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和他的三個書架的兒童故事
導讀:我的兒子大悟現在4歲半,擁有屬于自己的三個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圖畫書、兒童讀物還有一些兒童期刊。我在大悟不到1歲時開始陪伴閱讀,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在20分鐘
我的兒子大悟現在4歲半,擁有屬于自己的三個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圖畫書、兒童讀物還有一些兒童期刊。我在大悟不到1歲時開始陪伴閱讀,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在20分鐘以上,他的繪本日積月累也有上千冊了,這些都成為了他的寶貴財富。希望等他長大后再回憶起童年,想到依偎在父母懷里聽到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該是怎樣的幸福啊!
0-1歲的閱讀以陪伴為主
在大悟剛出生沒幾天,我們就開始了黑白卡的閱讀。不久后,我買了布書給孩子看,布書能抓能咬,色彩鮮艷,適合低幼的寶寶。
大悟剛滿月,出版界的老前輩來家看望,跟我普及了下閱讀的起步年齡是0歲,再三叮囑我要早一點開始閱讀啟蒙。聽了老前輩的指點,我憑著童年時對閱讀的記憶翻出家中的《格林童話》,開始給小嬰兒朗讀故事,專挑情節平緩的故事講,一般不會太長,堅持講完一個故事就干點別的。每天在孩子清醒的時候就講一個兩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我講故事的時候,小寶寶竟然可以做到不哭鬧,安靜地待著。
參考朋友的建議,大悟半歲之后,我們開始看《嬰兒畫報》。6個月處于手指敏感期,大悟愛上了撕書。4本《嬰兒畫報》中,大悟尤其看紫色封面的一本,反復翻看就把這一本撕得面目全非了。
1歲以內以及1歲左右的孩子看什么書?好多家長都有同樣的問題。其實,對于小嬰兒,關鍵不是什么書,而是以孩子感覺最舒服的狀態,手指著書里的圖畫,用溫柔的聲音講給他聽。當這樣做的時候,我們的聲音,好看的圖畫,被抱著的安全感,所有這些會在孩子的心里建立緊密的聯系,他們會很享受這樣的狀態。
從興趣入手培養閱讀習慣
大悟1歲左右愛上了《開車出發》交通工具繪本系列。每天睡前故事就是這套書中的某一本,他會要求爸爸或媽媽講“電車”或者“旅行”,他從不會說話只會模仿書中人物吃東西發出的聲音,到可以說出書中的場景“牧場”“麥田”“大海”“葡萄園”,期間用了1年時間。
從《開車出發》這套書,我開始四處尋摸適合孩子的繪本。《飛快的火車》一度成為大悟睡前故事的壓軸戲,每翻開一頁,都有一堆事兒可以說。《小紅火車大冒險》成為大悟語言爆發期的好伙伴。2歲2個月陪伴大悟閱讀此書,前前后后不知道講了多少遍。3個月的時間,重復閱讀。大悟可以自己翻開7冊中的任意一本有模有樣地開始講故事:“下面給大悟講個《小紅火車大冒險》中的一個小故事……”如果大人不打斷,他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從頭講到尾。因為這套書的故事重復的次數太多了,我特意注冊了一個喜馬拉雅故事電臺,把講給大悟的故事順手錄下來,放到故事電臺里,這樣我們在旅途中或者睡前的時候孩子想聽可故事大人又實在有點累的時候偷個懶,還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我們的故事。
再接著,我幾乎買齊了市面上能買到的火車題材或者有火車情節的繪本。大悟在閱讀中找到了樂趣,閱讀成了家常便飯,到了每天不讀書就不習慣的程度。
身邊有朋友說,你們家是書香門第,所以孩子愛看書,我家孩子就不行。可是他們不知道我們也有很多不成功的閱讀體驗,孩子如果沒興趣,一味地給孩子讀,孩子也是不買賬的。我們從孩子喜愛的交通工具出發,引導孩子愛上閱讀,久了自然養成了習慣。
愛上閱讀后的廣闊天地
受周圍繪本媽媽的影響,我也開始琢磨如何講繪本,如何給孩子朗讀。孩子小的時候,盡量讀一些文句重復的書,隨著孩子的成長,再增加可預測情節發展的書。重復朗讀可預測情節發展的書時,偶爾在關鍵詞或者句子上停下來,讓孩子自己說出關鍵的內容。
大悟上了幼兒園之后,每天睡前時間比較緊張,我們約定每天的睡前故事只有3個,如果很配合睡前準備,時間還早就追加故事,如果太晚了就會縮減故事的數量和時間。但不管怎樣,講的故事要有始有終,讓孩子能對故事有完整的認識和理解。對于有些故事,如果孩子希望多講幾遍,那就多講幾遍吧。和孩子一起聽故事,也是大人減壓的好方法。
養成閱讀習慣后,什么題材的繪本故事,大悟就都能接受了。現在還不識字的大悟可以在自己的小書桌前翻看自己喜歡的圖畫書,也可以聽章回體的長篇故事。當然,我們鼓勵孩子走出去,接觸廣闊的大自然。我們在冬日踏雪,春天賞花,夏天戲水,秋天賞紅葉,而這一切也都在閱讀的體驗中相遇。
回想這過去的4年半,我深深覺得,我和大悟都收獲了很多。每天大人給孩子講的故事,在孩子心中埋下了種子,這顆幸福的種子逐漸開始生根發芽。
【孩子和他的三個書架的兒童故事】相關文章:
書架的故事作文05-19
三個朋友兒童故事04-30
三個好朋友兒童故事05-08
三個法官兒童故事04-04
羊的三個愿望兒童故事05-11
三個好朋友的兒童故事03-25
我和他的故事作文05-26
星孩子兒童故事05-10
三個大馬哈的兒童故事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