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非主流哲理故事
你明知道蜷縮在床上感覺更溫暖,但還是一早就起床;你明知道什么都不做比較輕松,但依舊選擇追逐夢想。這就是生活,你必須堅持下去。這就是哲理教給我們的勇敢。下面就有陽光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非主流哲理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非主流哲理故事篇(一)
一位朋友談到了他的遭遇。
約在10多年前,他因為信任,借給朋友1800萬元(臺幣,下同)周轉(zhuǎn)。這位多年深交的好友是生意人,事業(yè)做得很大,住豪宅,出入有名車。只是兩個月后,這位“好朋友”從人間消失了,完全找不到訊息,聽說是為了躲債跑到美國去了。而那1800萬瞬時成了收不回的死債。更讓人感慨的是在這個龐大數(shù)字里,其中有8 0 0萬是這位朋友拉下臉向親朋好友借來的。
被挫折上一堂課事情發(fā)生之后,朋友變得很消沉,覺得人生沒有希望了。他開始封閉自己,不與人交往,心中充滿了怨與恨。直到他聽了一場演講,這場演講中的一個故事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及接下來的人生。
故事的內(nèi)容是有一個人要開車回家,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緊跟在一部貨車的后頭。貨車上堆滿了重物,不幸,車頂上固定貨物的繩子并沒有綁牢,東西瞬時落了下來,就在那緊張的分秒間發(fā)生了車禍。
這個人雙腿因此斷掉,人生的后半輩子將在輪椅上度過,他充滿了怨恨。后來這個人的老師來看他,希望他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于是問了他幾個問題。
老師說:“是誰選擇開車上路的?”
“是我。”
“是誰選擇在這個時間回家?”
“是我。”
“回家的路有那么多條,是誰選擇走這條路?”
“是我。”
“高速公路上的車子這么多,是誰選擇開在這部車的后面?”
年輕人低著頭,若有所思地回答說:“還是我。”
老師繼續(xù)說道:“東西沒有綁好,可能會落下來,這是已存在的事實,無論如何砸下來的結(jié)果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如果沒有砸到你,也可能會砸到別人。但此刻的結(jié)果是誰讓它發(fā)生的呢?如果不是你選擇在這個時間上路,不是你選擇走這條路,不是你選擇跟在這部車的后面,甚至沒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那么即使東西掉下來,也沒有人會受傷,不是嗎?所以,你認為你究竟該不該負責任呢?”
故事中的這些對話像是禪宗的“棒喝”一樣,深深地敲擊著朋友。是的!是他自己決定要借這1 800萬元,而不是180萬元或1。8萬元。
好友想通了,決定扛起一切責任。而就在那一刻,所有的怨恨都不見了。他理了頭發(fā),買了一套新西裝,重新開始為事業(yè)打拼。朋友比以前更努力也更謹慎了。后來不僅在短時間內(nèi)償還了債務,并且重新為自己的工作找到定位,現(xiàn)在他已是一家知名的建設公司的董事長。
沒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遭遇一些艱難險阻,會“被挫折上一堂課”。你可以選擇怪罪別人、詛咒老天爺不公平,但這些都不能改變事實。而若能從這些挫敗中吸取教訓,為自己負起責任來,那么這堂“課”不管代價是多少,都是值得的。
就從現(xiàn)在開始停止埋怨吧,你的未來將會從此刻與眾不同!
非主流哲理故事篇(二)
每次看央視的《開心辭典》節(jié)目,我都很欣賞那些已經(jīng)取得了很高積分而選擇繼續(xù)答題的選手,欽佩他們的勇氣。而有一個選手卻是讓我體會到了更多的道理,不再是單純的敬佩,而是有了更深的體會。
可以錯,但不要錯過當時那個選手只剩下最后一關(guān)的三道題。當主持人問他是否繼續(xù)答題時,他略微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了繼續(xù)答題。其實許多選手到了這一步一般都會選擇放棄,因為誰都知道,題一道比一道難,答錯了就前功盡棄,前面的努力將付之東流。結(jié)果,這個選手還是答錯了,不過卻是一臉輕松的表情。主持人問他對自己剛才的選擇是否后悔,他說:“當然不后悔。因為繼續(xù)答題是一個機會,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我才會真正地后悔。題可以答錯,但絕不能錯過機會!”
