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芯國際股東及經理人分析的勵志演講
中芯國際股東及經理人分析
公司管理層背景
2000年4月,張汝京來到上海創辦中芯國際,目標是成為一流水平的晶圓代工廠,張汝京已經帶領中芯國際在上海蓋了3座8寸晶圓廠,又買下摩托羅拉在天津的一座8寸廠,另外,在北京的一座12寸晶圓廠也已經投產。
張汝京(Richard Chang) ,畢業于臺灣大學,于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獲得工程學碩士學位,并在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曾在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他成功地在美國、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中國臺灣地區創建并管理了10個工廠的技術開發及IC運作,擔任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總裁。2009年11月10日,中芯國際創始人兼CEO張汝京宣布辭職,正式進入LED研發制造及LED相關應用產品領域。
2009年11月10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中芯國際創始人兼CEO張汝京宣布辭職。有消息顯示,張汝京離職可能是受臺積電指控中芯國際侵犯其專利產權一事所致。應該說中芯國際是臺灣同胞留給中國大陸的一份產業,但在張汝京離職消息出來后,中芯國際當天漲幅達到73%,真有點讓人看不懂,難道我們更相信后張汝京會更好?
2009年11月11日,中芯國際宣布,任命王寧國為總裁CEO兼執行董事。2011年7月13日王寧國辭去中芯國際CEO。王寧國生于出生于南京,在臺灣長大,在加州伯克力取得博士學位后,曾服務于勞倫斯放射實驗室及貝爾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這哥們也是臺灣長大美國求學的中國大陸人,呵呵!(所以我們不要老是仇視臺灣同胞,要有耐心!也不要仇視美國人,美國也為我們培養了好多優秀人才!)
2011年7月13日王寧國辭去中芯國際CEO,接棒的是邱慈云,他有超過27年的半導體產業經驗。畢業于美國加州伯克利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邱慈云,早年曾在德國慕尼黑固體技術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后加入美國新澤西默里山AT&T貝爾實驗室,并成為其高速電子研發部門的負責人。隨后,他加入臺積電,并擔任工廠高級總監。2001年,邱慈云曾追隨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建立中芯國際,擔任該公司高級運營副總裁,一度被視為張汝京身旁最重要的副手。跟上面類似,都是父輩去大陸,然后美國求學的中國人。
應該說,中芯國際一直到2017年5月10日,由趙海軍出任CEO,中芯國際才不由臺灣的人才操盤,趙海軍從清華大學微電子系畢業后,先后在新加坡微電子研究院、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新加坡TECH半導體有限公司擔任管理職務。在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和新加坡國家微電子研究院從事了6年CMOS與BiCMOS器件與工藝研發和科研先導線的管理后,在國外最先進的晶圓廠從事集成電路前沿制造技術和生產管理15年。 這15年里,先后擔任晶圓廠和整個公司生產及技術的最高主管,其中6年為12英寸晶圓廠,經驗涵蓋從0.35微米至40納米的主流技術,包括DRAM,FLASH,CIS及SoC等。回國前在臺灣茂德科技有限公司(ProMOS)任負責存儲器事業群和大中華事業群的副總裁。
應該說,中芯國際的操盤手應該是有能力,一路坎坷,控制權爭斗,與臺積電的恩怨情仇,最終還是成長了起來。
股東分析:
2012最初前幾位股東:
大唐電信科技產業控股有限公司 19.43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11.28
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5.74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5.60
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0.45
2016股東:
大唐電信科技產業控股有限公司 17.16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15.91
清華大學 9.35
最初有臺積電的影子,典型的競爭伙伴關系。現在明顯是國家隊想大力發展芯片制造業,斷斷續續來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清華大學。
【中芯國際股東及經理人分析的勵志演講】相關文章:
國際巨星成龍的冠軍主題的勵志演講03-10
國際著名勵志座右銘12-02
寫給女兒周妤芯的信03-10
關于分析古代詩歌中的意象的方法12-09
日本留學申請中的常見難點分析03-09
動漫中的勵志句子07-17
生活中的勵志句子04-24
詩經中的勵志名句12-07
佛語中勵志座右銘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