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匯編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的】
1、抓住要點,理解文章對人生作的比喻,樹立對生命的正確認識。
。、發揮聯想和想像,理解文章所說的理。
。、培養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生命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理解文章通過一系列的形象表達深刻道理的寫法。
。病㈦y點:
結合文中一些關鍵句子理解課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國的女作家冰心把人生比作向東流的一江春水,比作是一棵小樹。丹麥文學評論家勃蘭兌斯把人生比作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人生》。
二、課前熱身
1、,讀準下列加粗字。
瞭望(liào) 瞻望(zhān) 攫。╦ué)
鮭魚(guī) 停滯(zhì) 饋贈(kuì)
2、結合文章解釋下列詞語。
瞻望:往遠處看或往將來看。
賞心悅目:因欣賞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暢。
樂此不疲:因喜歡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臆測:主觀的推測。
攫。郝訆Z。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幾個朗讀基礎較好的學生朗讀課文。
2、思考,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你認為哪個比喻最形象,為什么?
人生如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工場。高塔這個比喻最形象。
。鞔_:人生猶如攀登,人從誕生之日起便開始成長奮斗的進程,每前進一步,就如上了一個臺階。起初輕松快樂,越往上,難度越大。所以把人生比作高塔很形象。人類的命運有著這樣的相似,但具體來說,生命的.表現形式卻千變萬化。挖掘地洞、征服廣闊領域、在工場中勞作則是三種不同的人生活動景像。)
四、結合關鍵語句,理解課文
。、“這樣,大多數被稱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過去了,從精神上來說,他們是停留在一個地方!暴ぉぁ按蠖鄶嫡H说囊簧笔侨绾芜^去的?為什么“從精神上來說”他們是停留在一個地方?
學生結合文中的關鍵句子說出自己的理解,如“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過很慢──每一件事物都是的”“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難──每一級上似乎也難以再在任何值得留戀的東西”“通常是一個人一年登上一級,他的旅伴祝愿他快樂──每一次人們都希望他能長久的攀登下去,這希望也就顯露出更多的矛盾”。
(明確:人一出生就開始攀登人生這座中空的高塔。起初的攀登不需太多體力、智力,又有父母的扶助,所以很容易,而且大部分時光是快樂的;越往上登,困難越大,要靠體力、智力,到一定時期還會失去父母的扶助,失去一切幫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由于經歷的事越來越多,所以各種事物都似曾相識,不再值得留戀。所以攀登高塔時,不再有什么新的追求,平平庸庸而過。大多數人每增長一歲,就會受到人們的一次祝賀,年歲越大,人們希望其生存下去的愿望也欲強,但繼續“登下去”的可能欲小,困難欲多。等到他爬到他生命注定的某一級,他便死亡了。大多數人的一生就這樣度過──樂天知命,平平庸庸,雖然年事在增高,但其思想、志趣、品質等精神方面的東西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說他們的精神是停留在一個地方。)
。、還在少數的人,他們的一生則是在探索、挑戰和開拓中度過的。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們一起來研讀一下下面三種人。
⑴ 師生共同分析第一種人。
“他們從事向思想深處發掘的勞動和探索”從這句話你感悟到“挖掘坑道”的人是哪一類人?“礦物”指什么?
實際生活中的這種人你知道哪些?
找出寫這種人的工作狀態的句子,說說作者贊頌了這類人的什么精神?
、 學生自讀7~9段,討論分析第二種人、第三種人。
抓住關鍵句子,說說“征服廣闊領域”的人與“在工場的勞動者”分別是哪兩類人,他們具有怎樣的精神?
。鞔_:挖掘坑道的人──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如科學家、思想家──甘于寂寞,勇于探索。
征服廣闊領域的人──軍事家、政治家──勇于挑戰,熱愛生活。
在工場勞動的人──藝術工作者、發明家──珍惜時間,勤于勞作。)
五、寫作訓練
由于篇幅有限,作者只寫了一幅人生的總體畫面和三種積極進取的人的活動景象。其實還可用更多的畫面,更多的人的形象來概括豐富的人生。
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想像續寫第四種人的生活景像嗎?
