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希望的哲理
希望是支撐著我們繼續向前摸索和奮斗的明燈,有關于希望又有哪些比較有哲理的故事。因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關于希望的哲理的優秀例文,以供各位參考。
關于希望的哲理篇1
古代有一位樵夫憑借手中的一把柴刀到山上砍柴挑到城里去賣,樵夫省吃儉用,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地攢,人到中年,終于蓋起了一間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
一天,樵夫像平常又挑著一擔柴到城里去賣,當他黃昏回家時,卻發現自家的房子燃起了熊熊大火。雖然有鄰居來幫忙救火,可是火借風勢,很快就把樵夫的房子給燒得一干二凈。
大火終于被撲滅了。只見樵夫拿著一根棍子,在廢墟中尋找著什么,大家以為樵夫在找什么值錢的東西呢。不一會兒,樵夫終于興奮地叫著:“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這時,大家才發現樵夫手里拿著一把柴刀,根本不是什么值錢的寶物,感到十分詫異。
只聽樵夫興奮地說:“只要有這把柴刀,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個堅固耐用的家了!”
在樵夫的眼中,大火燒去的只是一間房子,只要有柴刀今后就有希望,失去的既然已經失去了,就讓它過去吧,何必耿耿于懷呢。擁有一顆樂觀的心,哪有趟不過的河,過不去的火焰山呢!
小故事大道理:
在樵夫的眼中......大火燒去的只是一間房子......只要有柴刀今后就有希望......失去的既然已經失去了......就讓它過去吧......何必耿耿于懷呢......擁有一顆樂觀的心......哪有趟不過的河......過不去的火焰山呢......
關于希望的哲理篇2
1560年,丹麥天文學家預測說,這一年的8月21日將有日全食發生。到了那天,果然發生了日全食。天文學家的精確預測。引起了一個14歲少年的極大興趣,并促使他從此喜歡上了天文觀測。他就是后來丹麥著名的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
布拉赫,1546年出身于丹麥的一個貴族之家,1559年入哥本哈根大學讀書,自1560年對天文學產生興趣后。從此便把自己的畢生都獻給了天文事業。他的一生。就是守望天空。
1563年,布拉赫觀察了木星和土星,并寫出了他的第一份天文觀測資料,同時注意到雙星合一的發生時間比星歷表預言的早了一個月。他因這一發現,開始在天文界嶄露頭角。1576年。對布拉赫頗為欣賞的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將汶島賜予他,并撥巨款讓他在島上修建天文臺。這座被稱為“觀天堡”的天文臺,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天文臺。耗資高達一噸多黃金。
布拉赫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他把演算觀測的一顆又一顆恒星的位置。精確細致地記錄在天文圖上,并重新測定了一系列天文數據,為后人的觀測活動提供了重要的參照。
就在布拉赫沉浸在自己的觀測成果中時,不幸的事發生了:1588年,腓特烈國王去世了。老國王死后,繼位的王子看不出觀測恒星的價值,對那些為了維持觀測臺和繪制毫無用途的星圖的花費十分痛惜。于是。新國王派使者拜訪了布拉赫。
“這么多年你究竟干了些什么?”使者見到布拉赫后,毫不客氣地問。布拉赫向使者展示了標有700顆恒星的星圖,使者不屑地說:“這就是你的全部工作嗎?”“不,還未達到我的目標!”布拉赫說,“在死亡到來之前,我想我會記錄1000顆的。”使者嘲笑著說:“是什么令你廢寢忘食卻徒勞無益,在我走之前。讓我看看它有什么用場。”
布拉赫當然無法向使者證明觀測這些星星有什么用場。于是。新國王停止了對他的資助。天文臺資金陷入困境后,布拉赫又艱難地維持了10年,不得不于1597年被迫關閉。幸好1599年奧地利國王魯道夫收留了他。并給他在布拉格又重修了一座天文臺,才讓他得以繼續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直到1601年去世,他終于完成了1000顆恒星的觀測記錄。
