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明園的毀滅》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文章用墨不多,但給讀者留出的想象空間較大。語言準確而概括。每個讀過此文的人,都會為圓明園的毀滅心升遺憾情;每個讀過此文的中國人,都會為圓明園的毀滅心升恥辱感,激起濃濃愛國情。而這正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與作者、教者產生共鳴;為了落實新課標中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目標。教學設計中注意了以下四方面內容:
1、關注整體,以疑激趣:
讀文貴有疑培養學生讀文問難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在質疑──解疑──回讀的閱讀過程中,達到情感的共鳴。
2、關注寫法,積累運用:
針對高年級學生特點,講文更要滲透寫法。真正做到讀寫的結合。
3、重視讀文,讀中自悟: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有的專家說:讀的過程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過程。教學中設計多種形式的讀:對讀、引讀、對比讀、自讀、默讀等形式,引導學生讀中理解、感悟。
4、電教媒體,從旁輔助:
對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難想象的。多媒體的引入,幫助學生對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侵略者入侵的丑惡行徑理解。更好地解決了語言文字想象艱難的問題。
【教學背景分析】
本案為第二課時,第一課時對文章進行了初步解讀,指導學生搜集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學習討論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同時學習了文章出現的重點詞語,并理解了他們的意思。鼓勵學生在初讀之后提出問題。解決一些例如詞語方面的簡單問題。激發學生深入讀文,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
⑴ 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⑵ 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⑴ 關注整體,以疑激趣。
⑵ 重視讀文,讀中自悟。
⑶ 電教媒體,從旁輔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外資料和對課內重點詞句的理解,使學生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產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激起愛國的情懷。
【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一、初讀質疑,以疑解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圓明園的毀滅》:
齊讀課題。
圓明園前后兩個字音同,但寫法不同。前面的圓是團圓的圓;后面的園是花園的園。注意他們的寫法。
2、讓我們再讀課題。
3、根據你初讀的感受,如果讓你在題目的后面補充一句話,會說什么?
投影:
圓明園的毀滅。
4、書上是怎樣說的?(第一段)指讀:
讀了這句話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5、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
(聯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課外資料補充,多讀書。)
6、學生自學。
二、品讀解疑,突破難點
解決不可估量這一問題:
1、園林的布局宏大:
(分三個園,眾星拱月)板書:
布局。
圓明園的面積350公頃,相當于100個足球場。
將這種感受讀出來,指讀。
指導朗讀。
2、園林的建筑宏偉:
(有許多美景)板書:
建筑。
⑴ 請同學們靜下心來,再次默讀這個自然段,邊讀邊想,作者是用什么樣的寫法為我們介紹這些景物的。
板書:
有也有還有
不僅有還有
對比手法:建筑的風格多。
⑵ 老師引導:
讓我們一起回到140多年前,假如,你是這座園林建筑的設計者、建設者,漫步園林內,你有著怎樣的情感?
投影:
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投影第五段最后一句,指讀。
⑶ 我們再回到140多年前,走進這人間仙境,你又會有怎樣的情感呢?誰來為我們讀讀第三段。
播放錄像,這是人們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還原了圓明園的過去。看后,你最想說什么?
⑷ 帶著你這些感受,該怎樣讀好這一段話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回讀。)
3、歷史文物的珍貴。還有什么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板書:
文物。
⑴ 據你了解,圓明園都有哪些珍貴的文物呢?
用個成語來形容他的數量多。
用個成語來形容他的種類多。
(喜歡哪個詞語,趕快把它記下來。)
⑵ 放投影,造型精美的奇珍異寶:
這不可計數的歷史文物,上自( ),下至( )。師生對讀。
它凝結著我們的歷史呀!這數不勝數的奇珍異寶早已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如今大部分不止散落何處?你有什么感受?(惋惜,氣憤)
如果現在再讀這句話你會怎樣讀?投影第一段。
⑷ 圓明園濃縮的是什么?用一個詞說說。
投影:讀第一段。
三、體會恥辱,激發情感
1、同學們,歷史不會忘記,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英法聯軍究竟干了些什么呢?──你們讀讀第五段。
聽師范讀,(隱去重點詞)你眼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現在你們讀,注意將老師沒讀的詞語讀清楚。
此時你眼中又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散談,品重點詞。)
此時你內心涌動的是什么樣的情感?
2、是呀,我們這個泱泱大國,我們這座曾是皇帝居住的寢宮,就被幾千名外來侵略者肆意踐踏、燒殺搶掠,──放錄像。
這場大火都燒掉了什么呢?
(生散談。)
你現在又有了怎樣的情感?
(恥辱。)
我們應該記住什么呢?
(散談。)
3、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課文只用了很少的筆墨描寫毀滅的過程,而用了大量的優美的語言來描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作者的用意何在呀?
小組討論。
4、投影,第一段:
指讀,你想通過讀告訴大家什么?
5、總結:
圓明園的大火早已熄滅,可是我們思考的腳步不能停止。圓明園的毀滅警示了我們什么?我們應該從歷史中讀到些什么?希望課下大家展開學習和討論。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3、4自然段。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21、圓明園的毀滅
布局:有也有還有
建筑:不可估量
文物:不僅有還有
【《圓明園的毀滅》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學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4-17
白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4-17
《西湖》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4-17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4-17
《燕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4-16
《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3-25
《白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3-28
《豐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4-06
《窮人》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