。▽W生習作摘錄略)
六、小結
不論是哪一種人,哪一種生活場景,歸結起來就是兩個詞──奮斗、進取。用冰心先生的話來說就是: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地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是的,不是每一個生命都能達到人生最高的境界,不進取的便永遠停頓在同一個地方。
【板書設計】
攀登高塔
人 挖掘坑道 奮斗
生 征服廣闊領域 進取
在工場勞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課前透視】
《秋天的圖畫》是新選編的課文,圖文并茂。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課文中“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的設問,使我們對創造這一切的勤勞的人們喜愛和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對秋天的山野會有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僅停留在對外在的感知,缺乏對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師要利用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了解秋天是個美好的、豐收的、喜慶的季節,從而體會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將課內課外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秋天的景色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培養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秋天。
【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艷麗的圖畫,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描畫了金黃的梨、紅紅的蘋果、金黃的稻海、燃燒的火把所構成的.豐收的熱鬧情景及人們的喜悅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反復朗讀中欣賞、體會!扒趧诘娜藗儺嫵銮锾斓膱D畫”是本文的難點,要指導學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礎上反復體味。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剛剛升入二年級,朗讀、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加上他們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課時,應采取各種形式的朗讀,來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以達到新大綱提出的“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標。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將這節課的教學定位在朗讀訓練上。我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讀的途徑,進行朗讀訓練。首先是自讀課文、讀準詞語、讀通句子、看看課文有幾句話。再讀課文、欣賞秋天,自己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想想該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同時,范讀、齊讀、自由讀、指名讀、師生配合讀、男女生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貫穿始終,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讀中來,收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教學媒體設計】
1、多媒體課件:
、沤虒W開始,創設氛圍。
、蒲菔菊n文內容及相應景色。
2、錄音(音樂),學生畫畫時,創設氛圍,激發學生靈感。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導入,創設情境
。薄дZ:小朋友,你們喜歡秋天嗎?說說你為什么喜歡秋天?
。、課件演示秋天的景色。
。、看到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自由讀課文,用喜歡的符號畫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檢查讀書情況。(指名讀、分組讀。)
三、精讀課文,欣賞秋天
。、再來讀課文,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這樣讀?
。、學生練讀。
。、檢查、欣賞、指導朗讀:(學生讀一句,課件出示相應句子和畫面。)
、耪n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話及山野畫面。
⑵課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話及梨樹、蘋果、稻海、高梁畫面。
、钦n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話。
、日n件演示,出示第四句話和大雁飛行的畫面。
。、師生配合讀。
5、學生背誦。
四、擴展課文,歌頌秋天
。、畫秋天。
2、學生上黑板貼畫。
五、品嘗秋天的果實
六、版面設計
黑板中間用卡通字寫出“秋天的圖畫”幾個字,周圍貼上同學們畫的畫。
七、練習設計
。、學生畫一幅秋天的畫,課外舉辦畫展。
。、制作一個送給秋天的禮物。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不但出色地講述了故事,而且從此之后,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而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這篇課文,情節簡單,文字淺顯易懂,但內中所蘊含的情感卻是非常深沉的。它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愛,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愛,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愛獻給別人。平時就要主動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鼓勵。
課文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小英的神態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情感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十九課《掌聲》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正確讀本課:掌聲、文靜、愿意、姿勢等新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情感走向,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對英子言行的描寫體會英子的心理特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師):
今于能來到你們學校跟你們上課,老師既緊張又興奮,希望我們今天能合作愉快。今天我會為大家一系列的驚喜,希望我們的同學在這節課是愉快地學到知識。首先我給大家帶來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字:愛(課件出示)這是一個什么字?誰能用這個愛字組詞或者說一句話呢?(請學生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愛的故事。
2、板書課題:
掌聲
齊聲朗讀課題,讀了題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讓學生質疑)你覺得掌聲能跟愛能扯上關系嗎?
