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智慧背囊哲理故事
蘊含人生智慧,凝結生活哲理 品味美文意趣,提高鑒賞能力 實現快樂閱讀,收獲智慧人生。因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智慧背囊哲理故事,以供各位參考。
智慧背囊哲理故事篇1
盤角斑羚消瘦之謎
在非洲大陸的腹地,生活著盤角斑羚,這是羚羊的變異種群,非常珍稀,有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護專家常年在此研究。
有一段時間,專家們發現成年盤角斑羚出現集體性的消瘦,而且變得煩躁不安;再一個就是幼羚的體質大不如從前,死亡率空前高。專家們憂心忡忡,苦苦探尋其中的原因。
按照常規的研究思路,動物出現身體消瘦,肯定是攝入的營養和能量出現不足。專家們順著這一思路,前往盤角斑羚的生活區域仔細查看。結果,他們發現盤角斑羚愛吃的芨芨草的長勢非常好,水源也沒有什么問題。他們甚至還把盤角斑羚愛舔食的含有大量天然礦鹽的泥土帶回去化驗,發現鹽分的含量也未發生變化。如此一來,盤角斑羚出現衰退的根源就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一天,專家小組的負責人費曼博士外出散步,無意間看到幾個當地土著居民趕著一輛裝滿了石塊的馬車經過。在這個廣袤的草原上,那些石塊只產自一個地方,就是盤角斑羚生活區域的中心地帶。費曼博士注意到,好多石塊上都沾有白色的污漬。
看到馬車運載著滿滿一車石塊慢慢地遠去,費曼博士想到前些天考察的時候,曾經發現草原深處的石塊銳減。費曼博士突發奇想:石塊的減少與盤角斑羚的衰退是否存在著某種隱秘的聯系?
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考察,結論終于出來了:原來,處在哺乳期的盤角斑羚因為乳頭腫脹,喜歡在這些扁平的石塊上磨蹭,所以大量的乳汁都流淌在石塊上。正好當地數以萬計的鳶尾雀最愛吸食石塊上的盤角斑羚的乳汁。它們邊飽食邊排泄,這些排泄物里蘊涵了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是盤角斑羚的天然補品。一直以來,以石塊為媒介,盤角斑羚和鳶尾雀之間就維持著這種彼此互惠互利的供求關系,盤角斑羚的體質也就因此非常健壯。而近期由于陰雨連綿,當地土著居民運走了大部分石塊用于加固房基和畜圈,沒有了石塊,盤角斑羚無法將多余的乳汁提供給鳶尾雀,自然它們自己也無法獲得鳶尾雀提供的營養。
費曼博士忍不住感慨道:“自然天成,不宜隨意打破啊!”
智慧背囊哲理故事篇2
最恰當地選擇時機
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經向他請教,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去走麥田埂,只許前進,并且僅給一次機會去選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沒走幾步便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就高興地摘下了。但當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更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后面還有更好的。但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路程時,即總結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路程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后三分之一路程時,他選擇了屬于大類中的一支最美麗的麥穗。
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心靈點擊
為人處世,時常會遇到需要抉擇之事,武斷和優柔寡斷都可能導致錯誤的結局,都可能因此而錯過一些美好的東西。從大局出發多加思考,確定什么是該放棄的,什么是不能錯過的。把握時機,才能找到理想所需,同樣也要學會取舍,只有學會取舍,才能得到最佳的。
智慧背囊哲理故事篇3
當機立斷
電腦名人王安博士聲稱,影響他一生的最大教訓發生在他6歲時。
有一天,王安走在樹下,突然有個鳥巢掉在他頭上,從里面滾出了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歡它,于是連同鳥巢一起帶回了家。他走到門口,忽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養小動物。他只好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到門后,急步走進屋內,請求媽媽的允許。
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破例答應了他的請求。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后,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一只黑貓正意猶未盡地擦拭著嘴巴。
從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教訓。只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不能做決定的人,固然沒有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智慧背囊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智慧背囊的勵志小故事精選11-26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04-03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選04-03
佛教智慧哲理故事04-03
哲理智慧小故事12-31
智慧背囊好詞好句摘抄11-30
智慧背囊的好詞好句好段12-09
教育研究方法 哲理故事與研究智慧04-03
成功也該彎腰的智慧哲理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