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名言警句180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名言吧,名言主要用來激勵和告訴當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們在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某種精神品格。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名言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的名言警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6、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歌德
7、鉆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華羅庚
8、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李大釗
9、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識。——左拉
10、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高爾基
11、不知道自己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柏拉圖
12、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左拉
13、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巴爾扎克
14、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5、格天功業有本源,誰謂讀書記名姓?——歸莊
16、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17、開卷有益。——趙光義
18、當以讀書通世事。——倪元璐
19、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0、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21、讀書,人才更加像人。——嚴文井
22、書,我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知識、力量,它指導我怎樣去生活和斗爭。——吳運鐸
23、書給人以優點,人從書中得益。——陳伯吹
24、要到書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們都應有分析、有鑒別、有批判地加以繼承和發揚。——劉心武
25、我學習了一生,現在我還在學習,而將來,只要我還有精力,我還要學習下去。——別林斯基
26、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讀書,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滿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識貧乏。——馬克思
27、外國語是人生斗爭的一種武器。——馬克思
28、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法布爾
29、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30、諺日:“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勞饌,欲暖而惰裁衣也。——顏之推
31、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盧梭
32、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33、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根
34、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弗萊格
35、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
36、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37、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38、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徐干
39、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張潮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41、要循序漸進!我走過的道路,就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華羅庚
42、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笛卡兒
43、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44、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
45、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46、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
47、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蔡尚思
48、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
49、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50、春庭早色和煙暖;午夜書聲帶月寒。作者:《對聯集錦》
51、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名
52、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53、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54、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格言聯璧》
55、唯一能持久的競爭優勢是勝過競爭對手的學習能力。——蓋亞斯(殼牌石油策劃經理)
56、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毛澤東
57、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陶鑄
58、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謝覺哉
59、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愿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不可遏止的向往。
60、知識是萬能之母,實踐是萬能之父。
61、熟讀之法,于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62、讀書貴在鉆書里,創作貴在跳書外。
63、讀書鑒史向光明,實踐創新向成功。
64、一本新書象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
65、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66、積累的經驗多了就會慎慮,就像積累的學識多了就會博學一樣。——霍布斯
67、讀書是方法目的在成人,實踐是手段目的在成事。
68、讀書給人很多智慧,實踐給人很多方法。
69、學習他人是方法,實現自我是目的。
70、人生短暫,平靜的時間更少,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讀那些無價值的書去浪費時間。——羅斯金
71、書這個東西,等于食物一般,食所以療饑,書所以療愚。飲食吃多了不消化,會生病,書讀多了不消化,也會作怪。越讀得多,其人越愚,古今所謂書呆子也。——李宗吾
72、書讀得越多,眼界越寬,而所得也越多。我讀書很雜,經史子集、諸子百家、詩詞歌賦都喜歡翻翻讀讀。讀書,以我為主,學習古文,但不迷信古人。讀,是吸取營養往肚子里添東西,含英咀華,其樂無窮。——臧克家
73、披經閱史,無怠于光陰;雪牖螢窗,每加于懸刺。一顧云
74、讀史須一氣看過,則前后連貫,易于記憶。——陸世儀
75、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培根
76、讀書有兩種方法:精讀和略讀。什么是精讀呢?精讀就是深入鉆研,細嚼慢咽;什么是略讀呢?略讀就是大致瀏覽,重點掌握。有些青年,不管是必讀書籍,還是參考書籍,都一概淺嘗輒止,瀏覽大概。又有些青年專讀一本書,死抱住一本書不放,其他一概不管。這兩種都是沒有掌握讀書的方法。——曹方
77、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有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陳善
78、讀書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79、讀書全靠自用功,先生不過引路人。——諺語
80、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81、人具上資而意理疏莽,即上資無用;人具中才而心思縝密,即中才有用;能通幾何之學,縝密甚矣。故率天下之人而歸于實用者,是或其所由之道也。——徐光啟
82、好的書對青少年的成長乃至他們的一生。
8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做舟。
84、科學是人類積累的知識的巨大寶庫。——克魯普斯卡婭
8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86、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其專精。——作者:(清)章學誠
87、不好的書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傷害。——諺語
88、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作者:(明)佚名
89、行是知之始;知是形之成。——陶行知(近代教育家)引自《陶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90、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作者:伏爾泰
91、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92、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作者:普希金
93、文學是人的生活的教科書。
94、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的書等于廢紙。——作者:華盛頓
95、所謂天才,就是發奮的力量。——德懷特
96、死讀書者,和讀死書者,都是社會的白癡。
97、一種書籍,代表一種人生,或寧靜、或淡雅、或富貴、或粗獷、或聰慧、或高潔。讀書讓人變得成熟,讓心靈變得輕松,世界讀書日,書不可不讀!
