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夢想的勵志演講稿-關于夢想的勵志演講稿
多看一些夢想的勵志演講稿在幫助個人堅持夢想上起著巨大的作用。以下是陽光網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有關夢想的勵志演講稿,供大家參考!
有關夢想的勵志演講稿1:專注成就夢想
文/項兵
不久前到日本京都訪問,朋友邀請我到當地的一家著名餐廳吃飯。攀談之中,它的獨特之處讓我很有感觸。這家餐廳創立于江戶時期,距今已有260年歷史。餐廳從來沒有做過廣告,在如今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也沒有訂餐電話。無論什么樣的顧客,都要接受近乎一成不變的傳統服務模式。請我吃飯的朋友的爺爺,是餐廳現任老板的爺爺的客戶,歷史就這樣傳承,吸引力卻經久不衰。
席間我問餐廳老板:“你念過大學嗎?”他回答說:“在京都大學學法律,以前做過律師。”我詫異地續問道:“為什么要放棄律師職業回到餐廳呢?”“我爸爸身體不好要我接班,我就回來了。”餐廳老板繼續講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演員,小女兒還沒結婚,但有一個沒過門的女婿。”隨后,他從廚房里叫來一個小伙子介紹說,“這就是我沒過門的女婿,他就是餐廳的第十代接班人了。”
我又繼續問道:“這么好的餐廳,為什么不多開幾家,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不斷放大?”餐廳老板回答說:“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要做到全日本最好的日本料理。”聽到這番回答,我自覺很感人——做到全日本最好的!這和我們眾多民族企業做大做強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不是一個管理流程或市場營銷策略的差異,而是夢想的不同。夢想不一樣,做事情的態度、方法、過程與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
像這家餐廳一樣,在日本,有許多家族企業世代傳承著同一個夢想,歷經百年,在很小的行業或市場內做得非常精細,也非常精彩。而這種“夢想價值”,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商業和公司管理的范疇,而上升為一種哲學思想、一種態度。這些東西,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沉淀,更是一種對人的心智的歷練。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老字號”,據商務部資料,目前現有的1600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其中了90%處于自生自滅狀態,經營十分困難,只有10%蓬勃發展。“中華老字號”衰落的原因很復雜,大多數觀點認為是經營不善、商業競爭意識不強。不過,對比日本的一些家族企業可以看出,因為看重現代商業競爭而不專注于本來的“老價值”,或許是許多“中華老字號”被市場拋棄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華老字號”的沒落令人惋惜。但更令人遺憾的是,它們所蘊藏的、經過幾百年傳承的“夢想價值”同樣被丟棄了,這就好比人丟了“魂”一樣。許多“中華老字號”企業幾經所有權與經營權的變革,導致其百年來傳承的“夢想價值”淡薄了,領導者缺乏了夢想,自然也就缺乏了專注的態度,“老字號”也就失去了老而彌堅的'味道。
自古以來,缺乏夢想很難成就一番大事業,自然也就很難出現一個偉大的商業機構。與日本企業家交流,我最大的感受是,做醬油的就想著醬油,做衣服的就想著衣服,日本商業社會所傳承的專注態度始終未變,成為實現一代代企業家商業夢想的堅定不移的價值觀。這樣,一代一代做下去,一點一滴累積,日本人得以在許多行業內成為全球一流,達到無人可及的水平,日本也因此誕生了一批偉大的企業。
有關夢想的勵志演講稿2:沒人能阻止你去實現夢想
一個14歲的男孩在家鄉奧地利格拉茨市的一家商店櫥窗里看到了一本健美雜志,封面人物是雷格帕克,照片是他在電影里扮演大力神的造型。這個男孩對自己說:嘿!我的榜樣就是他了!我要像雷格一樣贏得宇宙先生稱號,我要去美國,我要像雷格一樣進軍影壇,我要成為億萬富翁,然后從政!
