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俞敏洪講座的觀后感
“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你終將走向成功。”新東方校長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講這樣說到。理想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正如赫伯特說的那樣:“對于盲目的船來說,所有風向都是逆風。”理想就是一座燈塔,為盲目的船指明方向。
余校長在北大讀書的時候學習不是很好,但他不放棄,因為他有“穿越地平線的渴望”,這種“渴望”給予他97分的高考地理成績,沒有它,俞敏洪將不會成為北大學子,也不會成為新東方校長,也許連“新東方”是什么我們都不知道。
他天資并不如與他一起上學的同學,甚至他的江蘇口音被人當作日語。他從此天天盡全力學習普通話,正如他所說的:“你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過程要有艱苦奮斗、忍受挫折的能力。”
余校長的話深深印在我的心里,讓我開始體會“理想”的重要。如果一個人心中有追求,哪怕遇到障礙,也不會迷失人生的方向。有了理想,你就會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將你推向目標,讓一切茫然從生活中消失。這種力量是一種強烈的渴望。俞敏洪校長一開始高考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接連兩次失敗,但“強烈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最終使他考進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會是什么樣的人。俞敏洪的演講對我觸動最深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堅持不懈”,他畢業時說過一番話:“大家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是我們班的落后同學。但是我想讓同學們放心,我決不放棄。你們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們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他今天的成功就是靠這兩點—理想和勤奮。正如他講的一個故事那樣:蝸牛堅持不懈地爬上金字塔頂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獲的成就,跟雄鷹是一樣的!
-
作為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是經歷磨練才獲得心在成就,曾經三次參加高考而最終考入北京,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意志,使我對俞敏洪肅然起敬。
聽完俞敏洪的講座,不禁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所感悟。大學三年的光陰,等到大學畢業時,回首看看大學三年,那將會是怎樣的空虛和嘆惋,所以說現在應該珍惜在大學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讓大學的生活充滿意義。
俞敏洪在講座中提到,要多看書,這是一個豐富自己的知識和充實自己大學生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有些人生的真諦和哲理只有通過讀書才能領悟到,所以說讀書能改善一個人的修養,會使一個人的生活更加充滿意義。
舍與得,是本次講座給我的另一大觸動,就是在生活中如果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就必須要舍棄另外一些東西,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當然,我想如果說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就會得到你想的東西,它還需要你的付出和努力,這就是我對舍與得的感悟。
還有,俞敏洪的經典理論:人的生活方向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你盡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棵小草,你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踩過你而不會以你的痛苦而憐憫你,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我們應該像大樹一樣的活著,即使被埋在泥土間,你依然能吸收土地養分,成長起來。當長成參天大樹以后,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進你,給人一片綠色,或者是美麗的風景,死了就是棟梁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所以說我們現在就應該埋下樹的種子,然后吸收土地的養分而茁壯成長,給人帶來綠色!還有,我們應該有水一樣的精神,為了奔向大海而奔流不息,不能像泥沙一樣沉淀下去,那樣我們是不用再繼續努力奔向大海了,但卻永遠見不到陽光了,人在歲月的長河就應該有水的精神,不可以像泥沙那樣沉淀下去!
看清自己的目標,然后像水一樣的朝她奔去!
【俞敏洪講座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俞敏洪勵志美文-俞敏洪勵志美文11-23
俞敏洪經典語錄-俞敏洪勵志語錄11-22
俞敏洪勵志故事-關于俞敏洪的故事12-01
俞敏洪的句子12-01
俞敏洪的名句11-28
俞敏洪簡介11-02
俞敏洪語錄12-09
俞敏洪的經典語句12-09
俞敏洪的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