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愛讀書,培養人格的勵志故事
讀書與做人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為讀書可以修身、明智。
古今的智者、偉人,都是讀書、修養與做人的榜樣。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從15歲開始“志于學”。經過“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的漸進修養過程,到70歲時才自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即所思所為都符合道德規范。
周恩來在少年時代就把“為了中華之崛起”作為讀書的目的,繼而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并終生為之奮斗。被后人用“死不留灰、生而無后、官而不顯、黨而不私、勞而無怨、去不留言”來評價他那源于千錘百煉的修養而形成的偉大人格。
郁達夫在日本生活時,平均每月讀書20部,四年內閱讀了俄、德、英、日、法等國家的一千多部小說。
易卜生在其當童工期間白天干活,晚上讀書,三四年的時間,閱讀文學名著上千種。
“發明大王”愛迪生每天必讀三本書。
斯大林每天必讀500頁書。
正是大量的閱讀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使他們取得了成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先哲們用他們如此言簡意賅的話語告訴了我們多讀書的重要性。
【熱愛讀書,培養人格的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熱愛自己的工作的勵志故事12-02
熱愛自己的工作勵志故事12-09
熱愛讀書的勵志名言12-01
熱愛生命的感勵志故事12-09
勵志故事之熱愛自己的工作11-24
熱愛自己的工作職場勵志故事03-09
勵志故事之熱愛工作11-24
關于熱愛生命的勵志故事12-09
培養女孩完美人格的110個公主故事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