這句話讓我長久地感動和思索,是的,機會總是稍縱即逝,可以錯,但不可以錯過。沒有成功你不會后悔,而錯過成功的機會你必然會后悔。由此我想到了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畢業(yè)后他分回家鄉(xiāng)縣城的電業(yè)局,在機關(guān)單位工作清閑且待遇好,是許多人羨慕的。可兩年后,他竟毅然辭去職務,去大連開了一個美術(shù)裝潢公司。他下這個決心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在美術(shù)裝潢方面有能力和經(jīng)驗,更主要的是,他聽在大連的熟人說,這幾年那里的各種公司和酒店紛紛涌現(xiàn),對裝潢的需求很大。之前他也曾做過思想斗爭,畢竟電業(yè)局這里是衣食無憂旱澇保收的地方,而出去一切便都是未知數(shù)。
幾年下來,他成功了。這期間他也曾經(jīng)有過無數(shù)次的挫折失敗,可畢竟堅持下來了。他曾對我說過,當初他要是錯過這個機會,他會后悔一生!
有舍才有得,雖然有時舍了并不一定會得,可是不舍便永遠不會有所得。有太多的人守著眼前利益不忍放手,就像沙漠中的鳥兒守著一棵孤樹,卻沒有勇氣飛出去尋找廣闊的森林。所以,要想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首先要不怕錯,更重要的,是不要錯過機會!
非主流哲理故事篇(三)
我朋友大劉是一名交警,同時又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最近他在本行業(yè)攝影大賽中得了個二等獎,我興沖沖前去祝賀。大劉很平靜地說,我完全可以拿大獎的桂冠,從藝術(shù)的角度講,有一張完美的照片被我錯過了。
直到現(xiàn)在,大劉還認為他的錯過是對的。
善良的錯過兩個月前,大劉去一條鄉(xiāng)村公路處理一起交通事故。大劉趕到時,看到的是一幅慘不忍睹的場面,一位騎自行車的農(nóng)村婦女在一輛狂奔的大貨車的車輪下喪生了。大劉按照規(guī)則,對現(xiàn)場進行了技術(shù)處理。
雖然大劉當了近二十年交警,可是每次遇上這樣的場面,心都緊縮得像一只握緊的拳頭。顯然,這次司機又喝了酒,他痛恨那些酗酒的司機。可是,這些司機似乎永遠都只會在事后痛哭流涕。
大劉的鏡頭是對生命的禮贊。他的很多攝影作品,表達的都是謳歌生命的美好主題,他想借此喚起人們對生命的珍愛,尤其是那些肇事的司機。
一會兒,死者的母親到了出事現(xiàn)場,她被人攙扶著遠遠地看著路上的女兒。與其他死者家屬有所不同,她沒有號啕大哭,而只是默默流淚。大劉把她扶到路邊,讓她坐下,繼而以一個晚輩的身份勸慰她。
那一瞬間,夕陽要下山了,路邊的老樹發(fā)著新芽,風吹起老人的白發(fā),背景是大貨車的車輪,和那輛完全被壓得扭曲變形的自行車。這應該是一幅完美的攝影作品。一瞬間,一個全新的角度和立意在大劉心中一閃:拍一位母親,一位痛失至愛的母親,夕陽下她的眼神、白發(fā)和憂傷,人間大悲不過如此,沒有什么比這更具有教育意義和藝術(shù)感染力了——這應該是一幅經(jīng)典的畫面。
可是,猶豫再三,大劉還是放棄了,因為在摁快門前的一瞬間,大劉感受到了這位母親內(nèi)心的痛。
從藝術(shù)的角度,大劉應該摁下快門;但從生活的角度,大劉必須錯過。
我說,這樣可以打動和教育許許多多的人啊。大劉說,假如那位大娘或者其他家屬從報紙上看見了呢?無論這幅作品多么經(jīng)典,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因為它,去揭一位失去親人的人心中的傷疤。
就這樣大劉錯過了完美的攝影作品,錯過了大獎的桂冠。
每天,報紙雜志、網(wǎng)絡新聞都會展示數(shù)不清的、表達痛苦與絕望的災難圖片。普通人的不幸遭遇,反而成了滿足大家獵奇心理的娛樂手段。
每當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看到這些悲慘圖片時,我都會想起大劉和他那一次善良的錯過。
【非主流哲理故事】相關(guān)文章:
非主流哲理簽名12-09
經(jīng)典哲理故事和哲理04-03
哲理故事03-29
哲理的故事01-14
經(jīng)典的哲理故事04-03
經(jīng)典哲理故事04-03
簡短但有哲理的哲理故事04-03
哲理非主流個性簽名11-28
精辟的非主流哲理短句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