98、知識比金錢寶貴,比刀劍鋒利,比槍炮威力大。
99、讀書是吸收營養,實踐是釋放能量。
100、人生易逝,惟其事業有時得以垂諸永久。
101、讀書是人生的起點,實踐是人生的過程,創新是人生的結晶。
102、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03、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
104、書和人一樣,有好的也有壞的……精神和理性要求好書出版,頑固的迷信則反對出版好書:它要想支配宇宙,因而對于宣傳愚蠢最感興趣。——愛爾維修
105、假有學窮千載,書總五車,見良直而不見其善,逢抵捂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謂"藏書之箱筐""五經之主人"而夫子有云:"雖多亦奚以為?"——劉知幾
106、書籍的擁有者可分為三種。第一種人擁有一切權威著作和暢銷書,卻不去讀,也不去碰。第二種人有大量的書,只有少數幾本讀過,大多數只是粗粗翻閱了一下,而全部書籍都像剛剛買來那樣整潔和光彩。第三種人擁有的書不論多少,每一本都由于經常不斷地使用而弄得書邊卷起,書頁破爛,裝訂松動,從正面到背后都做滿了記號,寫滿了字句。這第三種人才稱得上是書籍的主人。——莫蒂默·阿德勒
107、對于書我總是先草草看一遍,粗枝大葉看一遍,然后放下來,將來碰到什么問題時再集中研究它,再認真看它。我是主張這樣去看書的。用不著一本一本啃,你要認真研究哪一個問題的時候,再認真去看。這是一種先瀏覽的過程,好像逛百貨大樓,看全部,但只買一兩樣,把貨品的形勢掌握在胸中而已。因此,要對書發生興趣。對書發生興趣的人,總是趣味高尚的人,去品味各種文藝上的細膩的味道,然后去品評我們的作品,才會出現細膩的感覺。——黃永玉
108、讀書先務精而不務博,有余力乃能縱橫。如果要騎幾匹"馬",首先得騎住一匹"馬",以后即使不能騎幾匹"馬",一匹總能騎得穩當。如果一開始就想騎幾匹馬,其結果必然是一匹也騎不住。——黃山谷
109、由書本得來的學識,不是真學識。由書本得來的經驗,不是真經驗。欲求真學識、真經驗,須拋開書本,對人情物理,隨時隨地地用心考究。我愈讀書,愈不會為人,不能做事,從今以后,我不再讀書,我立志先讀人。——宣永光
110、讀書愈多,閱歷愈深,愈以為自己無知無識。讀書愈少,閱歷愈淺,愈以為自己多智多謀。欲知人胸中知識多寡淺深,須觀察他的言行動作。——宣永光
111、吾家自維揚,來此十三世。雖有文武殊,所向唯廉恥。不隨濁水流,宗支幸不墜。傳家一卷書,唯在爾立志。鳳飛九千仞,燕雀獨相視。不飲臭酸漿,閑看傍人醉。識字識得真,俗氣自遠避。人字兩撇捺,原與禽字異。瀟灑不沾泥,便與天無二。汝年正英少,高遠何難企。醫俗無別方,唯有讀書是。——王夫之
112、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穿壁引光,以書映光而讀之。——葛洪
113、讀書不光能補充知識,還可以通過書籍,使作者和讀者在對話中,產生生命的共鳴,共同去塑造人生。——池田大作
114、所謂閱讀書籍的習慣,并不是什么難能的事,只是能夠按照讀物的性質作適當的處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夠翻查;需要參考的,能夠參考;應當條分縷析的,能夠條分縷析;應當綜觀大意的,能夠綜觀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夠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義有疏漏的,能夠指得出它的疏漏之處。到此地步,閱讀書籍的習慣也就差不多了。一個人有了這樣的習慣,一輩子讀書,一輩子受用。——葉圣陶
115、書有隱僻者,必非至文。注:隱僻:隱晦難解;至文:頂好的文章。——申居鄖
116、每讀一本書,都要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筆打上杠,對書中的主要問題和要點,在書旁做些摘要。特別重要的,抄在書眉上或抄錄到紙條上,夾在書頁里。一本書讀完之后,還把主要酶論點及可供參考和需要研究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是便于查找;二是摘一次,過一次腦子。讀懂才會摘,為了摘,必須讀懂。——廖沫沙
117、書的作者如果不比自己更賢明,就沒有必要去讀那本書。……讀書是為要了解作者的意見而不是要發現自己的意見。——羅斯金
118、讀書要從書中了解任何尚未懂得的思想,從中得到人生的啟示,前行的力量。我讀書是側重于此,寫作便也側重于此。讀書先貪多勢必消化不良,對一本好的書常需反復精讀。——張抗抗
119、然古書者雖多,要當以為學者之山淵,使筆者得采伐漁獵其中。——葛洪
120、書雖小,但如同閃爍的寶石,在微小的顆粒中蘊藏著巨大的價值。——莫爾
121、寂寂寥寥揚子居,歲歲年年一床書。——盧照鄰
122、閱讀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煉。——[美]梭羅
123、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上的。
124、根深之樹不人風折,泉深之水不會涸竭。
125、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作者:(明)馮夢龍
12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作者:陸游
127、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謝覺哉引自《謝覺哉雜文集》
128、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慎虛
129、讀一本好書,會使你更加堅強,更加聰明,更加坦然。——[英]蘇德拉勃卡恩
130、一個人只應該讀自己想讀的書,如果把讀書當作一個任務那就收效甚微。——[英]塞繆爾約翰遜
131、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132、讀書不光能補充知識,還可以通過書籍,使作者和讀者在對話中,產生生命的共鳴,共同去塑造人生。——[日]池田大作
133、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一本書是壞的正如沒有一個女人是丑的。(阿納托爾·法朗士)
134、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普希金
135、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佚名
136、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作者:(法國)諺語
137、書山尋寶;學海泛舟。作者:《對聯集錦》
138、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是藏書最多的圖書館。——佚名
139、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
