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模擬試題
篇一
一、選擇題
溫馨提示:親愛的同學們,請認真審題,獨立思考,遇到困難時也不要輕易放棄,相信你一定會取得好成績。試卷答案請寫在答題卷上,否則視為無效,考試結束只交答題卷。(每小題2分共50分)
1、我國境內原始人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A、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半坡原始居民
B、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半坡原始居民
C、山頂洞人、北京人、元謀人、半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山頂洞人、北京人、元謀人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
A、是否會用火B、是否會制造工具
C、是否有語言D、是否有文字
3、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閱讀右圖后回答
問題:距今7000年前生活在①②地區的居民是()
A、北京人,半坡人B、山頂洞人,半坡人
C、半坡人,山頂洞人D、半坡人,河姆渡人
4.某海外華人旅行團來到了中國,他們旅行的'第一站想先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你認為他們應該去()
A、大禹陵B、黃帝陵C、炎帝陵D、秦始皇陵
5.“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是指()
A、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B、禪讓制代替世襲制
C、私有制代替公有制D、分封制代替禪讓制
6、據記載,春秋時期魯國向周天子朝貢7次,其中魯國國君親自去3次,同時魯國卻朝齊11次。朝晉20次。這一歷史現象反映的實質是()
A、魯國定期向周天子納貢B、魯國國君主動與齊晉結好
C、周王室地位衰落D、天子依附于諸侯
7、在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戰爭中,首先成為霸主的諸侯是()
A、齊桓公B、晉文公C、秦穆公D、楚莊王
8、成語“退避三舍”、“圍魏救趙”分別源自哪場戰爭:()
A.長平之戰、桂陵之戰B.牧野之戰、城濮之戰
C.城濮之戰、長平之戰D.城濮之戰、桂陵之戰
9.“它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役,發生于最有實力統一中國的秦趙兩國,結果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這場戰役是()
A.馬陵之戰B.長平之戰C.牧野之戰D.桂陵之戰
10.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農具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你知道鐵農具的使用,最早是在何時()
A、夏朝B、秦朝C、春秋時期D、戰國時期
11.《史記》載:有一水利工程的興修,使成都平原稱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是古人對哪項水利工程的贊美()
A、都江堰B、鄭國渠C、靈渠D、白渠
12、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和使用的陶器應該是()
A、桿欄式房屋和彩陶B、半地穴式房屋和彩陶
C、桿欄式房屋和黑白陶D、半地穴式房屋和黑白陶
篇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各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其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
1.小強的爸爸要去參觀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遺址,他要去的地方應該是()
A.陜西省B.浙江省C.云南省D.北京市
2.下列關于北京人的描述正確的是()
A.能直立行走,體質特征與現代人一樣B.使用磨制石器
C.過群居生活,會人工取火D.過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3.距今6000多年前,使用磨制石器、骨器、黑色陶器的我國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大汶口人D.山頂洞人
4.中華民族常被稱為炎黃子孫的主要原因是()
A.因為炎帝和黃帝都是部落聯盟的首領
B.因為炎帝和黃帝有許多發明創造
C.因為炎、黃部落聯合發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主體——華夏族
D.因為炎帝和黃帝共同打敗了蚩尤
5.《禮記禮運篇》描述了原始社會的一些情況,其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贊頌了()
A.黃帝的功績B.禪讓的做法C.公有制的先進D.國家的出現
6.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黃帝B.堯C.舜D.禹
7.以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使“公天下”變為“家天下”的是()
A.堯B.舜C.禹D.啟
8.夏朝建立于()
A.公元前20世紀前期B.公元前21世紀前期
C.公元前20世紀晚期D.公元前21世紀晚期
9.“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在今年10月于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開幕。國家主席為展覽題寫序言,從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距今()
A.1811年B.1812年C.2215年D.2216年
10.七年三班同學要編排歷史劇“夏、商、周的殘暴統治”,三位同學分別要扮演夏、商、周時期的亡國之君,他們分別是()
①啟②紂③周幽王④桀⑤武王⑥湯
A.①③④B.④②③C.①⑤⑥D.②④⑥
13、史明智同學在剛結束的模擬試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媽媽趕緊說:“我們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進步”。爺爺慢吞吞地說:“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其中爺爺的言論與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7、西漢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是哪個皇帝在位時期()
A、漢武帝B、漢高祖C、漢文帝D、呂后
18、孔子曾說“中上之人,可以語上(深奧的學問)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語上也。”這表明他提倡()
A.啟發誘導B.因材施教C.溫故而知新D.有教無類
19、對自然資源提出可持續利用和發展觀點的是()
A、老子B、墨子C、莊子D、孟子
20、我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B、天子與諸候間的矛盾
C、諸候與士大夫之間的矛盾D、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矛盾。
21、下列各項傳述與北京人不符的是( )
A、群居生活B、人工取火C、使用簡單語言D、制造簡單工具
22、西周王朝實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為獎勵功臣B、為建立奴隸主政權C、為鞏固統治D、為實行等級制
23、劉邦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是( )
A、巨鹿之戰B、長平之戰C、楚漢之爭D、城濮大戰
