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三篇
篇一:《感動中國》觀后感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已,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習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摘自頒獎詞。
12歲的女孩何玥查出自已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她靜靜地躺在醫院里,當她得知自已的生命只有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已的器官捐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那天,何玥對爸爸媽媽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父母嚇了一大跳,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老家的風俗,人死后尸體被解剖是大逆不道的。何玥哭了:“我想把生命奉獻出來!讓我的生命得到延續,同時我也想讓我的生命更有價值,哪怕只是一點點……”最后父母含著淚同意了。
11月份17日,何玥離開了人世。“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愿,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里,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臺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何玥離開了我們,但她瘦弱的身軀呈現出來的卻是感人的力量,我覺得何玥還在這里,雖然我們看不見她,但她的故事永遠流傳!
篇二:《感動中國》觀后感
如果懷恨是斤斤計較,那感動就是大公無私;如果怨恨是膽小如鼠,那感動就是大義凜然;如果抱怨是嬌生慣養,那感動就是自力更生……
自從看完《感動中國》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感動在此刻!那位擁有堅強而又脆弱生命的女孩,她叫何玥,因患上了腦瘤,12歲去世了。診治不好的何玥,要求把別人捐給她的錢再捐給她更需要錢的人,還要求在她死后捐獻器官給醫院。看到這時,我心頭微微一顫,對她敬重的心情油然而生,雖然我和她年齡差不多,但我卻沒有她的勇氣、力量和善良,她做的一切,有的大人或許都做不到,何況一個學生呢?我想你已經化成天使,張開雙翅,是哭著離開的,有太多的不舍,永久成遺憾了,我想你已經化成天使,張開雙翅,是笑著離開的,這短暫的旅程,溫暖繽紛,有爸媽疼你的樣子,你去的地方很遠,愛的呼喚已聽不見,雖然閉上了眼,可在人們心中,你永遠微笑著面對一切……
感動在此刻!在雨中,為別人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在絕望時,為別人送去安慰的話語;在哭泣時,為別人擦去眼角的淚花。我想,感動就在這不知不覺,不聲不響,無聲無息中閃動了。
一個新生兒的降生,讓你感動于他的到來;一個成功人士,讓你感動于他的堅持;一個為人們奉獻的人,讓你感動于他的抉擇。絢麗彩虹,白天黑夜,四季輪回,這些又怎能不感動?于是,我便讓感動永恒縈繞于心間……
篇三:《感動中國》觀后感
人有七情六欲,當愛匯成長河,我們便會潸然淚下,歷史不能磨滅它,時間追不上它,它是愛的延續。
馬蘭,頑強地生長在戈壁,嬌艷欲滴。林院士就在那里進行核試驗工作。林院士的愛國之心天地可鑒,那天,林院士光榮殉國。在重癥監護室中,以為目光炯炯的老爺爺坐在桌子旁,蒼白的手握著鼠標,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屏幕。這正是林院士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時刻。護士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告林院士躺下,現在的身體不適合長期坐著。但林院士堅定地回答:“不,我不能躺下。躺下是病人,坐著就是正常人。”但是在晚上20點15分,林院士含笑告別了大家,告別了人世,永遠離開了我們。他就像馬蘭一樣:縱死終令汗竹香。
一位中學的語文老師。一個普普通通的職業,但卻讓我們從他身上找到孝的足跡。“小時候,媽媽用這條布帶背著你;長大了你用它背著媽媽。”陳斌強的母親患上了老年癡呆癥,每天上班,陳斌強都會帶著母親。看到那一個個象征著愛的動作,一條布帶將母子緊緊拴在一起,讓我們的心蕩起層層漣漪。為了照顧母親,他受了許多人不為人知的艱辛。“我知道她可能不知道我是她兒子,但我只要她知道這個人對她好,就是我最大的滿足。”百善孝為先,陳斌強的孝令我們的心靈為之一顫:孝更艷倫足可矜。
沿著長河,尋找愛的足跡,它虛無而飄渺,但又讓人覺得溫暖而真實。感動你我,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觀后感09-14
感動中國觀后感12-14
2017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四篇-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11-23
感動中國節目征文01-11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06-15
感動了觀眾感動了中國說明文12-03
感動中國觀后感3篇12-09
感動中國觀后感篇三12-07
《感動中國》觀后感3篇11-26
《感動中國》1000字觀后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