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夏青》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夏青》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平有限,但還是記錄一下。上海今晚某個地方有一場短片放映加對談,社會屬性非常多樣,幾乎每一個聲音都很有意義。短片關于聾人和酷兒,同時討論兩個小眾群體。導演和編劇是聽人,也就是聽力正常的人。導演今晚在美國紐約用zoom。主角是重聽人,有人工耳蝸,接受了語言訓練。提前到場。人們三三兩兩進來,穿著和上海市中心的地段很相適,旁邊的女孩子結伴開始美美自拍。
但手臂帶著手指翻飛,不一會,屋里大部分的人們都很快樂地用手語交流。在場有兩個翻譯,分別負責手語和英語。我左邊的中年女性是導演親人的熟識,所以她問,美國疫情怎樣,你在那邊要保重自己。導演當然是放映之后對談的主角。而很有意思的是,導演用作品為小眾群體發聲,訴說者仍然是導演而已。滿場的聾人和酷兒,其實他們除了表達喜歡和感激,想問的還是:那我們在哪里!懊@人可以讀導演專業嗎?”,“你為什么選了重聽人做主角,而不是真正的聾人呢?”,“你如何看待酷兒呢。”(經由手語翻譯)今晚的聽人之中也有分類。一類甚至不知道酷兒的概念;一類自己是酷兒或相關公益的志愿者,一類是“旁觀者”。
最后一類典型(我認為很冒犯的)評論,“你探討了兩個小眾問題,我覺得很有意思。”最想探討這些的是聾人酷兒自己。queer原本就不是普及的話題,何況對于聾人。手語中沒有相關的表達,LGBTQ通通沒有。連得知這個概念,得知自己不是怪物,都是比聽人難得多的事。但有人用手語說,“大家都面對著結婚的壓力,可是現在順從了,以后也不會開心。不如單身一輩子。”當場就有人打手語說要建立這些詞(在手語中)。比劃彩虹,比劃正負。沒有語句,還有身體。他們看上去很是單純快樂,真的。我和朋友留下來幫忙收拾場地,走出去看到他們仍然聚在一起,拍照和擁抱。
導演好像沒什么好了解的,但她講的對,“希望能用’沉默’的語言,講一些被沉默的事。”
【電影《夏青》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陽光中的青時雨》觀后感10-29
勵志電影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05-11
王維:青溪03-31
小青作文精選05-12
尾夏05-12
火夏05-12
電影觀后感12-17
夏洛的網觀后感11-30
李商隱:北青蘿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