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101個公主故事集選
在中國典籍中常將公主簡稱為主。公主下嫁稱適,迎娶公主則稱尚。公主通常有封號、封地(常稱作湯沐邑)。為此陽光網(wǎng)小編為大家推薦了101個公主故事集選,希望對大家有用。
公主故事篇一
傳說中的俠女:長平公主
在民間傳說中,有一位武功超凡的獨臂女尼,乃是明崇禎皇帝的嫡出長平公主,曾與袁崇煥之子有過婚約,但因為國破家亡,被父親砍去手臂后流落民間,從此斬斷兒女情腸。懷著深仇大恨的公主練就了一身武功,誓要為父母報仇雪恨。人稱獨臂神尼九難。
傳說獨臂神尼九難收了八個天下無敵的徒弟:了因、黃仁父、李源、周潯、白泰官、路民瞻、甘鳳池、呂四娘。呂四娘是九難的關門弟子,后來潛入深宮,刺殺了雍正皇帝,輾轉為師父報了家國之仇。這八個了不起的徒弟,被稱為“清初八大俠”,真是威震天下呀!
其實,長平公主哪有這么好命。
袁崇煥督師也沒有這么好命,他死的時候,兒子還沒有生出來呢。上哪里去跟長平公主訂婚約?
大明崇禎元年的一天,紫禁城宮厥深處,一聲清脆的嬰啼,打破了禁宮的幽靜。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后宮妃嬪,又為他生下了一位公主。
這時的崇禎,還不到二十歲,滿懷壯志豪情,認為自己能夠挽回大明王朝頹廢的形勢,成為一代中興之主。作為中興新舉措之一,他下旨裁減了許多不必要的冗員。
就在小公主降生的時候,陜西米脂縣銀川驛,有一位名叫李自成的驛卒,隨著崇禎皇帝裁減令的下達,黯然離開了驛站,投向了茫茫天地間。
遠在紫禁城里,正依偎在奶媽懷中熟睡的小公主不會知道,這個千里外的小卒,將會在某一天,徹底更改她的命運軌跡。
她是崇禎皇帝的第二個女兒,也是六位公主中唯一長大成人的一個。她的生身母親究竟是誰,現(xiàn)在已經無法查考了。傳說中,長平是周皇后的親生女兒,而實際上周皇后只生過一個女兒,早夭,追謚坤儀公主。若從時間來看,長平出生的時候,周皇后正懷著身孕,并于崇禎二年初生下了太子,所以她不可能是長平的生母。
崇禎是一個苦命的人。他的生母姓劉,祖上是海州(今遼寧海城)人,被選入太子東宮,成為朱常洛(明光宗)的妾:淑女。不久生下了朱由檢,即后來的崇禎皇帝。朱常洛性情怪異,脾氣狂躁。
在朱由檢五歲這年,朱常洛又一次歇斯底里的大發(fā)作。在這次大發(fā)作中,劉淑女被他逼上了絕路自盡。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劉氏死后,光宗立即懊悔了。他倒不是有什么情義或心疼兒子,而是害怕父親萬歷皇帝知道了,趁機廢了他這個太子位。于是朱常洛向身邊的太監(jiān)宮女威逼利誘,告誡他們不能走漏風聲,只說劉氏是病死的,將她以宮人的身份葬在西山。
沒有了母親的朱由檢慢慢長大。作為光宗的兒子,他被封為信王,屈死的劉氏也因此被追封為賢妃。
雖然朱由檢成了親王,但是由于劉氏死得不明不白,他也不敢公開去祭祀自己的母親,只能悄悄向太監(jiān)打聽母親下葬的方位,偷著拿些錢讓侍從去為母親祭掃而已。
朱由檢十七歲這一年,哥哥熹宗天啟帝朱由校無子早逝,將皇位傳給了他。直到這時,朱由檢才真正能夠光明正大地追悼自己的母親。他封早死的母親為孝純太后,將她從簡陋的墳墓中遷出,與父親光宗合葬慶陵。
也許是因為母親不幸的經歷,崇禎的嬪妃很少,而且很重視家庭,與子女妻妾的關系也很好。
然而正如史書上所說,他雖非亡國之君,卻面臨亡國之運。明朝廷已如將傾大廈,積習深重難返,已無法再扶立起來。他傾盡全部力量,也只能讓大明朝多喘幾口氣罷了。
在內外交困、殫精竭慮中,時間很快就推進到了崇禎十六年。
這年,公主已經十六歲了,她被封為長平公主。
崇禎對女兒很疼愛,雖然國事繁重,日以繼夜,還是在這一年為她挑選了駙馬:周顯。
然而,大明王朝已經走到了末路。在這一年,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義軍,分頭進逼,一座座城池,一片片土地,都被起義軍占領。
