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名人的故事
民間故事作為民間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記載了人類的智慧和發展歷史,展現著人們的思想狀況和價值追求,是民族生存和發展之“根”。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關于名人故事的相關范文,以供參閱。
關于名人的故事篇(1)
1907年,丘吉爾與維奧萊特初次相見。當時,33歲的丘吉爾是曼徹斯特西北選區自由黨議員,在維奧萊特眼中,他是那樣倜儻俊朗、成熟干練,眉宇間更是英氣逼人。此后,兩人頻頻約會,在一起時,總有說不完的話。
次年,丘吉爾被任命為商業大臣,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內閣成員。維奧萊特也隨父母從倫敦來到蘇格蘭克魯頓灣度假。丘吉爾答應將于8月17日與她的父母見面。她相信,他們這次見面,丘吉爾就會向她求婚了。她甚至憧憬著,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首相夫人。是的,她的父親在這一年的四月已升任首相。
不承想,等來的消息卻是,丘吉爾把訂婚戒指戴在了別的姑娘手上。
那位姑娘是蘇格蘭一位伯爵的外孫女。他們倆相識于這年的三月,也就是說,比她和他認識晚了11個月。愛情需要時間,但它與時間不會成正比。無疑,丘吉爾是認真愛過她的,只是相比之下,他覺得那位姑娘更有利于自己的仕途發展,更適合做他的妻子。
9月19日,是首相家會客的日子,人影幢幢,維奧萊特卻躲在閨房看著各大報紙上他們度蜜月的消息,淚如泉涌。悲痛無以發泄的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家租住的這個城堡的名字:殺戮城堡。她的心頓時一怵:他殺戮了我們之間的愛情,我何不將自己的生命之花掐滅。
之后,她對家人說,她要去懸崖邊的小路上“散散步”。而首相和妻子正忙著迎來送往,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女兒的異樣。等到天色漸暗,才發現女兒小見了。
整個城堡一下子陷入慌亂中,傭人打著燈籠在前,眾賓客緊跟在后,往大海邊的懸崖處去尋找。附近數十名村民聞訊,也加入了尋找的隊伍。臨近午夜,仍不見人影,首相近乎崩潰……
幾分鐘后,突然傳來了漁民的歡呼聲。獲救的維奧萊平靜地對人說:她在散步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腦袋磕在礁石上暈了過去。然而據漁民透露,她倒下去的地方是片草地,頭部也沒有受傷跡象。
英國所有主流媒體剛剛對商業大臣與伯爵孫女喜結良緣的盛況作了連篇累牘的報道,接著卻是首相千金欲“跳崖自殺”的消息,有人仿佛意識到了什么。盡管眾多記者密集地前往“殺戮城堡”,想挖掘出首相女兒“自殺”的內幕,可始終沒得到他們想要的蛛絲馬跡。
從那之后,維奧萊特便將這段戀情徹底埋葬在心底。丘吉爾的政壇之路卻越走越順,分別以軍需大臣和英國首相的身份,幫助英國打贏了兩場世界大戰,成為英國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1915年,維奧萊特嫁給了一個板球運動員出身的自由黨政客。1965年,丘吉爾去世,此后維奧萊特寫了本自傳體小說,但她對“跳崖事件”卻只字未提,而被人們認為只是丘吉爾的紅顏知己。
直到一位英國歷史作家通過查閱相關檔案,看到維奧萊特所寫的一段文字:“丘吉爾在身旁時,整個人‘像被符咒鎮住似的’;當見不到他時,我又會感到‘極度空虛’。”才讓人明白這并非紅顏知己的告白,而是戀人的癡情流露。
維奧萊特之所以對這段戀情守口如瓶,是因為她明白,一旦將這段戀情公布,會讓人認為:丘吉爾利用首相女兒爬上商業大臣的高位,轉眼間卻將其拋棄另結新歡。這勢必會使丘吉爾身陷道德危機之中,進而影響他的前程。
關于名人的故事篇(2)
1990年,楊瀾剛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得知中央電視臺綜藝節目《正大綜藝》正招聘一名懂英語的主持人,便去應聘。經過了七輪的競爭,到最后一輪決賽時,就剩下楊瀾和另外一個女孩。
決賽那天,招聘方出的題目是用英語介紹自己,并講一講為什么喜歡這個節目。要求她們在門口準備三分鐘。楊瀾雖然在大學學的不是主持人專業,但她非常希望自己得到這份工作。所以,她就在門外認真地準備演講稿。
楊瀾的傻勁另一個女孩雖然是主持專業畢業,但英語比不上楊瀾。所以在備稿時,有些話用英語怎么說和有些單詞的讀音還拿不太準,于是過來請教楊瀾。
楊瀾非常清楚,節目招聘的主持人名額只有一個,非我即你,而且準備時間只有幾分鐘,把時間花在別人身上,自己的準備時間就沒有了。如果把別人輔導好了,人家上了,自己不是太冤了嗎?
楊瀾偏偏在這個時候犯傻,耐心地給那個女孩講解應該如何用英語演說,還反復地校正女孩的讀音,好像忘記了自己和那女孩是競爭對手,倒像是那女孩的輔導老師。正巧這時,節目導演辛少英從她們身邊走過,把這一幕看在眼里。
應聘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楊瀾成了《綜藝大觀》節目主持人,并且一炮走紅,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
若干年后,當時的制片人,也就是對她有知遇之恩的辛少英導演與別人談起那段往事時說:“當時楊瀾給我留下一個很深的印象的就是,雖然兩個女孩非常希望自己得到那個主持人的位置,而且每個人只有三分鐘的時間準備,但我路過時,發現楊瀾還在輔導那個女孩的英文。所以,我就覺得這個女孩很特別。”
我們似乎可以認為楊瀾的特別在于她的傻勁,這種傻勁就是當別人需要她提供幫助時,而且這種幫助有可能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她竟毫不顧忌私利,傾囊相助。而正是這種無私大度的品質,讓她應聘成功并成為知名主持人。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說過:“每有患急,先人后己。”助人是人格升華的標志。楊瀾的行為對這句話給予了最好的詮釋。
關于名人的故事篇(3)
李清照夫婦二人勤儉度日,常典當衣物,“取豐千錢”,買來一些碑文古跡,回家研習,且全身心投入。她給自己立下規矩:不吃第二道葷菜,不穿第二件綢衣,更不置辦貴重飾物。有時她在街市上碰見珍貴史料,寧肯脫掉身上的衣服典當,也要買回。
李清照夫婦為世人所稱頌,流芳百世,這與其對治學的不斷追求分不開的。
【名人的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的故事02-15
名人讀書的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03-31
名人讀書的故事-名人讀書勵志故事04-03
中外名人的勵志故事-名人的勵志故事精選11-27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經典中外名人勵志故事04-01
鄧亞萍的勵志故事名人故事12-07
名人成功的故事精選12-07
經典名人的勵志故事12-07
勵志的經典名人故事12-07
名人的創業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