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恩教育》觀后感范文800字
《感恩教育》觀后感范文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看了一德老師講述的感恩教育,想起了這首《感恩的心》。我覺得要立足于社會,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遇到事情,抱怨少一點,感恩多一點!
因為有爸爸媽媽,才有了我的存在,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心里就多了一份愛和牽掛。媽媽曾經對我說,我和弟弟妹妹就是她心里的一切,雖然經濟條件并不好,雖然每天要穿梭于人群中為生活奔波,雖然每天要早出晚歸,晚上總是拖著疲憊的身子,邁著沉重的步伐往家里走,但是一想到家里有她疼愛的寶貝,她都不會覺得累。爸媽永遠都是最疼愛我們的人,在這種愛的世界里,沒有貧富,沒有錢權,沒有名與利。帶著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我們乘風破浪,駛向溫暖的港灣。今晚,媽媽在我給他們打電話之前打給了我,聽到我的聲音,只說了句“想你了!”語氣中有的是欣喜卻夾著濃濃的憂傷。
聽到這簡單的四個字,我的心里涌起了莫名的傷痛,往日媽媽的關懷和充滿疼惜的眼神歷歷在目。這時候的眼淚似乎也不那么爭氣了,悄悄的從眼眶里溜了出來。突然想起了梁繼璋的說過的一句話: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能相處多久,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所以趁現在還有時間,都請好好地感恩父母,好好地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爸媽給了我生長的機會,而老師就像是陽光和雨露,給予我們營養,讓我們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老師總是默默無聞地耕作,不求回報,只想著他們播種的種子有一天能綻放美麗的花朵,開心的迎著陽光快樂成長。因此我們也不要吝嗇那一份對恩師的愛和感恩。
感謝爸媽給了我生命,感謝老師帶領我走進知識的殿堂,感謝社會可以讓我體驗生活的快樂和辛酸!如果每個人多一份感恩,少一份抱怨,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請讓世界的各個角落充滿愛,有陽光的地方就存在感恩的心!
《感恩教育》觀后感范文
今天,我在遼寧電視臺公共頻道觀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小學生《感恩教育》講座。于丹老師對孩子孝敬父母,社會責任感的養成,都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令我印象深刻。
講座開始,于丹老師講述了一個孩子和大樹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樹,在孩子一生的成長過程中,無私的奉獻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著大樹走到了最后。聽完以后,我非常感動,這不就是每個當父母的所追求的嗎?能擁有一個孝順,有責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父母們,哪個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傾其所有,但現實卻不是故事,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后,看看當今社會,空巢老人,不孝順的子女,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的初衷無法實現呢?接著,于丹老師又給我們舉了一些現實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當成寶,物質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經不是什么貶義詞了,而是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標準”。孩子就應該操心學習,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過問。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回家以后,忙得不亦樂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么,這么做到底會產生什么后果呢?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缺乏對他人的關心,對周圍人的關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責任心。
“正為本,孝為先”,“孝為德之本”,這些古訓由來已久,都是古代圣賢,留給我們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榜樣,例如我們敬愛的周,在父親過世以后,50多歲的他居然徹夜痛哭,讓人感動不已。還有“感動中國”當中的一些人物,他們的事跡也讓我感到震撼。縱觀他們的成長經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境貧寒,自身艱苦奮斗獲得成功,但是對父母都是無微不至,有始有終。難道是他們從小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他們孝順父母的品德和責任感?那么普通
家長,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對社會和家人負責任的心,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孩子呢?
接下來,于丹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仁”字,用來闡述孩子的責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仁”從結構上來看是一個“人”加一個“二”,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讓孩子有責任心,必須讓他們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別人的優點,發覺自身的不足,看到別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環境對比,從而受到感動,因此培養責任心,懂得去體諒人,關心人,對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現為孝順和關愛。講座中,提到一個例子,一個城市組織一個活動,讓城里的孩子,去和打工學校的孩子一起讀書,當他們體驗到打工者的孩子,艱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以后,都發生了改變,懂得了去同情他人,關心他人,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自己的責任感。回到家中,對父母也是關心備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孩子責任感的形成,重點在于他人的交流,這點對我很有啟發。
節目最后,于丹老師強調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讓孩子開闊眼界,從人文古跡中獲得人生的感悟。看完節目后,我感慨良多,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收獲,認識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對以后孩子的發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感恩教育》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感恩教育作文04-22
感恩教育觀后感04-28
感恩教育主題征文05-03
感恩教育活動方案03-18
感恩教育活動總結05-05
感恩教育活動總結11-06
感恩勵志教育演講11-09
感恩教育觀后感范文4篇04-13
中小學感恩教育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