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小故事15篇
勵志的小故事1
有一個人開車到加油站,他停在全套服務區(qū),三個工人快速的迎接他,第一位為他洗窗,第二位為他檢查機油,第三位幫他量輪胎氣壓。
他們很快的完成這些工作,收了十加侖油錢后,這個客人就把車開走了。
三分鐘后,他又開回來了,這三個人又沖出來迎接他,這個人說:"很不好意思,我想知道有沒有人為我的車加油了呢?" 三人面面相視,原來匆忙間,大家都忘了幫他加油。
故事心靈感悟:
在忙亂的生活中,你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呢?在安靜中思想一下,什么是眼前更重要的事情?是不是很久沒有和家人談心相處? 是不是遺忘了熱情?是不是忽略了心靈的.滋潤?
勵志的小故事2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
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
,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
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勵志的小故事3
一位業(yè)務員在體檢后,被醫(yī)生宣判得了癌癥,只有三個月的壽命了。驚慌之余,冷靜地思考如何安排剩下的時日,他最后下定決心,打算不動聲色,平靜地過完最后的人生旅程,而留下一個好名聲。于是在公司忠于職守,不再象往日般與同事、客戶爭辯,反而自認來日不多,一再忍讓,持續(xù)和諧,在家中,不再打罵小孩及太太,反而常常抽空與家人外出游玩。
三個月很快過去了,原本人人厭惡的他變成公司領導重視、同事愛戴、客戶歡迎的模范員工,不但晉了級,又加了薪,一家人更和樂融融,快樂美滿。
正當應對人生的最后一站時,卻接到醫(yī)院的通知,原來檢查報告弄錯了,他的身體健康,一切正常。
他還是他,一切都沒有改變,只是正因本身態(tài)度的轉變,整個人生為之改觀。因此,當你由玻璃看窗外時,若玻璃是綠色,外面的世界就是綠色的,若玻璃是紅色,你看到的就是紅色世界,這塊玻璃就在你的'心中。
因此,這個世界的好壞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你心中的玻璃是什么顏色?哪一種對你最有利?
勵志的小故事4
山腳下有一條小河,山坡上是狐貍的西瓜園。好長時間,天不下雨,挑水澆瓜的活很累,狐貍去請這個又叫那個,可誰也不愿到他那里干活。后來,狐貍在山腳下建成起了游樂園。游樂園里有蹺蹺板、高空纜車、音樂轉盤……高空纜車像架水車,黑猩猩第一個爬上去,他在上面一跑,大輪子就轉起來了。小猴一見挺好玩的,縱身一躍便躥上去,追著大猩猩跑呀跑,大輪子飛快地轉呀轉。
熊貓哥倆一上一下高興地玩起了蹺蹺板。梅花鹿、小白兔、小棕熊……一群小伙伴圍上音樂轉盤,有的推,有的拉,一推一拉大轉盤就轉起來,還放出好聽的音樂。山坡上,狐貍卻忙著澆西瓜。
“不是誰都不愿意干活嗎?這水——”小白兔眨眨紅眼睛,想不通。狐貍說:“只有傻瓜才去河里挑水哩!”那么,是誰替狐貍運來水呢?
原來,游爾園里的高空纜車、音樂轉盤都成了狐貍的水車,蹺蹺板也變成了他的.提水機。
“嘩啦啦”,河水伴隨著伙伴們歡快的笑聲悄悄地從地下管道流進了狐貍的瓜園里。
勵志的小故事5
鯰魚效應
在日本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日本漁民出海捕鰻魚,因為船小,回到岸邊時鰻魚幾乎死光了。但是,有一個漁民,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種捕魚裝備,以及盛魚的船艙,和別人都完全一樣。可他的魚每次回來都是活蹦亂跳的因些賣的價錢高過別人一倍。沒過幾年,這個漁民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魚了,漁民才把這個秘密告訴他的兒子。在盛鰻魚的船艙里,放進一些鯰魚。鰻魚和鯰魚生性好咬好斗,為了對付鯰魚的攻擊,鰻魚也被迫竭力反擊。在戰(zhàn)斗的狀態(tài)中,鰻魚生的本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就活了下來。
漁民最后忠告兒子,要勇于挑戰(zhàn),只有在挑戰(zhàn)中,生命才會充滿生機和希望。
勵志的小故事6
侯晶晶身邊的人都說她“意志如鋼”!