140、盡管身體殘障,但思想卻不能為之停步,別人不會為你停下來。
141、書尤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142、書籍是人非常忠實的朋友。
143、高人一等。即使還俗的和尚,凡是勤奮不怠者肯定有所成績。息跡巖穴,徘徊于山水之間,也有一番精進的功夫要做。——佚名
144、長大在于吃飯,快樂在于讀書。
145、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14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
147、富蘭克林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148、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為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于此也。
149、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150、說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
151、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影離離。
152、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閑居半是池。食飽窗間新睡后,腳輕林下獨行時。
153、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154、人心如良苗,得養才生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世界讀書日,把讀書作為一項生命里的長久工程,堅持讀書。
155、生活中有些人有著性格缺陷乃至人格缺陷,讀書可以讓他們審視和完善自我。
156、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出處:赫爾岑論文學
157、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作者:別林斯基
158、要掌握書,莫被書掌握;要為生而讀,莫為讀而生。
159、有些愛生活中看得見,有些看不見,文學將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愛放在你面前。童話讓人擁有愛、智慧和力量。——梅子涵
160、在讀某些書時,我們的腦海主要為作者的思想所占據;而在讀另一些書時,我們卻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
161、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次讀這本好書時,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162、書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作者:伏爾泰
163、天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泥處,而經歷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圓融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愛情)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認世務,而應事時,又當據書理而審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作者:康熙
164、讀書是所有不讀書之人的致幻劑。
165、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并不見得好。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作者:彌爾頓
166、僅次于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
167、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而這條路將是你一生的選擇。
168、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陳鶴琴
169、閱讀一本不適應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需會這樣一種才氣,抉擇最有價值、最適應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別林斯基
170、韜略終須建新國,奮飛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171、書籍是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世代相傳,更是給以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禮品。——愛迪生
172、書籍是年少人的導師,是暮年人的護士,在冷清的時候,書籍使我們歡娛,遠離一切的疾苦。——柯里葉爾
173、觀書亦須從新循序而進,可以淺深難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詳密。——朱熹
174、人只能有獻身社會,才氣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175、書籍用得好的時候是最好的對象;濫用的時候,是最壞的對象之一。——愛默生
176、正確的階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177、人之所以異于禽者,唯志罷了矣!——汪·王夫之
178、糧食補身體,書籍富厚伶俐。
179、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本身引到深處的對象,把其它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腦子承擔過重和會把本身誘離要點的一切。
180、功夫給我們履歷,讀書給我們常識。——[蘇]奧斯特洛夫斯基
【讀書的名言警句】相關文章:
讀書的經典名言警句12-09
經典讀書的名言警句11-28
讀書的名言警句的精選11-29
讀書的名言警句11-25
讀書的名言警句12-01
讀書的名言警句04-26
讀書的名言警句12-09
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愛讀書的名言11-23
鼓勵讀書的名言-鼓勵讀書的名言警句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