設計理念:一開始就用一個愛字,能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能知道這篇課文所講的情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再讓學生質疑,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本篇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師:到底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感人故事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那我們讀課文要怎樣才能讀得好呢?有什么要求呢?這是我給大家帶來的第二個驚喜,就請我們的鴨先生給我們來個介紹吧:
1、要把課文讀得正確,不添字,不漏字。
2、要把課文讀得流利,不重復地讀句子。
3、讀課文要有感情。
設計理念:三年級的學生剛進行閱讀教學,而讀書則是一個很好的閱讀方法,借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之口向學生提出讀書的要求,效果要比由老師來提出效果要來得好。
三、學習生字詞語
師:這篇課文有很多的生字詞語想認識我們呢?讓我們一起來跟他們交個朋友好嗎?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語。這是我給大家帶來的第三個驚喜。
課件出示生字詞,讓學生多種形式去讀。(開火車,分小組,個人等等。)
設計理念:學習生字生詞本來是一項較枯燥的五環節,老師用生動有趣的過渡語言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老師要學生學為學生的我要學。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通過朗讀課文每個人對英子都有了了解,她應該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印象,你覺得英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姑娘?每個人讀書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說話要有理有據,剛才別人說話的時候,有的同學就好像不同意,那英子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姑娘,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同學們讀一讀,出示文字投影: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學。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總是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
師:有聲有色的朗讀有利于表達感情,而默讀更有利于思考,邊讀邊想: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學生默讀。
教師巡視,提示:抓住關鍵詞句,說話要有理有據,哪個同學還沒有回答過問題給我一個手勢,我會讓你先說。
教師板書:
文靜、憂郁
師:通過朗讀大家知道了這是一個憂郁的小姑娘,那這一段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出示課文第4自然段文字投影:
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她和同學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教她跳舞。
讓學生自由說,體會英子從心理到性格的變化。
設計理念:朗讀是閱讀教學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個性化的閱讀,使學生真的能體會到讀書的快樂。使課堂教學成為了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令填鴨式的教學改變為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
老師相機板書:
活潑、開朗、樂觀
一組反義詞用在了一個人身上,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是什么令到她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我們要留到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留下思考的內容給學生,令學生產生疑問,帶著疑問走出課堂,下一節課將會產生很多。
這一節課同學的表現令老師非常高興,真的很高興能為你們上這一節課,你們在這一節課不但能積極地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而且還能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你們以后的每一節課都能這樣上課,那么你們將會成為學習上最優秀的學生,以后就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材。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3、 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2、探索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計數器、游戲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松鼠們去采松果,你能幫他們數數有多少個松果嗎?
剛才我們根據松果的排數,寫出了這些乘法算式,看看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把他們編成口訣并且熟練地背誦下來,以后就會很快了。
1×5可以簡單地說成一五,那么2×5……呢?(學生完成板書)
師:一個五的結果是五,就說成一五得五
二個五的結果是十,就說成二五一十 三五呢?
學生數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學生互相交流提問 教學活動2 1、基礎訓練: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為做后面的題作好準備,教案《教學設計方案》。
。1) 把口訣補充完整。
一五() 三五() 五五()
四五() 二五()
。2)5×3= 1×5= 5×2= 5×4= 3×5=
5×1= 5×5= 4×5= 2×5= 5×1=
2、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發現哪些問題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落實了知識和技能目標,又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保障,還能為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創造條件。 教學活動3 鞏固應用
練習一:對口令
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
完成第2、3、4題和數學游戲
練習二:
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教學活動4 拓展練習
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出租車去,每輛出租車能坐4個人, 5輛車夠嗎?為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
4.鼓勵學生用筆畫出自己的家鄉。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
2.理解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中國地圖課文插圖
2.字卡、詞卡
3.圖畫紙、彩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它像什么?(像一只高昂著頭的雄雞)你能夠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家鄉嗎?
