,淺談宇宙的秘密(四十)05-11
北京筆記,淺談宇宙的秘密(三十八)05-11
北京筆記,淺談宇宙的秘密(三十九)05-11
北京筆記,淺談宇宙的秘密(四十二)05-12
北京筆記,淺談宇宙的秘密(四十一)05-12
北京筆記,淺談宇宙的秘密(四十三)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