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小學勵志成語故事

時間:2022-11-23 20:15:07 勵志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勵志成語故事

  多讓孩子看一些適合兒童勵志的成語故事總是好的,那么有關小學勵志成語故事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勵志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勵志成語故事

  小學勵志成語故事篇一:滄海遺珠

  唐朝時,有一位歷任高宗、中宗、睿宗三朝的老臣狄仁杰,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績,對大唐的興盛起到重要作用。后來,武則天掌握了政權,他協助女皇處理朝政,以不畏權勢聞名中外,深受人們的欽敬。

  狄仁杰雖然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的從政道路布滿了荊棘。他青年時代參加明經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結果被委任為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參軍。這時就有無賴的官吏對他進行誣告,于是皇上派大臣閻立本對狄仁杰的問題進行處理。

  閻立本召來狄仁杰,見他相貌不凡,氣質高雅,心中先有了幾分喜愛。狄仁杰回答訊問時,從容不迫,安詳鎮定,這使得閻立本驚奇起來。而狄仁杰憂國憂民的情懷在他的言辭中得到充分表現,又感動了這位欽差。

  訊問剛結束,閻立本將狄仁杰的大手緊緊握住說:“過去孔子曾講:‘查看一個人的過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賢愚。’今天我的眼前就站著一位賢人!照我的看法,仁杰兄實在是一顆大海里的珍珠,只是沒有進入采珠人的視線罷了!”

  ◎成語釋義

  常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難得的人才。

  ◎故事出處

  《新唐書·狄仁杰傳》:“狄仁杰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出處譯文

  狄仁杰考中明經科,被委任為汴州參軍,遭到官吏誣告,黜陟使閻立本受召處理狄仁杰的問題,閻立本非常驚異于狄仁杰的才能,對他說:“孔子曾講:‘查看一個人的過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賢愚。’你就好比是采珠人遺漏的大海里的珍珠一樣。”

  小學勵志成語故事篇二:勵精圖治

  公元前74年,西漢大將軍霍光立劉詢為漢宣帝。由于當時宣帝年紀小,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由霍光獨攬,漢宣帝只是個擺設。

  霍光雖然掌握著大權,霍氏一門也被封為三侯,但是霍光的老婆仍然感到不滿足。她為了使自己的小女兒成為皇后,竟然勾結御醫殺害了許皇后。霍光為了避免殺身之禍,就利用職權袒護了自己的老婆。

  公元前68年,霍光死后,當時的御史大夫魏相建議漢宣帝逐步削弱霍氏的權力。漢宣帝便聽從了魏相的建議,逐步采取措施,最終罷免了霍氏三侯的爵位,并對魏相更加重用,不久就封他為丞相。這更加引起了霍氏家族對魏相的怨恨和害怕,他們計劃假借太后的命令,先殺死魏相,然后再廢棄漢宣帝。漢宣帝得知消息后,馬上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后,漢宣帝開始親自處理朝政,他決心振奮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原文是:“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漢宣帝在位二十五年,由于他的努力,使得原來衰敗的西漢王朝重新強盛了起來。

  成語“勵精圖治”由“勵精為治”演變而來,表示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勵,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

  小學勵志成語故事篇三:鹿死誰手

  東晉時期,我國北方出現了五個強盛的少數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個國家,這種情況在歷史上被稱為“五胡十六國”。十六國的國主各有一番經歷,都不是輕輕松松就開創了基業。其中經歷最為奇特的,當數后趙國主石勒。

  石勒字世龍,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他身體強壯,膽子很大,從小就對騎馬射箭感興趣。他屬于少數民族,在二十多歲時就被晉朝官吏掠賣到山東當了奴隸。后來,他與汲桑等人起來造反,聚集了一伙人。汲桑死后,石勒帶領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劉淵。劉淵認為石勒才能出眾,就封他為將軍。

  石勒重用漢族官僚張賓,請他為自己出謀劃策,結果終于形成割據一方的力量。公元319年,他自立為趙王,他所掌握的政權被后人稱為后趙。公元329年,他消滅前趙,占領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石勒建都襄國(今河北邢臺),與東晉、成漢三足鼎立,互爭天下。

  一天,外國使臣來到后趙朝賀,石勒設宴歡迎。在宴會上,石勒想到自己創下這么大的基業,連外國也承認,非常高興,于是乘著酒興向大臣徐光問道:“我的功勞與歷史上哪個君王能夠相提并論?”徐光是臣子,就趁機恭維他,說道:“陛下又有智又有勇,君王中的漢高祖、人臣中的曹操都比不上您。自古以來的帝王,哪個能和您相提并論呢!”

  石勒明知這是夸大之詞,就笑笑說道:“你的話太夸張了。一個人要緊的是有自知之明。我如果遇到漢高祖劉邦,一定不會和他作對,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為他效力,和韓信、彭越一樣建立功勛。我如果遇到漢光武帝劉秀,則會與他爭個高低,看看誰的本事強,可就不知道鹿死誰手,天下被哪個得到了。”

  后趙的臣子聽到石勒的這番話,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的君主既不自傲,又有遠大的志向。

  ◎成語釋義

  不知政權落入誰的手中。常用來形容不知誰能取得最后勝利。

  ◎故事出處

  《晉書·石勒載記下》:“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出處譯文

  我如果遇到漢高祖劉邦,一定不會和他作對,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為他效力,和韓信、彭越一樣建立功勛。我如果遇到漢光武帝劉秀,則會與他爭個高低,看看誰的本事強,可就不知道天下被哪個得到了。

【小學勵志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勵志的成語故事04-03

勵志的成語故事04-04

經典勵志的成語故事精選04-04

小學生勵志成語故事大全11-28

勵志成語故事06-05

有關勵志的成語故事11-05

帶有勵志的成語故事11-30

勵志的成語故事推薦04-04

勵志成語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