2.讓學生上來在地圖上找一找自己的家鄉,并說一說自己的家鄉。
3.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來了五位小朋友,他們很愛自己的家鄉。并把他們的家鄉畫下來,他們的家鄉可美了,你們想看看嗎?板書課題(24畫家鄉)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大家邊看插圖邊聽老師朗讀課文。想一想,這五個小朋友分別來自哪里?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檢查學生認識生字的情況。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認讀。
。2)下面我們玩撿貝殼的游戲吧。(課件)生字娃娃躲到貝殼下面去了,誰讀對了,貝殼就是你的啦! (開火車認讀)
生字:寬 腳 撿 殼 按 蝦 原 奔 密 樓 匹 市
。3)齊讀生字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指名讀課文,說一說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初步感知課文后,說說你打算先到誰的家鄉去。就選擇到她(他)的家鄉去,美美地多讀幾遍,等會兒展示給大家。
3.精讀第二段,指導感悟
(1)看樣子,大多數小朋友都想先到美麗的海邊走一走,那我們就先到濤濤的家鄉去吧!
(出示第一幅圖)瞧,這就是濤濤的家鄉。說一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濤濤是怎樣夸自己的家鄉嗎?(自由讀第二段)
(2)濤濤的家鄉在海邊。他畫的海是怎樣的?(寬)。
。3)濤濤畫的圖上還有什么?(魚和蝦)哪里看出魚和蝦很多?指導朗讀。
(4)這段有兩個句子比較難讀。(課件出示: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一艘艘船上裝滿魚和蝦。)引導讀好兩個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對大海的喜愛。看著這濤濤的家鄉,你能用那么那么說話嗎?
。5)誰來當評委?(指名評)誰來讀讀?(指名讀)我們來看著圖背背這一句吧!
。6)海邊有金黃的海灘濤濤在海灘上干什么呢?我們一起讀最后一句,感受濤濤快樂的心情。
(7)是呀,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讓人喜愛! 那就請美美地試著和同伴一起背背這一段吧!
。8)能背了嗎?好,我們來試一試。
(9)讀了這一段,你覺得濤濤的家鄉怎么樣?此時此刻,你想對濤濤說點什么?
(10)假如你是濤濤,你怎樣向其他小朋友介紹你的家鄉呢?(學生自由介紹)
(11)師生共同總結學習過程:看圖──讀文──看圖介紹。
4.小組合作學習任選一段
。1)小組商量你們喜歡去的地方!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按照前面的學習方法:看圖──讀文──看圖介紹。
(3)學后小組匯報,全班感情朗讀。
5.自由選擇一段自學
。1)還有三位小朋友的家鄉沒有去,你看,他們都等急了。下面老師決定讓小朋友自由活動,你最想去誰的家鄉就跟誰去,現在就出發吧!
(2)全班交流自學體會。
。3)感情朗讀最喜歡的句子。
(4)自學相同段落的小朋友齊讀整段。
。5)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到祖國的各處參觀了,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麗。現在我想和大家完整地讀讀課文。讀到你喜歡的段落,可以站起來背。
四、游戲活動,鞏固練習
1.出示詞卡,認讀詞語
2.連線
濤濤 山里
平平 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山山 海邊
五、拓展課文,課外延伸
1.指導學生畫出自己的家鄉。
我們剛才已經游覽了五位小朋友的家鄉,他們的家鄉多美啊! 老師覺得我們的家鄉也美,請大家拿出紙和筆,用絢爛的`色彩來畫一畫自己的家鄉吧!
2.介紹自己的家鄉
你們想請你的朋友到自己的家鄉去玩嗎?下節課,老師請我們班的小導游來介紹介紹你的家鄉。
板書設計:
畫家鄉
濤濤
山山
平平 畫 家鄉 愛家鄉
青青
京京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齊讀課文。
2.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背給同學聽。
3.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介紹家鄉的美景。
二、鞏固識字
1.出示認讀卡片:認讀生字
寬蝦腳撿貝殼
原奔密匹市樓
2.你能用那么那么說一句話嗎?
