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

時間:2022-11-23 12:11:34 故事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

  教育應講究藝術,教師要善于利用身邊寓意深遠的哲理小故事來教育學生。下面就有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的相關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篇(一)

  媽媽的贊嘆。

  一個全家企盼已久的孩子終于誕生了,但是孩子出生后大家都呆住了。“快!把他送進保溫箱。”醫生怕產婦受不了打擊,匆匆忙忙地剪斷臍帶,包起來交給護士。

  之后的一個月,每天把嬰兒抱給產婦喂奶時,每個“新媽媽”的懷里都有一個娃娃,只有“那個娃娃”的媽媽見不到她的孩子。

  “黃疸重癥,現在不能看!”大家總是這樣騙她,并私下商量,什么時候帶她去看那個畸形的兒子。

  一個月過去了,不能再瞞了,醫生、護士和家人都做了最壞的打算,想她會尖叫著暈倒,想她會轉身離開,想她會痛哭失聲,甚至為她準備了一張空著的病床。

  她終于見到那個沒有雙臂,也沒有雙腿的孩子。“好可愛!”她居然笑著說。

  那天生重癥殘障的孩子,就是現在日本著名的作家,《五體不滿足》的作者乙武洋匡。知道他是如何形容他的媽媽說他“好可愛”的那一刻嗎?乙武洋匡說:“出生一個月,我終于誕生了。”

  乙武洋匡,由于自傳《五體不滿足》而廣為人知。他也生于日本東京,在家人與老師的幫助下(特別是母親),克服了許多行動上的不便,一路完成學業教育,并讀到早稻田大學經濟學系。

  1997年出版的自傳,敘述了他如何在電動輪椅上求學,和童年所接受的許多手術等等。

  他的事跡激勵了許多日本民眾,自傳的銷量達到380萬本。之后又陸續出版了一此書籍,并接受日本電視臺TBS的工作,負責“新聞的森林”節目的企劃和播出。

  啟示:母愛給乙武洋匡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乙武洋匡一顆平和的心、堅忍不拔的意志。

  乙武洋匡取得成功,成為著名作家。他的生命反射給我們:正面、積極、樂觀的思考態度是多么重要啊!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篇(二)

  別忘了謝謝。

  一位外國總統問一位活了104歲的老奶奶長壽的秘決時,老奶奶回答說,一是要幽默,二是學會感謝。

  從25歲結婚起,每天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謝謝”。

  她感謝丈夫、感謝父母、感謝兒女、感謝鄰居、感謝大自然給予她的種種關懷和體貼,感謝每一個祥和、溫暖、快樂的日子。

  別人每對她說一句親切的話語,每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每送她一張問候的笑臉,她都忘不了說聲“謝謝”。

  八十年過去了,是“謝謝”二字使老奶奶快樂長大,使老奶奶幸福長久,使老奶奶生命長久。

  啟示:有人總結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八個字,即:謝謝,您好,對不起,麻煩您,再見,我錯了,請,我們。

  其中居首位的就是“謝謝”二字,英文中也有一個詞使用率最高,人們幾乎每天詞不離口。

  有時,一千句、一萬句的感謝之情,都凝聚在“謝謝”這兩個字上了,常懷一顆感恩的心,也許是文明禮貌的基本要求,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篇(三)

  擦凈你的“窗戶”。

  一對年輕的夫婦對面搬來一戶新鄰居。第二天早上,當他們吃早飯的時候,年輕的妻子看到了新搬來的鄰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對丈夫說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凈,也許那個鄰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許她需要好一點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語。

  就這樣每次鄰居洗衣服,妻子都會這樣評論對方一番。

  大概一個月后,年輕的妻子驚奇地發現,鄰居的晾衣繩上居然懸掛著一件干凈的衣服,她大叫著對丈夫說:“快看!她學會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誰教會她這個的呢?”

  她的丈夫卻回答到:“今天早上一大早起來,我把玻璃擦干凈了。”

  啟示:在我們作出判斷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你的“窗戶”是否干凈。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取決于眼前窗戶的純凈度。

  在我們作出任何評判之前,我們應該檢查自己是否客觀,是否能看到對方好的一面,而不僅僅是找出問題審判對方。所以請務必擦凈你的“窗戶”。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篇(四)

  一碗米飯。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看望師傅:“師傅,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這個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傅閉著眼睛,半天在白紙上畫了幾下,就示意年輕人退下,兩個年輕人一看,原來師傅在紙上畫了一碗米飯。

  回到公司,一個就遞上了辭呈,回家種田了,另一個呆在公司里沒動。

  轉眼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成了農業專家。呆在公司里的努力學習,任勞任怨,成了經理。

  兩個人相遇,農業專家說:“奇怪,師傅給我們畫著一碗米飯的畫,我一看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我干嗎硬留在公司,所以我辭職了,你怎么就不聽師傅的呢?”

  另一個說:“我怎么沒聽,師傅說為了混碗飯吃,賭什么氣,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就是了,所以我留下來了。”

  啟示:不同的意識又指導人們采取不同的行為,因而產生不同的結果。面對同樣畫著一碗米飯的一張畫,兩個人產生不同的意識,導致了兩種人生選擇。

【給學生講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給孩子講的哲理故事04-03

百講不厭的哲理故事04-03

講人生哲理故事11-25

講一個哲理故事04-03

講人生哲理的小故事11-25

給女朋友講的睡前故事-適合給女友講的睡前故事03-31

講人物的故事作文11-27

古人講禮儀的故事10-25

講人物故事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