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登上地球之巔》的教學設計方案
方案一
教學角度:運用多中人稱,講述中國登山隊員的壯舉。
主要教學步驟:
1、速讀全文,要求學生讀出情節發展的幾個主要階段。
2、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讀出層次
詳略,注意體味文中的人物描寫和景物烘托。
3、組織課堂討論,議說“登上地球之顛”。
說讀訓練實施過程:
1、引導學生運用第三人稱,概述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
2、引導學生運用第一人稱,以某一登山隊員的身份,講述登山過程中的所見
所聞
所歷
所感。
教師布置幾個話題供學生思考和討論:A
攀登“第二臺階”,
B奔向“地球之顛”,
C、劉連滿的生命之光。
學生自選角色和話題,思考準備。
先小組
后全班進行課堂發言。
3、引導學生談讀后感。
4、引導學生朗讀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其表達作用。
方案二
教學角度:借助多角度運筆方式,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主要教學步驟:
1、速讀課文,要求學生把握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主要經過。
2、跳度課文,要求學生選讀最能表現登山對員集體主義觀念和獻身精神的語句。
3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相關寫作活動。
寫讀訓練實施過程:
1、引導學生分別從情節
詳略
寫景等角度,快速瀏覽課文。
2按教學要求,教師提出如下寫作題目,讓學生討論:
A寫內容提要,概述登山隊員登上地球之顛的經過
B寫心得體會,談談自己對劉連滿等隊員精神品質的感想;
C改寫課文片斷,用劉連滿的口吻敘述他這天的登山經歷;
D仿照文中的寫景語句,寫幾句描寫晨光或夜色的話。
3學生從上述題目中選取一個進行寫作。
4、先小組后全班進行交流。
5、學生推薦課文精彩片斷,供全班齊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