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編寫童話故事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 學習根據一定的意圖或中心意思編寫簡單的童話故事。能結合本次習作把不良習慣的害處寫清楚,把故事經過編寫完整,使學生認識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好處,從中受到教育。
2 激發學生讀童話、編童話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3 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作文、用作文的意識。
課前準備
調查了解身邊一些小同學的不良習慣。
教學重點
激發編寫愿望,圍繞某種不良習慣編寫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在我們校園里有這樣一些現象,請看錄像。( 播放一些不好習慣的錄像片段)
2 討論:你們從錄像中發現了什么。
(這些孩子有寫字姿勢不正確、挑食、不講衛生等不良習慣)
3 這些都是小朋友們身上容易出現的不良習慣。那么,在我們日常生活、學習中,小朋友們還容易出現哪些不良習慣呢?課前老師讓小朋友們進行調查,現在把你們調查的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
4 學生分別匯報課前調查了解到的情況。
5 討論:你們調查到的這些不良習慣有哪些害處?你是怎么知道的?
(點評: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是鍛煉和發展學生作文能力的最具意義的“場”,是學生習作的源泉。作文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從生活中學會觀察、發現、思考,在生活中學會交流,提高表達能力,并最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習范文
這些不良習慣的害處真是太多了。有什么辦法能幫助這些孩子改掉不良習慣呢?看,一個同學是這樣做的。
讀教材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
1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請大家自由讀讀,想想這篇例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講的是小貓咪不講衛生鬧肚子疼,到醫院看病,醫生告訴他要講衛生,后來他再也不敢不講衛生了)
2 小貓咪不講衛生的害處是什么?他不講衛生具體的表現是怎樣的?
3 這個辦法好嗎?
這個童話故事,把不講衛生的具體表現、帶來的害處講得很清楚,讓讀故事的人明白講究衛生的道理。這樣,就比枯燥的講道理更能讓小朋友接受。這樣的童話故事,你會編嗎?
(點評:作文教學應“從動機走向到需要”。教師從現實生活入手,誘發學生的習作內因,學生有了傾訴、表達的欲望。強烈的責任意識,產生了習作的內驅力,達到“有所為而作”——用習作來解決實際問題。此時,學生習作的過程就真正有意義了。)
三、指導創編
1 怎么編寫童話故事呢?請大家看這幾張圖片。(出示圖片)這幾張圖片反映了小動物們有哪些不良的習慣?
(小豬偏愛吃糖;小狗不吃肉骨頭;小猴讀書姿勢不對,眼睛近視……)
2同座討論:你打算就圖中的或者你調查到的哪種不良習慣來編寫?怎么編寫?
3全班匯報交流。
4 你認為故事中哪些地方編得特別好?
討論歸納板書: 不良習慣 表現寫具體 害處講清楚
小結:既要寫清這種不良習慣的害處,還要注意寫出他們不良習慣的具體表現,這樣,小朋友讀了才會受到教育呀!好,下面我們就把自己想好的抓緊時間寫下來。
(點評:這里滲透指導習作要點和方法:①圍繞一個中心意思;②學會細致觀察;③準確運用語言。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多種感官獲取信息,指導扎實有效。)
四、評講交流
指名讀,討論:
1 他的童話故事哪些地方編得好?
2 他是怎樣把不良習慣的表現寫具體的?他還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教師點評:此時的評講緊緊圍繞本次習作的重點練習內容,既是列前面學習的檢查和深化,也是進行交際語言的練習。師生的講評,互相糾正補充,幫助學生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更清楚。
五、激勵延伸
同學們的童話都編得非常精彩,能把不良習慣的具體表現,特別是把這些壞習慣的害處講得很清楚!老師要把你們寫的故事編成我們的《三5班的童話故事》,送給那些小朋友們看。那些低年級的小朋友讀了。一定能改正他們的不良習慣,你們高興嗎?
只要我們留心、用心,我們還能編出一個個更加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小朋友非常喜愛的《木偶奇遇記》,就是作家編給小朋友的童話故事。皮諾曹愛說謊話,引出很多麻煩,許多小朋友就是看了它改掉了撒謊的壞習慣。還有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認真細心的《馬小虎的故事》等等。沒讀過的小朋友一定要讀讀哦!
(總評:讀和寫的有機結合,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最有效途徑。三年級的孩子習作才起步,更需要培養讀寫的興趣,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中積累語言,同時積累習作的經驗,形成習作能力,達到讀和寫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編寫童話故事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編寫童話故事05-20
編寫童話故事05-03
編寫童話故事語文教學設計05-03
編寫童話故事的作文04-23
編寫童話故事作文04-27
編寫童話故事作文02-04
編寫童話故事精選15篇03-17
(優選)編寫童話故事作文11-30
編寫童話故事(15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