住院之初,鋼針抽取骨髓、全身麻醉、一天十幾個小時輸液,疼痛實在忍不住時,侯晶晶會小聲說:“媽媽,我疼呀!”這時候,她會讓父母坐在床頭給她讀書、講故事,而臉色蒼白的她則靜靜地聽著。《紅巖》、《童年》、《燃燒的石頭城》,她與書中的英雄人物一樣鑄就著內心的堅強。
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她的雙腿時常因為缺血而發(fā)生劇烈痙攣,而背部也會變得酸痛難忍。在家人的幫助下,她堅持做身體鍛煉,一次就是一個多小時。然后,又專注地拿起身邊的書本。
1997年的冬天,侯晶晶參加全國研究生考試。考場外,大雪紛飛;考場內,她揮汗如雨。一場考試下來,她坐的板凳全部浸濕了。連續(xù)三天五場考試,侯晶晶堅持了下來。結果,她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取了南京師大外國語學院。
六年研究生的學習,侯晶晶沒有缺一節(jié)課;一年多的教師生涯,她每次上課都是兩個小時。她的學生葛建平回憶:“一次上課我們感到她突然變‘高’了,才知道她腿部痙攣非常厲害,需要用手撐起身體放松一下。可她在講課時從來都是微笑著的!”
自強與關愛交相輝映
從一個殘疾小女孩到博士,侯晶晶詮釋了“自強”的內涵。
小時候,侯晶晶要去取一樣東西時,就用兩個小板凳交替著一點點挪過去,而母親則在一旁靜靜地注視著她。“晶晶,為什么不讓媽媽幫你去拿或者抱著你呀?”小伙伴問她。“我自己能做。”侯晶晶的回答如此平靜。
侯晶晶的丈夫、研究生時的同窗相華利始終記得這一幕:侯晶晶把吐的痰用紙包起來后,同學要幫她放到垃圾箱里,她卻微笑著擺擺手,推著輪椅來到垃圾箱前。“她表現(xiàn)出的自強和自尊震動了我。”相華利后來這樣告訴侯晶晶的家人。
留校一年,侯晶晶平均每天花8個小時左右用于教學、科研等工作。她先后有四篇論文在全國性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并完成了一部近30萬字的譯著。談起自己的成長,侯晶晶一再表示:“我走到今天主要是因為我的父母、親戚朋友,特別是南京師大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我。”道別時,問起今后的打算,侯晶晶還是那樣淺淺一笑:“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努力做更多的事情,同時保持身心的健康。”
勵志的小故事7
每年的九月至十一月,加拿大境內的大雁都要成群結隊的往南飛行,到美國東海岸過冬。第二年的春天再飛回原地繁殖。在長達萬里的航程中,他們要遭遇獵人的槍口,歷經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及寒流與缺水的威脅,但每一年他們都能成功往返。雁群一字排開成“V”字型時,這比孤雁單飛提升了71%的飛行能量。
當每只雁振翅高飛,也為后面的'隊友提供了“向上之風”,這種省力的飛行模式,讓每支雁最大的節(jié)省能量。如果我們如雁一般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彼此相互依存,分享團隊的力量。當某只雁偏離隊伍時他會立刻發(fā)現(xiàn):單獨飛行的辛苦及阻力,他會立即飛回團隊,善用前面伙伴提供的“向上之風”。啟示,如果我們如雁一般,我們就會在隊伍中,跟著帶隊者到達目的地。我們接受他人的協(xié)助,并也要協(xié)助他人。
當前導的雁疲倦時,他會退到隊伍的后方,而另一只雁則飛到他的位置上來填補。其實,艱難的任務需要輪流付出,我們要相互尊重、共享資源,發(fā)揮所有人的潛力。當某只雁生病或受傷時,會有其他兩只雁飛出隊伍跟在后面,協(xié)助并保護他,直到他康復,然后他們自己組成“V”字型,再開始飛行追趕團隊。
其實,如果我們如雁一般,無論在困境或順境時都能彼此維護,互相依賴,再艱辛的路程也不懼怕。
勵志的小故事8
曾經有一個記者在家寫稿時,他的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志的封底撕碎,對他兒子說:“ 你先將這上面的世界地圖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過了不到五分鐘,兒子又來拖他的手說:“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記者很生氣:“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謊話就不好了。怎么可能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圖!”