整個紫禁城連同它里面的人,都在風雨飄搖中顫抖。
長平公主與周顯的婚期一拖再拖,始終沒能舉行婚禮。和長平一樣,因國家動蕩而延誤婚期的,還有她的弟弟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比長平小一歲,是周皇后嫡出的長子,生于崇禎二年二月。他十四歲這年,崇禎就已經想要為他冊定太子妃,然而面對內外交困的國家,直到國破家亡的那一天,崇禎都始終沒能為他的嫡出長子選定妻子。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四,已是心力交瘁的崇禎帝朱由檢向天問卜,卻得到了這樣一句卦辭:“星走月中,國破君亡。”
果然,他很快就得到李自成自稱大順皇帝的消息,同時,也聽說遠在南京的太祖朱元璋孝陵發(fā)生的不祥之兆:深夜時分,總有凄厲的哭聲從孝陵深處傳出,守陵軍士嚇得逃之夭夭。
正月,鳳陽地震;同月,南京地震;北京則出現(xiàn)了“星入月”的天象。
朱氏的祖籍和大明王朝的起源地、京城接連出現(xiàn)的異常天象,令崇禎心力交瘁。這時的國庫已經見底,為了抵抗勢如破竹的大順軍團,崇禎向大臣化緣,請求他們捐出家財銀兩作軍費開支。
結果,那些憑著大明朝才富得流油的官員們,個個喊窮叫苦,即使親如田弘遇這樣的外戚,都只不過在皇帝的再三請求下,勉強拿出了一萬兩銀子。
這樣的人心渙散,結果顯而易見。
三月甲辰(十六)日,李自成的軍隊攻陷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昌平。
僅僅過了兩天,丙午(三月十八)日,北京城破。
崇禎和周皇后勉強支撐著,將三個兒子叫到面前,為他們換上粗布舊衣,讓太監(jiān)將他們送出皇宮逃生。
——哭成一團的父母不會知道,等待十五歲太子、十二歲永王、十一歲定王的是怎樣的.將來。
三兄弟逃出皇宮,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自己的外祖父:太子和定王的外祖父周奎家、永王的外祖父田弘遇家。
然而,周家和田家都緊閉大門,拒絕讓自己的外孫避難。從來沒有體味過人世滋味的三兄弟幾天后(三月二十日)被大順軍擒獲。太子被李自成封為宋王。僅僅過了兩個月,清軍引兵入關,李自成率部西逃,一片混亂倉皇中,三兄弟從此不知所終。
一年后,福王之子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是為弘光帝。不久有一個自稱崇禎太子的少年由北方前來投奔。弘光帝宣布他是假冒的太子,關進了牢獄。南京軍民對此十分不滿,一片嘩然。爭執(zhí)尚未結束,清軍已臨南京城下。弘光帝南逃,將獄中的“太子”丟了下來。清軍經過再三驗證,確認少年不過是駙馬都尉王昺的孫子王之明而已。真正的崇禎太子、永王、定王,早已在亂軍中失去了蹤影。
這不知下落的三兄弟,成了清王朝的一個噩夢,此后的若干年里,數(shù)不清的人打著“大明太子”的名義起兵。
然而,真正的太子慈烺、定王慈炯、永王慈炤,他們的下落,卻從此成了一個謎。
劉宗敏是什么人?他以為人酷毒聞名,殘忍好殺。明滅后,他將明朝的勛戚大臣、文官武將八百余人(也包括將外孫關在門外的周奎田弘遇)抓起來,當年錦衣衛(wèi)東廠的酷刑他無所不用,烙膚斷腿,逼著他們把收藏起來的金銀財寶交出來。幾個月前崇禎皇帝好言相求,得不到這些臣子們的助軍糧餉,如今卻全部都落入了劉宗敏的手里。當初大學士魏藻德就曾經拒絕皇帝征餉,以為只要投靠新主,財寶依舊可以傳家傍身,沒料到會是這個下場,酷刑之下痛哭失聲,嘆道:“我當初不能盡忠報國為主,如今悔也遲了。”五日五夜的酷刑之后,魏藻忠腦裂而死,其子也被砍殺。
而其他那些在緊要關頭,斂金棄主的明朝舊臣,下場也與魏氏相仿,劉宗敏把他們的家底金銀全部敲出來之后,便把他們一殺了之。
這么一個家伙,長平公主卻落在了他的手里,真是令人掩卷長嘆。