當這個稚氣的男孩信誓旦旦地說出他的人生夢想時,朋友們都覺得他太瘋狂了,認為骨瘦如柴的他這是在做白日夢。連他的母親也不相信他的夢想,她一直希望他成為一個木匠。 18歲時,他開始服兵役。他是一個好士兵,然而,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他竟然擅離職守,翻過柵欄,前往德國參加歐洲先生的健美比賽。這次冒險旅行有兩個收獲:他捧回了青年歐洲先生的獎杯,然后他就被關禁閉一星期。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夢想是奇跡的源頭,夢想越瘋狂,成功就越巨大。
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他的夢想開始起飛,他獲邀參加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國際健美健身聯合會奧林匹亞先生爭霸賽。他走路大搖大擺,相信自己是人們見過的`體格最健壯的健美運動員。但是這次,他輸了,屈辱的眼淚告訴他,要想徹底實現自己的夢想,他還有許多東西要學。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當其他健美運動員出去喝啤酒的時候,他還在自己的公寓里觀看,上一屆奧林匹亞先生得主,過去所做的健美表演影片。這一次,他真的成為新的健美之王。在此后的五年內,他一直蟬聯這份桂冠。
他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大力神在紐約》,出道的第三部影片《饑腸轆轆》為他帶來了一座金球獎。他并不滿足,他有更大的夢想,他對自己說:我并不在意是否會成為一名演員,我將成為一個明星,而且每個人都將知道我的名字。
在他拍攝動作片《終結者》的時候,導演卡梅隆原本打算讓他演英雄里斯,而不是終結者。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夠飾演終結者,所以花了半個小時,主動接近卡梅隆,詳細而又清晰地說出自己心中的夢想,即使卡梅隆略施小計想激怒他,以便他自動離開,他也沒有放棄。最后,卡梅隆被他的講解吸引住了,答應了他的要求。《終結者》使他受到電影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好評,讓他躍升為一線國際影星行列。
當他在五十六歲的時候,他宣布參加加州罷免選舉。他的夫人瑪麗亞回憶說:當時除了我們兩個,沒有人能夠覺察出他的潛力。每個人都在嘲笑他的夢想。
他愈挫愈勇,毫不示弱,終于在選舉中大獲全勝,當選加州州長,登上了他的夢想之巔。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2006年11月,60歲的他連任美國加州州長,此時的他單純是為夢想打拼了。他掃視著臺下為他歡呼的人群,情不自禁地說出一個詞兒來:Fantastic!
他又說:我的美國同胞們(他36歲時加入美國國籍),這是一個令我驚訝的時刻。試想一下,我從一個骨瘦如柴的奧地利男孩,成長為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這就是移民之夢。這就是美國之夢。
那么他是誰呢?他就是心懷狂熱夢想、做人做到極致的阿諾施瓦辛格。
在慶祝施瓦辛格成功連任的現場,加利福尼亞州旗從政府大廈頂端垂直懸掛著,旗上那只州熊看上去好像在挑戰重力法則,垂直地向上攀爬,它也好像在告訴人們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去夢想、去攀登,地球的重力也不能,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你就會取得連自己也感到神奇的成功和勝利!
夢想是心中的渴望,是前行的力量。它色彩斑斕,搖曳生輝。然而前行的道路崎嶇不平,荊棘叢生。艱難險阻往往是成功的墊腳石。困難越大,戰勝困難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不經歷風雨,怎會見彩虹?一個個夢想的實現,就是一次次質的飛躍。阿諾施瓦辛格由一個骨瘦如柴的奧地利男孩成長為美國加州州長的神奇經歷,啟示我們:凡事只要認真,就會夢想成
真。不管人生的起點是多低,只要矢志不渝、刻苦磨練、百折不回,就有希望登上夢想之巔。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各自的夢想,能不能實現的關鍵,還是靠我們自己。有夢想不等于是幻想,夢想是要我們以每一時一刻的努力來實現的。每一個人的夢想之巔是需要我們拼命地往上攀登的。
有關夢想的勵志演講稿3:忠于兒時的夢想
1994年的某一天,正在讀初中一年級的我在一個被翻得不見了封皮的破雜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雜志的名字已無從考證,但文章中的一個情節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之中。上邊講到一個大陸的經理人在香港工作的一個片段,里邊的主人公先用英語在一個會議上做報告,結束后又用粵語和香港的同事們交談,期間接到大陸客戶打來的電話,又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談笑風生,下班后還不忘給老家的父母打電話用家鄉話問聲好。
現在想想,其實你是怎樣的人、你會成為怎樣的人也許自幼時就早已注定,讓某些人激情澎湃的情景對于另外一些人也許掀不起半點波瀾。就像這個故事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小小的調劑品,而對于當時的我卻像是一針興奮劑,讓我激動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我出生在新密,鄭州下邊的一個縣級市,那里的方言與鄭州方言尚存在一些差異,與普通話的區別就更大。雖然生活在新密市區,但15歲前的我從來沒有在別人面前講過半句普通話,看到別人講普通話也會當成是一件稀罕事。記得第一次講普通話是1997年我15歲時在鄭州一個商場的手表柜臺前,當時徘徊良久,鼓了半天勇氣,最后一咬牙一狠心終于正式開口講了今生第一句普通話:“請問……這塊表多少錢?”講完之后頓時頭皮發麻,百感交集,任憑店主如何叫我,硬是一句話沒有再多說,做賊似地快速走開,之后半年之內再提起普通話都心有余悸。隨后幾年,為了擺脫這種語言上的窘境,我開始逼自己不斷登臺主持、播音、演講,并抓住一切機會在公開場合講話,這樣磨煉了幾年之后自己的普通話才算步入正軌。