兒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記者一看,果然如此:不會吧?家里出現(xiàn)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反過來拼,只要這個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勵志的小故事9
與命運抗爭
在貝多芬26歲時,耳朵就開始現(xiàn)毛病了。貝多芬與女友琪蓮泰全手以后,一直痛苦萬分,吃不下,睡不著。忽然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耳朵里面總是翁翁響,就像有幾千只蜜蜂在叫一樣。一個音樂家失去了聽力,便失去了一切,貝多芬?guī)缀跻l(fā)瘋了。他找了很多大夫來醫(yī)治,可他們也不明病因,各種珍治方案都毫無作用。他傷心到了極點,想到了死。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我留念的嗎?我死后連個牽掛和懷念都沒有嗎?不,我不能被打垮,我要與命運抗爭。貝多芬暗下決心。從此后,他放棄了所有的社交和演出,全身心投入到創(chuàng)作之中。兩年的時間里,貝多芬在原有的.第一交響曲后,又創(chuàng)作出好幾部作品,迎來了碩果累累的收獲季節(jié),攀上了藝術高峰。
活著就是奮斗,人定勝天才是奮斗者的的信念。
勵志的小故事10
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過。上山的雖汗流浹背,但卻興致勃勃,并主動地和下山的打招呼:“山上好玩嗎?”下山的疲憊不堪,連連搖頭:“一座破廟,幾尊菩薩,沒意思。”上山的不以為然:“噢,是嗎?上去看看再說。”說完擦一把汗繼續(xù)向上攀登。過了一段時間,這撥上山的下來了,又碰上興致勃勃的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嗎?”“一座破廟,幾尊菩薩,沒意思。”但上山的不以為然:“噢,是嗎?上去看看再說。”
在各種各樣的“山”上,不斷有人上去,也不斷有人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山的和下山的,就這樣絡繹不絕,接連不斷。
勵志的小故事11
天氣真好。吃過早飯,小熊出門去散步了。他走啊走啊,來到一片草地上。哎,綠綠的草地上躺著一把小提琴!他正要去拿,小豬走過來,也看見了小提琴。
小熊說:“是我先看見的小提琴!”
小豬說:“我也看見了小提琴!”
“那是我們一塊兒看見的小提琴!”小熊和小豬搶著小提琴,誰也不肯放手。
小熊說:“這樣吧!咱們比賽跑步。誰贏了,小提琴歸誰!”“一、二、三——”小熊和小豬一起比賽跑步。嘿嘿!他們一起跑到了終點。小豬說:“那,摔跤吧!誰贏了,小提琴歸誰!”小熊聽了點點頭。他們一起看了一眼樹墩上的小提琴。
“一、二、三——”小熊和小豬比賽摔跤。呵呵,結果他們誰也沒有輸。
“那,咱們還是來比賽跳高吧!”小熊和小豬一塊兒說。“一、二、三——”哈哈,小熊和小豬又跳得一樣高!怎么辦呢?小熊和小豬又看了一眼小提琴。他們想啊,想啊,想了老半天,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小熊說:“看誰先跑到花園里兔奶奶的.家,小提琴就歸誰!”“好,就這么辦!”
“一、二、三——”小熊和小豬撒腿就往花園里兔奶奶家跑。“哐啷”一下,他們一起撞在兔奶奶家的門上了。兔奶奶打開門一看,說:“哦,歡迎,歡迎!來,進來吧,小寶貝!”小熊和小豬互相看了一眼,一起跑過去拿小提琴,然后走進了兔奶奶的家。兔奶奶拿出蜜蜂請小熊吃,拿出胡籮卜請小豬吃。“啊嗚,啊嗚”他們吃得好開心哪!
忽然,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慢慢地傳過來。小熊和小豬一看,呀!是兔奶奶在拉小提琴哪!“嘿!太好了,太好了!這把小提琴就送給兔奶奶吧!”小熊和小豬一塊兒說。兔奶奶說:“謝謝啦,謝謝啦!以后你們要聽音樂,就上這兒來好了!”
“好,就這么辦!”
勵志的小故事12
沒有對手自己就不會強大
自然界有一條定律:弱者自有自己有空間。
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群進行過研究。他發(fā)現(xiàn)東岸羚羊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速度也不一樣,每一分鐘要比西岸的快13米。對這些差別,這位動物學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些羚羊的生存環(huán)境和屬類是一樣的有一年,他在動物保護協(xié)會的協(xié)助下,在東西兩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們送到對岸。結果,運到西岸的10只羚羊剩下了3只,那7只羚羊全被狼吃掉了。
動物學家終于明白了,東岸的羚羊這所以強健,是因為在它們附近生活著一個狼群,西岸的羚羊這所以弱小,正是因為缺少這樣一群天敵。
大自然的法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有競爭,就沒發(fā)展,沒有對手,自己就不會強大,沒有敵人就談不上勝利。不斷挑戰(zhàn)自己,超越別人,崇尚競爭,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強勁的競爭對手能促使我們進步。
勵志的小故事13
有一個人出外旅行,來到一條水流湍急的河邊,他站在那里束手無策。有一個住在附近的人,看到他遭遇困難,就走過來,很爽快地把他扛在肩上,送到對岸。
由于這人沒什么錢,不能給那個好心人適當?shù)膱蟪辏驹诤舆叄X得很過意不去,但正當他心里這樣想的.時候,看到那個人又回到對岸,繼續(xù)把不能過河的人送了過來。
于是,他走到那人身邊說:“現(xiàn)在我已經不再感激你了。根據(jù)我的觀察,你有幫助任何人渡河的癖好。”
可當他回來的時候,那人卻不再背他過河了。
勵志的小故事14
雞蛋經女人手好賣
摩根是美國的大富豪,他年輕時攜妻子闖蕩美國之際還是個窮光蛋。為了生計,他和妻子開了一個雜貨店賣雞蛋。摩根賣雞蛋時常常有顧客抱怨說他的雞蛋小。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總結,他便讓妻子來賣雞蛋,結果顧客不僅不嫌雞蛋小,反而對摩根的印象和態(tài)度也大大改觀了。原因就在于,摩根的手又大又粗,使得雞蛋相比之下就顯得有些小了。同樣一個雞蛋,放在一個女人纖細的手里和一個男人粗壯的手里,在購買者的視覺上,雞蛋就不是同一個雞蛋了。同樣一個雞蛋,因為男人和女人手的大小不同,造成購買者視覺的差別,就不是同一個雞蛋了。因此,我們不能局限在一個思維當中。小的`優(yōu)勢,可能成為制勝的關鍵。
勵志的小故事15
童年的張海迪,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她愛唱歌、愛跳舞、活潑得就象林中的小鳥。她整天唱啊、跳啊,快活極了。不想,5 歲那年一場大病使張海迪失去了行動的自由。
該上學了,同齡的小朋友背起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張海迪也哭著讓媽媽找出戶口本,拉著媽媽的手央求道:
"媽媽,我也要上學去!我也要上學去!"
