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人分享蛋糕的創業者勵志故事
2008年6月底持股市值23.83億元,在上市公司高管財富排名中列第7位CFP圖在廣州本地媒體的報道中,金發科技董事長袁志敏是個科技工作者自我奮斗、成功創業的典型。45歲卻滿頭銀絲,袁志敏的成功的確來之不易。
1992年,袁志敏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此時的他除了拿著一個冷門專業的碩士文憑之外,一窮二白。一年后,借到2萬元資金的他與幾位同學南下創業。在廣州華工科技街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子,創立了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全部財產只有一輛摩托車、一部電話、4張辦公桌。
袁志敏和同事們每天從廣州五山科技東街騎自行車到位于廣州大橋附近的化肥廠取原料,均要花上一個半小時左右。夏天天氣熱,屁股都磨破了,實在騎不動就用手推。創業一年多,4個合伙人沒拿一分錢工資。
1995年初,金發科技研制的改性塑料終于得到長虹和海爾等大企業的認同,物美價廉的產品叩開了名企大門的同時,袁志敏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這時,一同創業的同學熊海濤也成了他的妻子。公司發展勢不可擋,1998年銷售額達到2.2億元。
袁志敏具備一般創業者的堅韌,同時也具備旁人少有的胸襟。多年之后,談起公司的成功原因時,他把很大一部分歸功于激勵制度。袁志敏沒有搞一股獨大,而是與公司創業者充分分享了創業果實;同時,創業者們又為激勵更多核心員工而犧牲了部分利益。
公司初創時,與袁志敏一起創業的另3位公司靈魂人物:宋子明、李南京、熊海濤公認,在公司創立、技術研究和市場推廣中,袁志敏功勞最大,應該得到60%以上的絕對控股權。但袁志敏卻堅決要求少些股份:如果我絕對控股了,大家會覺得是為我打工。“與其要一個完整的小蛋糕,不如要一個大蛋糕的一小份。”堅持“蛋糕理論”的袁志敏最后只拿了37%的股份。
此后袁志敏不斷地拿出自己的股份,送給公司的核心員工。現在袁志敏占公司的股份已經降到24%,跟隨他的人也不斷進入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的行列。2004年金發科技在上證所上市,發行價格10.93元。雖然金發科技股價自去年以來隨大盤大幅下跌,,但其復權價格最高曾達到過218.83元,截至昨日復權價格仍為63.81元,較發行價格增長近5倍。
【與人分享蛋糕的創業者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者勵志故事05-11
與人分享的愛情美文03-27
勵志的小故事分享04-05
勵志故事及感悟分享04-05
成功的勵志故事分享04-05
勵志兒童故事分享04-06
勵志小故事精選分享04-07
勵志微故事分享04-07
經典名人勵志故事分享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