幸好,“大順”只在北京城里呆了兩個月,就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李自成沒有來得及帶上長平公主和她的弟弟們,就在清軍的追擊下敗逃遠去。
長平公主身體尚未恢復,仍然掙扎在生死邊緣。一片混亂中,她沒有辦法逃脫,只能躺在病榻上,目送弟弟們含淚遠去,從此生死兩茫茫。
清軍引兵入關,長平公主成了清朝廷的特殊“客人”。
為了籠絡人心,多爾袞下令,五月初六至初八,為崇禎帝哭靈三日,上謚號懷宗端皇帝,后來又改稱莊烈愍皇帝。與此同時,將他和周皇后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禮下葬,葬在昌平明皇陵區(qū)銀泉山田貴妃陵寢內,妃陵改稱思陵,一后一妃陪著崇禎去往另一個世界。
后來張廷玉修撰《明史》,有這樣的感嘆:“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這算是對崇禎三十四年的人生,做了一個高度的概括。他是歷朝亡國之君中,最令人同情惋惜的悲劇人物,與宋欽宗遙遙一對。
看著父母終于入土為安,長平公主雖然國破家亡,也終于得到了一絲安慰。但是其后她再也沒有得到三個弟弟的絲毫消息。
與她相依為命的,這時只有崇禎的袁貴妃。袁妃在李自成破京的那一天,曾經上吊自殺,結果絲帶斷裂,自盡未成。剛剛砍殺了兩個女兒的崇禎在這個時候來到了她的寢宮,一連向她砍了好幾劍。但是袁貴妃雖然重傷,最后也像長平那樣死而復蘇。順治入關后,將她找到并贍養(yǎng)終身。
清順治二年,長平公主得知自己的弟弟、“太子慈烺”在南京被堂兄朱由崧監(jiān)禁的消息,傷心絕望中,向順治帝及攝政王多爾袞上書,說“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緇空王,稍申罔極。”她希望自己能夠出家為尼,斷絕這塵世間的哀傷悲痛。
然而,她是先朝長公主,為了讓漢人歸心,這個愿望,清朝廷是不會答應她的。
不但不答應,為了反襯弘光帝虐待崇禎子嗣的惡行,在長平公主上書不久,順治帝的詔命就跟著下達了——不許公主出家,而是讓她與崇禎為她選定的駙馬周顯完婚,并且同時賜予府邸、金銀、車馬、田地。
長平公主接到這道詔命,自覺身不由己,痛哭流涕。
賜婚如期舉行,婚禮隆重浩大。
婚禮之后,僅僅過了幾個月,長平公主就得到了南京城破,獄中的“朱慈烺”乃是假冒的消息。一直以來苦苦支持她的精神支柱垮了。
僅僅過了幾個月,長平公主便在萬念俱灰的哀怨中病逝,時為順治三年,長平公主十八歲。
長平公主短暫的人生就到此為止,她一生沒有踏出過北京城一步,而且纏了一雙小腳,也就不可能修習高超武功。她的生命起伏太大,超出她能夠承受的范圍也太大。
世間既然沒有過獨臂神尼,韋小寶的武功就應該是自學得來的了。
公主故事篇二
文成公主
自從文成公主進藏之后,藏族和大唐的關系就越來越好了。有時藏族送幾十只幾十只的大肥羊給唐朝,有時呢,大唐又送具有特色的寶藏給藏族。
兩國的關系相互融合,差不多來說,好比是兩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了。 而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關系呢,就越來越好了,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在藏族是一對非常要好的夫妻,差不多只有死神才能把他們倆兒分開。 可是呢,大唐的皇帝卻被手下在睡夢中用刀砍死了,雖然最后那個手下也被窩囊的被火燒死,但是就算是神醫(yī)華佗,扁鵲也不能死馬當做活馬醫(yī),把大唐皇帝救活了。而大唐皇帝的寵妃——文成公主的老媽也悲痛欲絕,最后從懸崖上跳了下去。在懸崖下面饑腸轆轆的狼們白撿了便宜,大浪和小狼在一頓瘋搶之后,地上就什么除了衣服什么都沒有了。