媽媽指了指張海迪的雙腿,告訴她說:
"玲玲(張海迪的乳名),你還不能下地,怎么去上學?"
"不,我要去!我要去!我不要一個人在家里。"
張海迪哭著嚷道。
媽媽沒有作聲,眼淚直在眼圈里轉,只是一個勁地用手撫摸著張海迪的頭,任憑小海迪臉上的淚水成對成雙地滾下來。
哭了一陣,張海迪又開始央求媽媽:
"媽媽,你送我去吧,早晨你把我送去,中午再把我接回來,我一定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
海迪的話深深刺痛著媽媽的心,多懂事的女兒啊,媽媽多希望她能站起來,跟別人的孩子一樣去讀書。媽媽別說送、接,再苦再累也愿意。
可是,不能坐著怎么上課呀?
想到這里,媽媽再也抑制不住辛酸的淚,抱住海迪哭起來,懂事的小妹也在一旁哭,母女三人哭作一團。
半響,媽媽擦擦眼淚,安慰海迪說:
"好玲玲,聽媽媽的話,等你治好了病,媽媽就送你上學去。"
妹妹也在一旁說:
"姐姐,我以后不出去玩了,在家陪你。"
媽媽和妹妹的淚水使張海迪清醒了:上學的熱望,將永遠成為泡影,這是多么殘酷的事實啊!海迪幼小的心靈真的難以承受。
張海迪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她暗暗下決心,不能上學,就在家里自學,別人會的,我也要會,這個性情倔強的小姑娘,她要以不同尋常的生活方式,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小海迪開始學識字了。她先根據(jù)識字卡片學習漢語拼音,會了拼音,不久她又學會了查字典,識字關她是"連蹦帶跳"過來的。根據(jù)上、下文,她常常能"猜"出不認識的生字來。每當她"猜"到的字被別人證實是對的時,張海迪就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更有信心了。誰知,這樣的'日子也沒有維持多久,第三次的手術后,她只能一動不動地躺著,連脖子也不能扭,張海迪多么想看書啊!媽媽看出了海迪的心思,一邊護理她,一邊抽空給她念書聽。
有一天,小海迪忽然對媽媽說:
"媽媽,請您給我找兩面鏡子來。"
媽媽以為女兒要照鏡子打扮一下,趕緊去找了兩面鏡子。
可媽媽沒想到,海迪根本不是想打扮。她讓媽媽放一面在枕頭邊,在桌子上支一面與眼睛平行的鏡子,她要從鏡子里學習了。
媽媽好生奇怪,笑著問女兒:
"玲玲,這是要干什么?"
海迪對媽媽說:
"我小的時候,躺在床上,常常能從小鏡子的反射中看到樓下的小朋友上學、放學,現(xiàn)在,我想讓鏡子來幫助我讀書。"
媽媽拗不過女兒,只得按照她說的去做。
就這樣,張海迪又開始了她的自學。但讀這種"鏡子書"是很不容易的。鏡子里的字是反的,順序也是反的,把反書正過來,一頁書要看好半天。時間一長鏡子里變成黑糊糊的一片。只有閉一會眼,字跡才會清晰。
就是靠著這面"鏡子書",張海迪自學了從小學到中學的全部課程,走出了一條屬于她自己的生活之路。
【勵志的小故事】相關文章:
勵志的小故事04-03
經典的勵志小故事精選04-04
勵志小故事04-04
勵志的小故事精選04-05
勵志的小故事05-26
勵志小故事02-17
經典勵志小故事11-18
勵志小故事07-02
很經典的勵志小故事12-02
經典勵志小故事精選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