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設計方案模板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方案 篇1
中班社會:夏天的朋友
活動目標:
1、指導夏令用品和游泳用品,了解它們的用處。
2、學習按物品的某個同一標準進行分類。
重難點:
活動準備:
以夏令用品和游泳用品,了解它們的用處。
活動過程:
一、再現經驗
1、說說誰是夏天的“好朋友”。
2、介紹這些“朋友”怎樣幫助我們的過夏天。
小結:雖然夏天是個非常炎熱的季節,但是有很多辦法能使我們身體變得涼快。
二、模擬商場擺貨架
1、觀察“商店”里“貨架”上有些什么。
2、尋找哪些物品是專為夏天準備或夏天特別需要的。
3、將這些物品放在一個單獨的貨架上,并為它起一個名字:“夏令用品”。
4、說一說:我們還可以增加哪些夏令用品,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三、模擬商場購物
1、小紅要去學游泳,想一想,他會去購買什么。
2、從生活用品中把泳衣、泳帽、陽傘、防水眼鏡、遮陽傘、救生圈等找出來,說一說它們的用處。
3、談論人們特別喜歡在夏季游泳的理由。
4、將這些物品放在一個單獨的貨架上,并為它起一個名字“游泳用品”。
小結;我們可以用一個標準把物品分成不同的組。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將生命比喻成春水、小樹的深刻意蘊;
2、賞析本文一些精美而又精辟的比喻句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3、學習運用比喻的手法寫一段話。
【學導步驟】
一、整體感知課文
通過抓關鍵語句,篩選課文的主要信息,從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培養由厚到薄、由多到少的閱讀能力。(學生閱讀、議論,然后歸納全文的內容。)
全文內容可概括為:
生命(像)春水快樂與痛苦相伴相生(文章主旨)
(比喻手法)小樹
二、賞析“生命像春水”這一內容的深刻含意(以導學生為主)
這一部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抓住主要內容,抓關鍵詞語,從而領會一系列比喻所隱含的人生意義。
思考一:生命既然像春水,生命從幼小到壯大到衰弱的全過程,你能從作者對春水的描寫中感受出來嗎?請找出體現這一過程的關鍵詞句。
思考二:作者說“生命的痛苦與快樂是相伴相生”的,這一人生的感悟又是怎樣通過春水的哪些描寫體現出來的?經過學生充分討論后板書如下:
生巉巖險阻奔騰、怒吼、回旋、沖刺一瀉千里(人生困難時期:勇于面對)
命芳草桃花快樂、羞怯浪漫行程(人生美好時期:善于把握)
像暴風雨風雨、雷電、打擊、擾亂新生力量(人生災難事情:敢于抗爭)
河晚霞新月溫暖、休憩、睡眠逼著向前(人生安閑時期:不耽于安逸)
三、賞析“生命像小樹”有關內容(瞄準中考,自擬考題,考議結合)
圍繞三個重點擬題:
1、從文中篩選表現小樹生長的全過程的關鍵語句
2、“他消融了,歸化了,也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聯系前面文章考慮)?這句話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3、對小樹的描寫及對河流的.描寫,在寫法上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又是什么?
四、賞析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以誦讀記精辟語句為主)
1、生命是渺小的,但它卻構成了整個宇宙的運行;
2、生命在于活動,否則就失去了生命;
3、生命與快樂和痛苦相伴相生(這是全文的主旨)
五、實踐運用
以“青春“為話題,運用本文所彩的比喻手法寫一段話。
要求:
1、所用比喻要力求與“青春”話題有相似點;
2、比喻力求新穎、形象,但不要怪僻;
3、仿照作者的議論,提煉出一兩句精辟的話點明題旨。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小朋友學習能夠自主的讀出單詞,培養說的能力。
2.讓小朋友能夠聽懂單詞的發音,培養聽的能力。
3.讓小朋友不斷的練習寫字母并嘗試著去寫單詞,培養書寫的能力
4.看漫畫圖片,觀察身邊的事物,給圖片涂上正確的顏色,培養小朋友繪畫能力以及對顏色的辨認。
5.讓小朋友動手制作漫畫,卡片,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6.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孩子生活能力。
重點內容:
1.用動畫,肢體動作學習26個英文字母。
2.以漫畫故事和歌曲的形式,學習有關水果,動物,家居用品,服飾,動作以及描述這些單詞的形容詞,確保每個小朋友能夠記住并且會寫下來。
3.學習1--10的阿拉伯數字,會用英語介紹自己幾歲了。
4.看圖片聽故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學習一些交通工具。
5.觀察天氣,讓小朋友了解不同的天氣需要穿什么樣的衣服。
6.學習見面打招呼的用于A:Hi,IamLucy.
B:Hi,Iamjack.
A:Nicetomeetyou.
