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超高層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方案論文
摘要:以西安某基坑工程為例,根據該工程的地質條件,闡述了具體的基坑支護方案,并總結了支護選型的創新點,指出該工程支護施工既節約了工程造價,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為黃土地區基坑支護設計積累了經驗。
關鍵詞:基坑,支護方案,圍護結構,錨索
1工程概況
隨著國家基礎建設的加快,城市用地空間的緊張,目前深基坑工程越來越多,特別是超高層的建設帶來的超深基坑也越來越多,僅西安目前規劃或在建的超高層就超過30棟,本工程作為西北地區少數已建設完成的超高層(高度約270m),目前基坑已回填,其深基坑支護設計為后續眾多深基坑工程提供借鑒。項目分為超高層、裙房及地下車庫,超高層地上58層,裙房地上3層,地下室均為-3層。超高層、裙房、地下車庫(地下室)采用整體開挖方式。±0.00相應絕對標高為412.40m,超高層基坑底標高-19.30m、裙房及地下車庫基坑底標高為-7.5m,-17.3m。基坑南北長167.65m,東西寬96.0m。
2場地巖土工程條件
2.1場地位置、地形與地貌本工程場地地形較平坦,地面標高介于412.08m~412.83m之間。地貌單元屬黃土塬前的一級洪積臺地。2.2地層結構及巖性描述根據鉆孔揭露,現將基坑開挖及降水影響深度范圍內地層描述如下:①層人工填土:該層由雜填土①1和素填土①2組成。該層一般厚度0.60m~3.80m,層底標高408.50m~411.90m。②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黃褐色,可塑,中密,稍濕。層厚3.20m~8.20m,層底標高403.05m~406.44m。③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褐黃~灰褐色,可塑,中密,稍濕~濕。不具濕陷性。層厚3.50m~7.80m,層底標高398.13m~400.57m。④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褐~紅褐色,可塑,中密,稍濕~飽和。層厚2.70m~5.40m,層底標高393.71m~396.63m。⑤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褐黃~黃褐色,可塑,中密,飽和。層厚7.70m~12.60m,層底標高383.03m~386.27m。2.3地下水本場地地下水分為上層滯水與潛水,上層滯水穩定水位埋深為9.20m~10.40m,潛水穩定水位埋深為16.05m~17.40m,地下水位年平均變幅約為1.5m。
3設計計算參數
計算選用的各土層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
4基坑圍護結構選型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及現場踏勘情況知:場地南側、西側緊鄰市政道路,基坑底口距道路圍墻5.0m~6.0m;場地北側為后期用地,現有2層臨建,距基坑底口線約8m;場地東側緊靠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基坑底口距建筑物地下室外墻約4.5m,東側建筑物基礎埋深12.0m,由于東側建筑物擬在2012年投入運營,屆時超高層與東側建筑物間消防環道必須保證暢通、安全使用。鑒于此,初步選用以下支護方案,具體如下。4.1基坑南、西側支護方案場地南側、西側緊鄰市政道路,基坑底口距道路圍墻5.0m~6.0m。基坑南側、西側采用下部錨拉樁,上部土釘墻的支護方案。由于上層滯水埋深9.20m~10.40m,且根據東側建筑物基坑施工情況知,上層滯水排泄不暢,在坡面產生滯水外泄,對土釘墻穩定性會產生不利影響,為避免上層滯水的影響,上部土釘墻底標高放在上層滯水水位線以上約2.0m,且道路荷載影響范圍在基坑-7m以下,綜合考慮即土釘墻支護高度7.0m,下部10.3m,采用對滯水敏感性及變形控制較小的錨拉樁體系支護。基坑南側、西側支護方案如下上部7.0m土釘墻放坡坡比1∶0.3,布置四層土釘,間排距1.5m,第一、三、四排土釘長度均為6.0m,第二排土釘長度為9.0m,土釘墻面層網筋為?6.,網筋鋪設完成后噴射C20細石混凝土厚80mm。