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武松的故事情節
松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在《金瓶梅》中出現),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稱行者武松。神武非凡,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額大蟲,“武松打虎”的事跡也在后世廣為流傳。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武松的故事情節,以供參閱。
武松的故事情節篇(1)
姓名:武松
別名:武行者、武二郎清忠祖師、灌口二郎神
國籍:中國
所處朝代:宋朝
民族:漢族
人物出處:《水滸傳》、《金瓶梅》等
出生地:東平府清河縣
信仰:佛教
上山前職業:陽谷縣都頭
梁山職業:梁山好漢、步軍頭領
星位:天傷星
梁山座次:梁山第十四把交椅
兵器:雪花鑌鐵戒刀
主要成就: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擊殺飛天蜈蚣擊殺耶律得?貴;?斬殺方貌;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
因為“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對于武松此人想來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施耐庵所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
武松原籍清河縣,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哥哥叫武大郎,因此武松順序下來又叫“武二郎”。武松自幼父母雙亡,由自己的長兄撫養長大。兩人雖然一母所生,但是在外貌上相差極遠。
大多數人聽到武松這個名字,都來源于“武松打虎”的故事,既然能單打老虎,武松的個人武力值絕對不低。據說他自幼習武,長大后武藝高強,江湖上留下“灌口二郎神”的稱號。
武松武藝驚人,而又好打抱不平,因此在家鄉打死一個惡霸,怕挨官司,遠離家鄉,投奔河北滄州,躲在小旋風柴進府中避禍,一住二載。后來他的哥哥武大郎無意間與宋江相識,便拖宋江為其帶話,表明官府因為證據不足已經不追究此事,武松這才打道回府。
武大郎遷居陽谷縣,武松在回家途中,因為喝醉酒在過山崗的時候,于陽谷縣景陽岡打死一只猛虎,留下威名。后來因為此事,被陽谷縣令任命為都頭。
等他回到家中的時候,哥哥武大郎已經取了嬌妻潘金蓮。武松本來在縣里住,架不住武大郎和潘金蓮盛情相邀,于是便搬回家中,當然后來因為潘金蓮勾引,武松又搬回縣里。武松走之后,潘金蓮越發大膽,后來與情夫西門慶一起害死武大郎。武松為報仇,將武大郎與潘金蓮兩人殺死,武松獲罪被流放孟州。
到了孟州的時候,為了報恩,松醉打蔣門神,最后遭受暗算,被迫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并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血濺鴛鴦樓”一事一出,武松只能逃亡,因為逃亡過程中假扮成帶發修行的'“行者”,又得了個“武行者”的稱號。
后來武松顯示投奔二龍山,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又在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排座次時位居第十四位,星位天傷星。
梁山接受招安之后,武松跟隨宋江征討遼國、王慶、田虎、方臘,在征討方臘戰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后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八十歲圓寂。
武松沒有歸京而到六和寺出家,反而最后得以善終,比之梁山許多人的結局都要好。
武松的故事情節篇(2)
武松此人在中國人中絕對算的上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名人,《水滸傳》中寫他:“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話語軒 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自來是對他有些偏愛的。而作者還別出心裁的為他安排了一位與他幾乎相背的哥哥和打虎的英雄事跡,更是加深了讀者對他的印象。今日我們全面的分析,看看這位打虎英雄,到底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
單從外貿來看,武松絕對生的一副好相貌,一些傳統戲劇中的裝扮可能還不足以表現出人物的器宇軒昂。但我們只看書中對他與武大郎的對比,一位高大健壯,一位五短身材,武松就占有天然的優勢。再說,若是武松長的`不好,那見慣了男人的潘金蓮,也不會看了武松第一眼,就在心里留下了影子,心心念念的都是想要武松做自己的男人。
再說武松的個人武力,武松在《水滸傳》中的事跡中,大多數聲名大震之時,都是他喝醉酒之后。前有醉酒之時吊打老虎,后有為了抱施恩之恩,趁著酒意血濺鴛鴦樓。不僅如此,只說他后來到了梁山,排名靠前就可以看出其武力值的高低了。梁山前二十的排名,大多數都是看個人的武力值的,武松既然不是因為智計取勝,那么自然就是因為他武功高強才能穩坐梁山第十四把交椅了。