很明顯,他們餓的把骨頭都吞了。 大唐的大臣們非常憤怒,皇帝的寵妃沒了,總不能死不見尸吧。他們最后才在懸崖底下找到了皇帝的寵妃的衣服,上面還有幾搓狼毛,大臣們一氣之下,進行了殺狼活動,藏族的首領很生氣,兩國打了起來,最后兩敗俱傷。 松贊干布再也不能容忍大唐那些士兵的做法了——竟然打狼!狼對蒙古人、藏族人來說可是“草原的清潔工”,靈魂的歸宿。而對漢人來說卻是“狼外婆”、“大灰狼”……憤怒的藏族人一氣之下把漢人全殺了,之后把狼皮割下來,制作成了狼皮小皮襖,進攻給文成公主過冬穿。 文成公主厭惡殺死大唐的藏族人,但她還是不能容忍大唐士兵的`殘忍,畢竟狼也是條生命吧!文成公主離開了松贊干布,帶走了木匠、石匠和鐵匠。搬到深山老林里,獨自過著清貧的日子。哈哈,這可是享受啊。 松贊干布過著一天不如一天的日子,他的手下一直去文成公主住的地方通風報信,報告松贊干布的情況。一次,文成公主終于忍受不住了。只好搬回了皇室。
從此以后,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一直過著清閑的日子,兩人的感情又走到一起了。
公主故事篇三
公主與驢子
公主是在河東岸邊遇見驢的。公主想過河去,河西的城堡里有等著娶她的王子。河水不算深,但她穿著一身美麗的嫁衣,她怕河水會浸濕她的衣裙。
驢說:“想讓我馱你過去嗎?”“謝謝,我想王子會來接我。” 公主微笑作答。良久,無人過來,公主獨坐岸邊,黯然嘆息。 當她目光掠過驢的時候,驢笑了:“現(xiàn)在希望我馱你過去嗎?”“不。”公主依然拒絕。天色已晚,涼意襲來, 驢打破沉默:“讓我馱你過河吧,我會贈你三句愛的箴言。”公主想了想,騎上了驢背。驢鄭重地對她說:“記住我背著你時你不能流淚,你的淚會令我不堪重負。”
驢說完邁步向河中走去。公主忽然想起驢承諾的愛的箴言,驢告訴她:“人只有在初戀時愛的是別人,以后戀愛時愛的都是自己。” 驢緩步輕行,果然很平穩(wěn),公主放心了,摟著驢的脖子,覺得溫暖。“喜歡我背你過河嗎?”驢問。“喜歡。”公主微笑承認。“我也喜歡這樣背著你,希望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驢的聲音溫情中透著憂郁。公主含笑悄然入睡。她做了一個公主常做的夢:她吻了驢,然后驢變成了王子,從此王子與公主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當她醒來時看見依然是驢馱著她緩步輕行——童話就是童話,驢不是王子,等著娶她的王子在河西的城堡里。她傷情的淚水滴落在驢身上,驢似乎突然被灼傷般,猛地揚蹄嘶鳴,激起浪花千丈,公主的衣裙?jié)窳恕?/p>
公主生氣了,她一言不發(fā),自驢背上下來,獨自趟水向對岸走去。驢沒做任何挽留或解釋,也自轉身返回,徑直走向河東——那里又有個年輕、美麗、待嫁的姑娘在等著過河。
“愛情是唯一的,但愛人不是唯一的。”驢忽然對公主說道,“這是第二句箴言。”
公主淚落成河,河水冷徹心肺。她終于走到了對岸,美麗的衣裙已經徹底濕透。她無力地在岸邊坐下,蜷縮著黯然哭泣。
驢已將走回河東岸邊。公主忽然記起還有一句箴言驢沒說,就大喊:“請告訴我最后一句箴言。”驢冷冷看了她最后一眼,說:“我愛我的愛情。”然后向那等著渡河的姑娘走去。
公主,就是現(xiàn)實中的你;王子,是每個人的夢中情人;驢,是在你身邊守候的'那個人,雖然平庸,卻能陪伴你度過生活的風雨。如果你是因為你愛的人而不是因為愛你的人傷心落淚,那么,你的傷心就會傷害愛你的人,然后失去他的愛情,同時也傷害了你自己。珍惜眼前啊!
【101個公主故事集選】相關文章:
哲理故事集選04-03
恐怖故事集選04-04
小笑話故事集選04-04
睡前故事公主故事12-06
丑公主和美公主的故事11-21
公主的故事作文01-04
公主故事作文06-02
短篇公主故事12-30
豌豆公主的故事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