下部采用樁徑800mm護坡樁+3層預應力錨索,護坡樁及錨索水平間距1.5m;護坡樁長21.5m(23.5m),樁頂設置500mm×800mm冠梁,護坡樁主筋16Φ25,螺旋筋?,加勁筋,冠梁主筋12Φ18,箍筋層錨索均長25m,采用3束15.2鋼絞線,如圖1,圖2所示。4.2基坑北側支護方案基坑北端頭有寬7.2m條帶挖深7.5m,緊鄰挖深7.5m條帶部位基坑挖深17.3m,為了保證基礎施工作業面及盡量避免施工相互干擾,且保證基坑出土正常,將外坡道設置于此,此部分選用上部0m~7.5m深基坑采用土釘墻支護,并將挖深7.5m條帶延伸至基坑西邊線,下部9.8m~17.3m采用錨拉樁支護,錨拉樁與土釘墻坡腳間留出7.2m寬平臺。基坑北側支護方案如下:上部0m~7.5m深基坑采用土釘墻支護,土釘墻放坡坡比1∶0.3,最深處布置四層土釘,水平間距1.5m,豎向間距1.6m,由上至下,第一、四層土釘長度均為6.0m,第二、三層土釘長度為9.0m,土釘墻面層網筋為?6,網筋鋪設完成后噴射C20細石混凝土厚80mm。下部采用樁徑800mm護坡樁+2層~4層預應力錨索,護坡樁及錨索水平間距1.5m;護坡樁長19.5m~29.5m,樁頂設置500mm×800mm冠梁,護坡樁主筋根據錨拉樁高度不同分為14Φ25,16Φ25,20Φ25,螺旋筋?,加勁筋,冠梁主筋12Φ18,箍筋?;錨索采用3束15.2鋼絞線,長度依據錨拉樁高度不同而不同。如圖3,圖4所示給出護坡樁樁頂伸到地面斷面圖。4.3基坑東側支護方案場地東側緊靠正在施工的東側建筑物,基坑底口距東側建筑物地下室外墻約4.5m,東側建筑物基礎埋深12.0m,由于東側建筑物擬在2012年投入運營,屆時超高層與東側建筑物間消防環道必須保證暢通、安全使用。超高層與東側建筑物間消防環道恢復時,初步考慮采用框架柱體系或箱式回填處理,若采用箱式回填,由于回填土體荷載較大,對支護結構壓力較大,不利于投資控制。本次支護結構設計時假定消防環道恢復時采用框架柱體系,框架柱體系荷載暫按采用樁徑800mm護坡樁+1層預應力錨索,護坡樁及錨索水平間距1.5m;護坡樁長11.5m,樁頂設置500mm×800mm冠梁,護坡樁主筋14Φ25,螺旋筋?,加勁筋,冠梁主筋12Φ18,箍筋?;錨索長25m,采用3束15.2鋼絞線,如圖5,圖6所示。
5本項目支護選型分析及創新點
根據地勘報告,場地的土質在西安地區偏好,有較好的自立性,基坑上部采用土釘墻支護形式,對節約成本加快進度是有利的。上層滯水埋深-9.20m~-10.40m,且根據東側建筑物基坑施工情況得知,上層滯水排泄不暢,在坡面產生滯水外泄,對土釘墻穩定性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上部土釘墻底標高放在上層滯水水位線以上約2.0m,即土釘墻支護高度7.0m左右是合適的。在與東側建筑物相鄰一側對這個部位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思路,可以減載,還可爭取利用空間。如果不利用該空間,可以考慮采用板樁錨拉體系,錨桿直接生根在東側建筑物的樓板和墻交接部位,利用此方向剛度大的特點,為支護結構提供可靠的錨拉力。
6項目意義
1)本項目為西北當時在建高度最高超高層項目,且目前已建成,項目為西安市重點工程,參觀、考察人員到場比較頻繁,本工程采取優化設計給建設方減少支護施工造價超過50%,對西北黃土地區超深基坑支護起到借鑒作用。2)本項目開啟了我院深基坑支護業務承攬的新局面,項目配合及工程成果深受合作方好評,為順利承接其余類似項目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超高層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方案論文】相關文章:
碼頭工程的設計方案論文05-08
工程軟巖巷道變形機理支護修復方案設計論文05-12
配網工程系統設計方案分析論文03-28
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優化方法研究論文03-26
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分析論文05-12
變電站土建工程設計方案的優化論文05-12
市政污水處理廠工程設計方案論文03-26
水利水電工程水工設計方案的比較論文05-12
水利水電工程水工設計方案對比論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