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在《光榮的荊棘路》中,對布拉赫有這樣一段描述:“有一艘船從丹麥開出去了。船上有一個人倚著桅桿站著,向汶島作最后的一瞥。他是第谷·布拉赫。他把丹麥的名字提升到星球上去,但他所得到的報酬是譏笑和傷害。他跑到國外去。他說:‘處處都有天,我還要求什么別的東西呢?’他走了。我們這位最有聲望的人在國外得到了尊重、榮譽和自由。”
處處都有藍天,只要有夢想,就可以在夢想的天空下守望,盡管通向夢想的道路上常常布滿了荊棘。
關于希望的哲理篇3
有一次,洛克菲勒想起用他手下一名叫羅杰斯的雇員,便出了個問題考查羅杰斯的思維能力。
洛克菲勒問:"羅杰斯先生,你認為政府怎么做才能在30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羅杰斯懷疑自己聽錯了,顯得很困惑,一陣沉默過后,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您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殺人犯、強盜等全部放出來嗎?如果真是那樣,你我就別再想得到安寧了。不管怎樣,這世界上一定要有監獄。"
洛克菲勒說:"羅杰斯,你只說了不能廢除的理由。現在,你來試著相信可以廢除監獄。假設可以廢除,我們該如何著手?請注意,只是假設。"
羅杰斯哭喪著臉回答道:"這太難為我了,洛克菲勒先生,我無法相信,也很難找出廢除它的方法。"
這就是羅杰斯的方法——這不可能。
當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再次想起用羅杰斯的時候,洛克菲勒對他講了自己對羅杰斯的看法: "我想象不出,若給予他重任,當機會或危難來臨的時候,他如何動用他所有的才智去積極應對?我不信任羅杰斯,因為他犯了最低級的錯誤——只會將希望變成沒有希望。"
故事的哲理
一切的一切,視乎你想不想做出改變。當我們不想改變一切的時候,一切方法都沒有用;當我們想改變一切的時候,沒有辦法我們都會創造辦法。
關于希望的哲理篇4
一個人被湍急的河水沖走以后,如同一片草葉順流而下。此時,這個人多么希望抓住一樣東西,哪怕是一根蘆葦、一根水草也好。然而四面都是水,他什么也抓不住。他心想,這下可完了。
死就死吧!這個念頭一出,他感到身上立馬沒勁了,也沒有力量掙扎了。整個身子眼看就要往下沉了。忽然,他想起去年夏天在這條河邊玩時,離這兒不遠的河岸上有一棵老樹,其中有一根粗大的樹枝正好貼在水面上。想到這里,他心里頓時有了希望,心不慌了,力氣也有了,便拼命掙扎,堅持,終于游到了那棵老樹的樹枝那兒。
當他拼命拽那樹枝時,誰知那樹枝早已經枯死,“咔嚓”一聲,折了,但是沒有馬上斷,情況十分危險。這個人沮喪得要命,不愿意再奮斗了,心想就隨著樹枝被水沖走算了,心里懷著必死的念頭,身體變得沉重起來。這時,他腦子里閃過去年在那棵老樹下玩時看到一個流浪漢在離樹不遠的地方躺著。說不定現在也在那兒呢!這樣一想,生的希望又燃燒起來,他大呼救命。很幸運,那個流浪漢真的在附近,把他救上岸來了。回首往事,他說:“要是早知道河面上的樹枝是枯干的,我不可能堅持到那兒;如果不是突然記起那個流浪漢,我不會有力氣喊救命。”由此可見,希望給人多大的力量!
這也許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它告訴我們,希望對我們的生活具有怎樣的意義。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到希望。
【希望的哲理】相關文章:
關于希望的哲理名言匯編12-09
說希望的哲理勵志個性簽名12-02
希望的參數人生哲理12-03
微笑生活的希望人生哲理03-27
希望感動簡樸人生哲理04-07
背著希望上路人生哲理12-05
抱有希望哲理的名人名言12-09
有希望地活著的人生哲理12-07
希望,讓人真正的成長人生哲理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