所以可想而知我在94年看到這樣的文章時心靈上所產生的那種強烈震撼,這種震撼一方面來自于對主人公語言能力的崇拜,另外也源于對外部世界的向往。所以,當時我就下定決心,這一輩子一定要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為了實現這個心愿,除了練好普通話,我在英語課上也格外認真,盡管其他科目并不盡如人意,英語成績卻是一路遙遙領先。同時,在日記本上,我也鄭重地記下了要在30歲前學好粵語的計劃。后來,很多同學和朋友對于我瘋狂學習粵語的舉動感到不解,因為隨著香港的回歸和大陸城市的不斷發展,香港的形象在很多人眼里已經沒有那么高大,同時在香港可以講普通話、可以講英語,為什么還要費那么大力氣去學這種實用性不大的語言。其實夢想只關乎夢想,與是否實用毫無關系。學習粵語只是為了圓我兒時的一個夢,同時,像很多80后一樣,因為從小就喜歡聽粵語歌曲,潛意識里也有一點想讓自己唱粵語歌時發音更準確一些的想法。
2007年7月,正在讀研究生的我得到了一個在香港一家證券公司實習的機會,所在實習機構的工作語言是英語和粵語,平時也需要和大陸的公司進行溝通。記得在一個溫暖的午后,結束公司的英語會議后,和香港的同事用粵語就工作的細節進行了討論,之后又接到了幾個大陸客戶的電話,聽到普通話自然倍感親切,所以處理完工作后又隨手撥通了河南家里的電話,問下母親家里的情況。在這一切忙碌結束之后,突然間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眼前不覺浮現出了一個小男生全神貫注盯著一本破雜志閱讀的場景。那時的我,內心是極度喜悅的,有一種無以言表的快樂。也許,對于一些人來說,具備這此能力實在不足為奇,而對于我,這個夢想的實現用了整整13年!
我在25歲時就實現了一個歷時13年才達成的夢想,這段經歷給了我一個強大的心理暗示:要想看到最美麗的風景,就一定要追隨內心、堅持到底。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里,放棄似乎已經成為一些人的習慣,在工作上,頻繁跳槽、辭職、甚至因為工作壓力而自殺的新聞不絕于耳;學習上,逃課、補考、留級、退學也屢見不鮮;感情上,分手、離婚、婚外情比比皆是,而這里邊有許多事情其實只需要些許的堅持就可以挺過去。人們在說到曹雪芹撰寫《紅樓夢》的經歷時總是會提到“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這句話,以此證明他完成此書之不易和意志之堅決,他在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的同時也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想想我們自己,這一生有多少事情是真正堅持了十年以上的呢?我們又用什么給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跡呢?
與清華的很多同學比起來,我并不聰明,但是我對自己滿意的一點就是愿意為設定的目標去努力。不管你的目標在訂立時看起來有多么難以實現,只要你堅持,總是會有成功的那一天。從電影人物阿甘到無臂鋼琴師劉偉,這些人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不在于他們有多優秀,也不在于他們的.表現有多突出,而在于他們的堅持不懈所帶給大家的震撼。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可以比很多看似比我們弱的人做得更好,可是在他們的執著面前,我們的良好感覺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當然,堅持兒時的夢想所帶來的還遠不止這些,后來畢業找工作時早早地就收到了香港一家公司發出的錄用通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的語言背景和溝通能力,頗有些“無心插柳柳成蔭”之感。雖然最后沒有選擇去香港,但是內心卻洋溢著一種滿足感,因為看到自己在收獲理想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從精神和物質上對我的付出進行了雙重確認。人生還有什么能比這樣的事情更令人開心的呢?
除了這個夢想之外,兒時的夢想還有很多,它們有的已經實現,有的正在實現,有的可能這一生都無法實現,但是始終懷揣夢想,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幸福。對于未來,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期待,因為我知道自己會不斷迎來新的驚喜,并且絲毫不擔心這些驚喜是否會來得太遲,因為用時越長,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反而會越強。
【夢想的勵志演講稿-夢想的勵志演講稿】相關文章:
有關夢想的勵志語錄-夢想勵志語錄大全04-03
勵志的夢想簽名12-03
夢想的勵志座右銘12-01
夢想勵志短句12-07
勵志夢想名句12-07
夢想勵志的話12-07
夢想的勵志句子11-25
經典勵志的夢想名句12-09
勵志夢想的句子11-25
夢想勵志語錄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