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作文備考如何走出兩難困境論文
不少高三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都會面臨一個“兩難”的困境:讓學生多練一點,則難以從緊張的課程安排中拿出足夠的時間;少練一點,則學生的臨場作文水平又難以提高。這一矛盾解決不了,押題套題等走捷徑的現象就始終存在。然而,走捷徑有時會束縛學生思維,讓他們反而發揮不出正常的水平。進行高考作文備考,還是要從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的目標出發,切實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讓學生有思想、能創新、善表達,臨場拿到什么題目都能寫出好文章。
那么,這樣的目標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實現?筆者認為,作文教學的根本還在于學生的積累和訓練,引導學生天天堅持積累和訓練,直至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化整為零,把寫作教學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解決兩難問題、提高寫作教學效率的可行方向。
一、引導學生重視積累
積累知識是寫作的基礎。沒有寫作材料,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寫好文章。不少人認為熟記一些名人故事、實用數據,再加上一些好詞佳句,這就是積累。我以為,事例數據等方面知識的積累固不可少,但學生背熟了這些東西卻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深厚情懷,還是寫不出好作文。要想學生寫出有內容、有個性的文章,除了積累詞匯和文化知識以外,我們還要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引導學生:
1、思想的積累。寫好文章首先要有好的立意,這個“意”就是作者個人的思想,是對生活進行仔細觀察、深入體會、獨立思考后才能形成的。作為語文教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品,幫助學生提高思想境界,語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有很好的思想性,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就要提醒學生認真體會作者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高度,讓自己盡量接近作者的境界。另一方面,生活就是寫作的活水,我們要引導學生融入社會、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要學會感悟生活,我們還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擴大觀察的目標,要經常從社會、校園、家庭、自然界等領域中選取一些事例、話題,引導學生對生活要有獨到見解、新的看法,讓學生從中獲取寫作的源頭活水。
2、情感的積累。精彩動人的文章離不開真情實感,如果學生感情貧乏,寫出來的東西必然會給人虛假的感覺。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善于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用自己教學的激情去喚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充分感受、欣賞其中的情意美,讓學生的心靈獲得感動;然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真善美,獲得生命的感動。當學生能夠得到生命的感動并把它表現在寫作中的時候,他們的作文就能真正感動別人了。
3、意象的積累。縱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數題目都更適合于考生抒寫性靈、表現真情實感,學生要想寫好自己的個性情感,就必須學會用新穎、獨特的意象來表現。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重視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對觀察到的東西要能在心里面用準確的語言描繪其細節。學生經常這樣觀察和想像描繪,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就會變成具體的形象儲存在大腦當中,到臨場作文的時候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二、促進學生細化訓練
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素養,還要經過一定的寫作訓練才能恰當地表達出來。在高三階段,我們不一定每周讓學生寫一篇完整的作文,但可以促進學生進行分解細化寫作訓練,讓學生利用零散的時間,天天練一點,直至養成一種習慣。
1、思維的訓練。高考作文實際上是對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一次大考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要想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必須做到對生活要有獨到見解、新的看法,必須在作文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特別是求異思維和批判思維。求異思維包括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兩個方面。逆向思維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它的核心是標新立異。在作文中,應誘導學生巧用逆向思維。如論“這山望著那山高”這一作文題目,本來含有貶義,是指責那些見異思遷、朝三暮四的人。如果我們能從新角度立意,難道“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對嗎?人類不就是因為不滿足而不斷攀登才進步的嗎?把眼光投向高山,贊揚不斷前進的精神,像魯迅棄醫從文、馮驥才棄球習文就是典型的事例,我們的改革開放政策正是這種思想的具體表現。這樣文章就有了時代的新意。
2、語感的訓練。語感對寫作有兩方面的幫助:一是寫作主體有表達需要的時候,能夠立即把思想感情轉化成語言文字;二是使文字表達成熟定型,始終符合審美的規律。在考場上短短一個小時內,學生要寫出言從字順、準確生動的文章,沒有對文字的敏感、沒有成熟定型的言語是不行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每天的朗誦吟詠是必不可少。筆者要求學生每天至少拿出二十分鐘,選兩篇詩文大聲朗誦、反復吟詠,要心、眼、口、耳并用,做到“入其境,傳其情”。
3、布局的訓練。好的內容還要有好的篇章結構,才能稱為“文章”。布局混亂,結構不全,則是考場作文的大忌。從學生的平時作文來看,半數以上學生都不重視整體布局,想到哪寫到哪。這說明學生還缺乏專門的布局訓練。在課堂上,我們就應結合課文的教學,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布局方法,領會其布局的成功之處,然后再拿出新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構思,想想自己寫這篇文章該怎樣開頭、展開、過渡和結尾,如何安排詳略,運用哪些寫作技巧等等。每學一篇范文,都進行一次這樣的訓練,學生就可以養成寫作前布局謀篇的良好習慣。
學生掌握了正確的積累和訓練方法,形成了良好的習慣,能夠在生活中去提高寫作文的能力,這等于為我們的作文教學開拓了廣闊的空間,“練也難不練也難”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高考作文備考如何走出兩難困境論文】相關文章:
走出困境作文12-09
走出困境的經典勵志名句12-09
帶你走出困境的個性簽名11-29
走出困境作文五篇12-09
以走出困境為話題的作文11-16
走出困境的人生勵志語錄12-09
物理基礎薄弱考生如何走出困境學習心得04-07
走出心理困境的人生勵志語錄12-02
要善用關系幫你走出困境的勵志故事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