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哲理故事及寓意
如果教育被比喻為一場旅行,相應的,孩子們就要融入風景,而最好的融入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哲理故事及寓意,以供各位參考。
哲理故事及寓意篇1
燈魚,又稱脂鯉或加拉辛,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它們性情溫順,體型嬌小,色彩豐富,常見品種有黑裙、頭尾燈、紅尾玻璃等,是熱帶觀賞魚中數量最多的一種。
說到燈魚的特色,大家一定會對它們小巧、閃閃發亮的身體印象深刻。讓人們好奇的是,體型如此小的魚,是如何在環境復雜的水域中生存的呢?原來,為了抵御其他魚種的攻擊,它們從來不單獨行動,總是成千上萬聚集在一起,只要遇到敵人,就會集體行動,共同防御,形成非常壯觀的場面,
燈魚們集體出游時,看起來陣容非常龐大,讓其他魚類望而生畏,從而不敢貿然入侵。此外,燈魚出游時,只要發現周圍有異樣的情況,就會發出獨特的警報,其他的燈魚發現情況不妙,就會立刻游開。
正是因為具有強烈的合作意識,弱小的燈魚才能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很多同學喜歡跟自己班上的同學爭,跟自己的同桌爭,甚至跟家里的兄弟姐妹爭,如果是良性的,當然可以,但如果純粹是為了爭輸贏,而不是為了在競爭中學習,尋求共同進步,那就不可取了。要知道,世界大得很,在這么狹小的范圍內爭得死去活來,往往會給外面的敵人機會,從而被一鍋端。
寓意:無論我們在干什么,都應該學習燈魚的這種合作能力。因為,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如果你在人生的旅途中發現了同行者,那么不妨學做一條“帶燈行走的魚”,照亮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更美好的前程。
哲理故事及寓意篇2
開出自信的花
師徒走在山下,這時徒弟指著地上的小草說:“我感覺到自己默默無聞,沒有什么成就,就像這草,我該怎么辦?”
師父讓弟子趴在地上,仔細地看,然后問他:“發現什么了?”
“這些小草開花了,我怎么從來不知道草也會開花。”弟子疑惑地回答道。
師父沒有回答,讓弟子繼續觀察別的草。過了一會兒,弟子滿頭大汗地跑回來,對師父說:“我發現所有的草都開著花,雖然很小,但還挺好看的。”
師父笑著對弟子說:“每一棵草都是會開花的。蒲公英開花是眾所周知的,白白的絨球球,輕輕一吹,滿天飛花。狗尾巴草開的花,就像一條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過的風景。蒿子開花,是大團大團的……我就沒見過不開花的草。你說你自己像草,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開出自己的花。”
寓意: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個意義和價值有大有小,但存在就是希望,你不可以忽視和妄自菲薄,只要有,你就可以嘗試著把它們變大變強。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一棵草,那就開出自己的花吧,哪怕花再小,也要開得執著,開得自信。
哲理故事及寓意篇3
《磨斧不誤砍柴功》
有一個伐樹的工人身體非常強壯,而且勤勞工作,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可是,他發覺自己的伐樹樹木卻日漸減少.一天,他的管工看見他滿臉愁容,便關心地問:“你為何愁眉苦臉呢?”這個伐樹工人回答說:“我對自己失去信心了,我以前每天伐樹十幾棵,現在每天在減少,但我真的沒有偷懶,而且還增加了工作時間,我真不明白為什么?”
管工看一看他,再看看他手中的斧頭,心有所悟說:“你是否每天用這斧頭伐樹呢?”工人認真地說:“當然啦!這是我從開始伐樹以來一直不離手的工具呢!”管工又問:“你有沒有磨利這把斧頭再使用它呢?”工人回答他:“我每天勤勞工作,伐樹的時間都不夠用,哪有時間去磨利這把斧頭?”
管工向他解釋說:“你可知道,這就是你伐樹樹木每天遞減的原因,你沒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如何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寓意:磨斧不誤砍柴功,這是一句再常見不過的俗語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像這個伐木工人一樣,因為過于沉溺于一個活動之中而忘了應該采取必要的步驟使工作更簡單、快速。每個人都應該時常充實自己,改善自己的“工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哲理故事及寓意】相關文章:
寓言故事及寓意12-07
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選12-06
簡短成語故事及寓意12-01
三則成語故事及寓意12-07
小學寓言故事及寓意12-06
短篇寓言故事及寓意12-02
英文寓意勵志小故事04-04
中國有寓意的寓言故事12-07
勵志成語故事及寓意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