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消防公開課直播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消防公開課直播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消防公開課直播觀后感1
學校是人員高度集中地地方,安全責任重大,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而且保護國家和公共財產(chǎn)的安全,保護他人和自身的安全,已成為當今每個人的神圣權利和義務,學生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生命安全重于一切。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學習和掌握防火知識,協(xié)助學校做好防火工作,減少和杜絕火災事故的發(fā)生,保障校園安全,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安全的學習壞境,保障學生順利完成在校期間的學習任務。
一、班級可以開展以“保護生命珍愛生命防火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通過班級征文活動,學生自己收集資料,掌握消防安全知識,認識一些安全標志,知道撥打“119”報警電話。在班級征文活動中,學生認識到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培養(yǎng)消防安全的責任感,感受珍愛生命從防火做起。
二、可以開展以“保護生命珍愛生命防火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演講比賽通過演講,推動消防安全教育的全面實施,讓學生在明白提升消防安全知識,珍愛生命,從我做起。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全校師生共同關心、積極參與,不斷加強消防安全責任意識,增強整體消防安全的意識,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運行機制,為全體師生的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huán)境。
師生有情火無情,校園防火鐘長鳴。防火常識進校園,自防自救保安全。珍愛生命從防火做起,杜絕火患從我們做起!
大學消防公開課直播觀后感2
火像溫柔可愛的小綿羊,也像兇猛殘暴的大灰狼!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幾年前的一個春天,某校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離學校不遠的山上春游。走到了山坡上,老師讓大家停下歇歇。這時,幾個四年(5)班的小男孩便趁老師不注意,點燃了樹棍、草根,在地上烤起了馬鈴薯。不一會,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他們這一危險的行為,馬上要求他們熄滅了火。
就在老師去關心別的學生時,這幾個賊心不死的孩子又點起了草根烤馬鈴薯。但這回可不像上次那么幸運。由于山風大,原本小小的火苗突然竄到了半空中,很快點燃了周圍的草木。小火叢在山風的.鼓動下轉眼變成了熊熊大火,燃燒了大片樹林,幾乎半個山坡都變成了火海。學生們無處可逃,被活活燒死在樹林里。
當發(fā)生火災,人們的生命和財產(chǎn)受到威脅時,除應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外,要做到發(fā)生火災趕緊逃,身處煙霧捂口鼻,觀察周圍找生機,逃命切忌進電梯等,千萬不能驚恐失措,無序奪路。在火場內如果身上著火,應迅速脫掉身上的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身上火苗。如果火勢不大,要當要立斷,背上浸濕的衣服、毛毯、被子等勇敢地沖出去,逃生。
我們共同呼吁:“讓火災永遠成為歷史吧,讓火災遠離我們的家園,我們攜起手來,把世界變成一個全新的文明大家庭。”
大學消防公開課直播觀后感3
通過對消防法規(guī)和消防知識的學習,對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譬如:消防工作的方針、目的和意義,燃燒與滅火的常識,常見滅火器材的維護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設施的使用和維護,安全疏散設施的設置,消防安全培訓的`重要性等等。
消防工作既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不可缺少的保障條件。當前,消防工作與經(jīng)濟建設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輕視消防作用,是對國家財產(chǎn)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消防安全治理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消防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而做好預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工作中,應該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作口頭文章,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不論是一線工作人員還是管理人員,都應對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到的火災風險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關設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論是火災高危險崗位人員還是其他人員,都應該定期接受相關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消防法規(guī)、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各部門各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各種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和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等。
【大學消防公開課直播觀后感】相關文章:
學校消防公開課直播觀后感通用11-11
大學消防公開課心得體會優(yōu)秀06-16
消防安全公開課觀后感11-13
有關消防安全公開課觀后感范文05-09
中小學消防安全公開課觀后感03-04
消防安全公開課的心得體會11-24
直播的作文范文05-10
全國中小學消防安全公開課觀后感11-13
交通安全直播觀后感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