武松是一個敢愛敢恨,重情重義的鐵血真男兒。他自幼被自己的哥哥撫養長大,因此對他的哥哥抱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在知道自己的哥哥被西門慶和潘金蓮聯手害死之后,才會不顧后果,將兩人殺死以祭奠自己的哥哥。
后來他被刺配孟州,本來就已經是戴罪之身了,卻也因為要報施恩的恩情,所以才引出了血濺鴛鴦樓之事,最后只能逃亡天涯。
《水滸傳》中的贊詩為:
直裰冷披黑霧
戒箍光射秋霜
額前剪發拂眉長
腦后護頭齊項
頂骨數珠燦白
雜絨條結微黃
鋼刀兩口迸寒光
行者武松形象
武松在多個古代著作中都留有身影,比如說《水滸傳》和《金瓶梅》,但是人們認識到武松卻是因為他打虎的故事。
武松因為在家鄉打了人,所以到柴進處避災,他的哥哥武大郎請宋江帶了信,說此事已了,希望他歸家。武松接了宋江傳的信,便收拾了銀錢細軟,往家而去。
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谷縣地面,在離哥哥所在之處還有些距離。這時武松卻是有些餓了,正巧前面有個酒家,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武松當即入內,叫了酒與肉。等將這些吃完,武松待再要添酒,那酒家卻是不添了。卻是因為那酒是老酒,后勁很大。
武松不信,硬是再要了酒。等喝完已經是醉意現,拿了大棒,辭別酒家,來到山崗。只見那道路樹上寫著:“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伙成隊過岡。勿請自誤。”武松卻是不信,提了大棒便進去了。不一會兒果然遇見了吊睛白額虎,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就這樣纏斗幾回合,武松竟是將老虎給打死了。真當是:“別意悠悠去路長,挺身直上景陽岡。醉來打殺山中虎,揚得聲名滿四方。”留下了個打虎英雄的名號。
武松的故事情節篇(3)
我們都知道武松之所以會上了梁山,是因為血濺鴛鴦樓,犯下了大事兒,無處可去,最后只得上了梁山落草為寇。而為什么會干下血濺鴛鴦樓之事呢?那是因為被刺配孟州后受到施恩的照顧,為了報恩,武松才犯下了錯。而為什么會被刺配孟州呢?那是因為武松在當陽谷縣令都頭的時候,犯下了錯,被縣令發配孟州。而武松之所以會成為都頭,就是因為他是打虎英雄。
人們認識到武松,或者說武松能在后世留下赫赫威名,就是因為他在路過景陽岡的時候,將老虎打死了。因為此事,武松名聲大振,成為人人稱贊的打虎英雄。最后更是因為這件事情,受到陽谷縣令的賞識,成為都頭。
武松上梁山之前是陽谷縣都頭,但是再之前武松是做什么的呢?《水滸傳》中并沒有詳細的交代,但是只看一些只字片語,武松在之前應該就是一個無業游民。不僅是無業游民。而且是一個愛犯事兒的無業游民。
《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原來武松喝醉了酒和人相爭,大打出手,竟至打出人命官司來。為了逃脫官府的羈押,武松便來到了柴進處避禍。到了柴進處武松還是不安分,白吃白住,喝酒鬧事,還動不動就毆打仆人。
若是一般人家,客人如此無禮,早就尋了由頭將人趕走了。不過柴大官人心好,并沒有因此而怠慢了武松。但是只這樣看,實在覺得武松沒有規矩。自己失手將人“打死”也就算了,到了別人家里來避禍,不僅不收斂一二,還經常醉酒欺負奴仆,實在很難讓人將其與英雄二字聯系起來。
再來說,讓武松一戰成名的打虎之事。武松過后,時常將自己打死了老虎的事情拿出來說,后來因為打死老虎當上都頭之后,更是變本加厲。逢人就吹:“我乃打虎武松也。”“我武松三拳兩腳打死個大蟲。”可是到了縣官老爺們面前,又如縮頭烏龜一般:“小人托賴相公的福蔭,偶然僥幸,打死了這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
只這點兒可以看出,武松其實就是一個很有功利心,卻沒有一些頭腦的人。在當上都頭之前,過的就是混賬日子,若拿出來說,武松實際上就是一個無賴、二流子。后來因為打虎一事,這才正經的當上了縣里的都頭。
關于武松的師傅,一直以來最普遍的說法便是周侗,這種說法見于《說岳全傳》中。周侗不僅是武松的.師傅,《說岳全傳》中說他是南宋將領岳飛的武術師傅。在他收岳飛之前,大徒弟是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周侗師弟的徒弟是射死晁蓋的曾頭市教頭史文恭,“行者”武松在少林八年學藝時也得到周侗過的真傳。
周侗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一位武術大師,人稱“陜西大俠鐵臂膀周侗”,武松的師傅若是周侗,也難怪能憑一己之力將老虎打死了。
武松平日里就是一個不顧后果的角色,喝醉酒之后,常常犯事兒。最初醉酒,他錯手將人“殺”了,只能外出避禍。后來醉酒,他在路過景陽岡的時候,不顧別人的標語便進山,遇見了兇猛的老虎,好在他僥幸將老虎殺死了。再喝醉酒,他是在刺配孟州后,這次他被迫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并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這事兒過后,武松在孟州也待不下去了,最后只能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上了梁山落草為寇。若說武松上梁山的直接原因是因為他血濺鴛鴦樓,犯下大錯。那么他的根本原因,就是酒。因為酒,武松才犯下了諸多大錯,最后流落梁山。
【武松的故事情節】相關文章:
口袋偵探故事情節04-04
虛構的故事情節不必完整作文12-01
寫武松的作文12-09
西游記故事情節概括05-10
武松打虎的故事08-04
武松打虎作文06-10
水滸傳之武松作文12-09
自編武松打虎續集作文12-02
武松打虎新傳美文欣賞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