24、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吃粽子、劃龍舟,相傳是為了紀念()
A、黃帝B、老子C、孔子D、屈原
25、夏、商滅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生活在渭水流域的周國日益強大B、統治者殘暴奢侈
C、商部落聯合周邊的小國發動進攻D、都是被少數民族滅亡
二、材料分析題
(2)后來商鞅被守舊的貴族誣告“謀反”,被車裂而死。請你說一說,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2分)并說明原因(5分)
(3)材料二中的“秦王掃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義?(6分)
(4)材料三中的農民起義領袖是誰?起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5)顯赫一時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15年的時間,這給了你什么啟示?(4分)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歲左右便收徒講學,前后從事教育40多年。相傳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關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許多言論,成為后世傳頌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主張“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戰國末期,是荀子的學生,他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主義,他提倡法治。并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別指的是誰?他們各屬于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學派?(8分)
(2)請用最簡練的語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歷史地位,并列出三條與“他”有關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張。(8分)
28、思考與探究(6分)
諸子百家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你認為哪些學派的觀點在今天的班級管理中有用?請舉例說明。(要求寫出哪一學派及其主張并結合班級管理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篇三
一、選擇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40分。)
1.全國運動會的圣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點燃,大會組織者選擇在該縣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A、元謀縣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地方B、元謀縣是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
C、元謀縣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D、元謀縣是我國遺留人類化石最多的地方
2.下列哪一考古遺址能夠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的國家()
A、元謀人遺址B、半坡原始居民遺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D、大汶口原始居民遺址
3.作家郭保林寫道:登上最后一層臺階,只見巨大的黑漆殿門橫鑲藍地金字的'匾額,筆跡端莊古拙:“人文初祖”,赫然耀目。下列人物中誰和炎帝一起被稱為“人文初祖”?()
A.黃帝B.堯 C.啟 D.禹
4.春節期間,農民喜歡在門上貼上“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春聯,期盼來年豐收的美好祝愿。那么“五谷”在何時已經齊備了?()
A.黃帝時期B.堯舜禹時期 C.商周時期 D.秦漢時期
5.西周時,周王通過什么方式鞏固對全國的統治?()
A.世襲制B.郡縣制C.禪讓制D.分封制
6.小華同學在歷史活動課上要朗誦屈原的作品,他需要參考的是()
A.《離騷》B.《史記》C.《論語》 D.《道德經》
7.小說《封神榜》中“炮烙之刑”的描寫,揭露了哪位統治者的暴虐腐朽?()
A.夏桀B.商紂王C.周厲王D.秦二世
8.下列漢字按照出現的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大篆②小篆③甲骨文④隸書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9.“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
A.春秋時期B.戰國時期C.秦朝D.西漢
10.“三星堆”文化與下列哪一時期同期?()
A.傳說中的黃帝時期B.夏朝C.商周D.秦漢
11.為加快x疆發展,中央批準喀什設立經濟特區。x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在()
A.西周.秦朝 C.西漢D.東漢
12.唐朝詩人王昌齡有詩寫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以下人物中,曾經率兵大敗“胡”的是()
①蒙恬②衛青③張騫④王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13.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
A、城濮之戰B、桂陵之戰C、馬陵之戰D、長平之戰
14.“神醫”扁鵲是我國古代的名醫,他最重要的成就是()
A、四診法B、五禽戲C、《千金方》D、《黃帝內經》
15.按地圖位置,戰國七雄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諸侯國依次是()
A秦、楚、齊、燕B楚、燕、齊、秦、
C齊、秦、燕、楚、D齊、楚、秦、燕
16.下列觀點屬于墨家學派主張的是()
A、“兼愛’‘非攻’
B、主張民貴君輕
C、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
D、主張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傳統
17.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于()
A戰國時期B春秋時期C秦朝D漢朝
1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所涉及的歷史事件分別發生在()
A、春秋和戰國B、秦朝和春秋C、戰國和三國D秦楚和漢初
19.“伐無道,誅暴秦”的是()
A、陳勝吳廣B、劉邦項羽C、項羽項梁D、劉邦劉備
20.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了一場空前激烈的戰爭,從此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的進攻,這就是
A、城濮之戰B、桂陵之戰C、馬陵之戰D、長平之戰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模擬試題】相關文章:
高考歷史模擬試題05-05
人教版初一上冊歷史期末模擬試題05-12
初一下歷史期末模擬試題及答案05-05
初一數學期末模擬試題05-04
七年級地理下冊的期末模擬試題05-04
七年級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05-05
五上數學期末試題及答案05-03
初二語文期末模擬試題精選05-04
期末模擬卷測試題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