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子》觀后感500字
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是誰?我想很多人都會把這一票投給孔夫子。國人中庸文化所推崇的“仁、義、禮、信”,無不源于春秋時代這樣一位智者,尤其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學文化從上到下一步步深入人心,影響了我們幾千年。是歷史選擇了儒學,還是儒學帶著歷史走到今天?我不懂孔子,但我一直很好奇,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2010年的1月22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影片《孔子》首映,第三團支部抓住了這次機會一起了解這位儒學先師的人生軌跡。
影片取材于孔子51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歲病逝這段經歷,并挑選了最有戲劇性的墮三都、周游列國、陳蔡被圍等重要經歷進行改編。影片主演周潤發早前在宣傳活動中說“看《孔子》如果不流淚,那還是人嗎?”。我看完影片,也是深有感觸。
這種大題材的影片,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覺得導演應該可以拍得更好,還有就是戰爭場面動畫效果不夠精致。但轉過來想,看《孔子》,多是抱著一種緬懷傳統的想法,想通過影片,增進對圣人的了解,加深對中華民族幾千年博大精深儒學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儒學思想傳承至今,有沉淀的功勞。孔丘其人,本只是一個血肉之身,他的言論,他的思想,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符合幾千年來的社會制度,所以加上統治階級的極力弘揚,便代代相傳了。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儒學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社會制度。“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可進可退。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天子藩王,齊家治國無不滲透儒家的思想。董仲舒為鞏固大漢帝國寫下鋪墊,精通儒學的康熙皇帝帶來了康乾盛世。我想到的是,儒學“入世”的觀點造就了一個個時代的發展和輝煌。觀看電影之前,對孔子知之甚少,雖然看完影片,也只是有個大概了解,但至少梳理了一下思路,影片的公映,也許不只是在休閑娛樂,不只在票房,能帶給我們一些反思,就夠了。
【《孔子》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關于孔子的作文:走進孔子范文11-12
孔子的名言11-23
孔子的經典名句11-25
孔子經典語句12-09
孔子名言12-08
孔子的名言經典12-09
孔子的名言10-04
孔子經典名言08-16
《孔子》觀后感11-21
孔子觀后感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