B:Nicetomeetyoutoo
新進階英語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2.練習發音,口語表達的能力。
教學內容
1.學習26個英文字母中的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5個元音,21個輔音。
2.學習48個音標的發音。
3.注重語法的教學:時態包括:(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一般過去時,一般現在進行時)。句子結構包括:(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陳述句和一般疑問句的轉化)。介詞,代詞,形容詞,的使用。
4.注重英語寫作的教學。
5.擴充學生學習的單詞量。
6.增強閱讀的理解能力。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識記本課生字詞;
2、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及結構,理解舉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
4、領會信中所飽含著的深情,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目標2、3、4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講一則小故事,在繪聲繪色的講述中讓學生感覺到自然界中母親的偉大。故事略。
自然界是這樣,人類更不用說,有這樣一個比喻:父親象一張弓,積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兒子射出大山。你們認為你們的父親是這樣嗎?(學生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一位將軍,讀一讀他給兒子寫的一封信,從中感受父輩對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書課題),注意這位將軍的名字(亞洲)并展示多媒體,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圈畫生字詞,自己動手解決。(展示多媒體及時檢測);
2、信中主要講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親肯定了兒子的.哪些優點,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優點:A、寫了哪些事例?你對哪個事例印象最深?并談感受。B、為什么只突出這兩個優點?C、你認為自己有哪些優點?請結合實際談談。
2、希望:A、寫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為什么?B、為何只強調這兩點呢?C、你怎樣看待自身的不足?聯系實際談談。
(四)、口味語言:
從本文中推薦名言、警句,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五)、作業
1、把你從本文中推薦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誰做的最好(從布局、內容、字體等方面比較)
2、給自己的父親寫一封信,談談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盡可能回答你父親可能對你提出的的希望。
板書設計:
給兒子的一封信
劉亞洲
優點
善良
思想
希望
胸懷
意志
設計方案 篇5
目標:1.學習配對,知道大瓶子對大瓶蓋,小瓶子對小瓶蓋。
2.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準備:各式大、小瓶子
過程:
1.故事《瓶寶寶找瓶蓋》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瓶寶寶找不到帽子了,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大瓶子對大瓶蓋,小瓶子對小瓶蓋。
1. 操作活動《找瓶蓋》,教師巡回指導。
(1) 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分清瓶子和瓶蓋的大小。
(2) 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以瓶子的大小、形狀來匹配。
反思:
《找瓶蓋》:環節引入自然,此環節活動充分利用了瓶子的數學價值,根據瓶子大小找瓶蓋,幼兒在活動中滿足了在生活中常想擰瓶蓋的欲望。
結論:在興趣的.引導下,幼兒在各種各樣的瓶子中,不斷嘗試,不斷發現,不斷地總結經驗。
設計方案 篇6
一、談教材
《林海》是第十一冊最后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大紹安嶺的原始森林,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文章文筆流暢,層次清楚,具體描寫與抒發感情相結合,展開聯想與抒發感情相結合,把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親切、舒服”感情為線,貫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對大興安嶺的感情在字里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讓讀者充分領略到了大安嶺的外在美與內在美。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在單元中的安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美的教育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至六自然段。而讓學生了解大興安嶺,嶺、林、花的特點以及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難點。
二、談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同學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表達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應讓學生反復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三、談學法
通過上一組和本組第一篇的學習,學生已經對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備了一定的體會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課可以引導學生應用“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即“初步了解→深入思考→評議提高→誦讀升華”。
四、談程序
本課可采用“五步自主教學模式”,即“導入揭題→自學探索→交流點撥→檢測鞏固→深化訓練”。
(一)、導入揭題
1、教師提問:以前學過《美麗的小興安嶺》,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我國還有另一處森林寶庫──大興安嶺。
3、揭題:板書“林海”,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
4、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還應該知道了什么?
(二)、組織第一次自學探索
出示自學要求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可跟默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互相選讀課文。
3、思考:課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舒服”?作者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再按照“思考練習”中的`提綱,給文章分段,列出提綱。
4、請學生主動到黑板上寫出他的分段意見。
(三)、交流點撥
1、指名讀生字及組詞,學生評議。
2、開火車讀課文,然后評議。
3、指名板書學生談談你是是怎樣分段的,為什么這樣分。
4、學生評議分段情況。
5、小結
(四)、組織第二次的自學探索
出示自學要求
1、作者三次“親切、舒服”之感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2、“我”一走進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覺?這種感覺是怎樣產生的?
3、“嶺”、“林”、“花”各在什么特點?作者怎樣寫出嶺、林、花的特點的?
4、為什么到了林場,“我”這種親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如何理
解大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五)、交流點撥
這部分主要有三環節:交流點撥、朗讀體會、質疑問難。
1、交流是檢驗學生自學成果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時如出現分歧與偏向時,教師及時點撥。
根據學生的交流,主要要了解嶺的特點是多(形多、量多)、溫柔,林的特點是多、綠,花的特點是多、美。
2、朗讀體會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的形式可多樣:輕讀、個讀、賽讀等。要注意重點語句、重點段落的朗讀,使學生真正與作者產生共鳴,感情得到升華。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性的體現。學生在交流、體會后提出有一定價值的疑難本身也是能力的反映。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或課堂,或課外;或學生互解,或師生共解。
(六)、檢測鞏固
這是對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檢驗,教師設計的檢測鞏固題要以“目標”為中心,題型要新穎,形式多樣。可以“選讀你覺得最美的段落”,“用畫出嶺(林、花)的特點”等。
(七)、深化訓練
為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遷移,教師可設計深化訓練題。根據教學目標,本課要讓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想的方法,所以可以設計諸如“校園冬景”、“這里的景色真美”、“風景這邊獨好”之類的訓練,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板書設計:
19林海
┌──親切舒服
┌────親切舒服─┘(聯想到“興安”)
│┌───┼───┐
親切舒服─┘│││
(腳踩松針嶺林花
手摸古木)(多、溫柔)(多、綠)(多、美)
觀察細致、描寫生動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12-05
設計方案07-21
設計方案(精選)09-26
(精選)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精選)03-11
精選薪酬設計方案12-03
薪酬設計方案12-03
網絡設計方案01-26
消防設計方案02-02
活動設計方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