三、學習生字
1.抽讀卡片:貝原愛男蝦跑
2.哪些字是獨體字?哪些是左右結構的字?
3.學生交流后匯報。
4.你能給它們組詞嗎?
5.小組讀,比賽讀。
四、指導寫字
1.觀察生字,找到結構的規律。
2.探索書寫的規律。
獨體字:在豎中線及橫中線周圍,書寫緊湊。
左右結構的字:左小右大。
3.指導書寫。
4.教師相機指導。
5.描紅,臨寫。
6.將自己寫的好的展示給小組同學看,互相欣賞,互相評價。
五、鞏固練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比一比,口頭組詞
蝦()現()原()臉()
嚇()觀()愿()撿()
3.把下面的兩個字組成新字,再組詞。
板書設計:
24 畫家鄉
貝 原 愛 男 蝦 跑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了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學生查閱的太空生活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瀆課文。
板書課題后引導學生提問: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呢?為什么會這么有趣呢?
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先自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再向別人請教。
二、質疑導入
板書課題,提問: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呢?為什么會這么有趣?
三、整體感知。
今天小導游帶我們去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太空中”。
太空生活有那些趣事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吧。讀完了請你說說你知道了什么?(睡覺,走路,喝水,洗澡都很有趣)。
四、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小朋友們已經知道了這些有趣的太空生活,想不想把這些事介紹給別的小朋友聽?要介紹的話,就得把課文讀好,F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看誰能把課文讀的一點都不錯。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內互相檢查。
3、全班整體檢查
五、識字記字,指導書寫
發揮想象,合作學習,自主記憶。
請小朋友拿出字卡,學生的字卡預先做成各種形狀如飛船(學生的想象)。
1、你已給會讀哪些字了?指名讀。
2、自由讀字卡
3、整體指導,發現規律。
左右結構的字有哪些?(杯,件,住,須,能,飄)后兩個左右大致相等。
4、先描紅,再臨寫
臨寫時,請注意三點: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前先看范字,看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字的結構特點及筆畫的差異;臨寫時,要一氣呵成,把整個字一氣寫完,不能寫一筆看一筆;寫完一個字后,再回頭看看范字,對照一下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不好,發現問題并找到原因,寫下一個字的.時候力求有所進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1、拿出字卡小組抽查。
2、小組給生字組詞。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小組內朗讀:每人讀一段。看誰讀的好,選拔一名同學參加全班的比賽,比賽要求是:一是要讓人聽了覺得新鮮有趣,二是讓人覺得驚奇。
2、全班比賽。
三、整體感悟,了解失重。
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讀后說說知道了什么?(睡覺、渴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
誰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么奇特的原因?
四、交流續說
把自己從網上,書上查閱到的有關太空生活的資料拿出來進行交流。教師可以穿插(太空吃飯講究多)見資料袋。
五、再記字詞。
六、實踐活動
查閱太空生活的資料并進行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審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標”。實施創新教育,就是創設自由、和諧、開放、民主的學習課堂,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接受知識。本文將對初中語文創新教學進行研究,以期達到實施語文課創新教學的目的。
一、語文創新教學研究的途徑
1、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智欲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
2、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由圖入題
1、觀察插圖或教學掛圖,你猜一猜,課文描寫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節的什么情景?
。ㄊ⑾臅r節鄉間田野孩子們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
。、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認真讀一讀課文吧!
(板書課題)
二、感知課文
。、自由讀文,讀準了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你從中能感受到什么?
。ㄊ孜矁纱螌懙健胞溕凇。你呼我應,此起彼伏,歡快柔美;鄉村孩子在田野中無拘無束地快樂游戲)
。、默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寫出真實感受。
。场⒔M內交流。
。、全班交流。
三、品味語言
1、畫出你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試著讀出喜歡的感情。
2、教師巡視指導朗讀。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四、擴展閱讀
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2-24
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11-06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設計方案參考11-20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3-23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12-08
教學設計方案【精】01-28
【精】教學設計方案01-30
教學設計方案【熱】01-25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