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
我們在晨會上時常會分享一些勵志故事,而我們聽完也會懂得其中的道理感悟,那么有關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篇一
相聲演員郭德綱演相聲獨樹一幟,常常是一票難求,當主持駕輕就熟,詼諧幽默,演影視也順風順水,頗受歡迎。但郭德綱也一直都是個有爭議的人,批評他的板磚和贊美他的鮮花差不多一樣火爆,有人預言“這小子就是個泡沫”,兔子尾巴長不了,有人指責他的某些作品風格低俗,類似二人轉;有人聲稱他抄襲傳統相聲名段改為自己的段子;有人還挖掘出他當年與故人的是非恩怨……面對這些爭議和責難,郭德綱很坦然地說:“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善于把扔過來的板磚鋪成道路。”
的確,人生在世,如果要想干出點名堂,要想獲得成功,出人頭地,不受批評、不挨板磚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些意志脆弱的人,可能就會被飛來的板磚砸趴下了,一蹶不起,這也就是魯迅說的被“棒殺”了。而意志堅定的人,則會勇敢地面對批評和指責,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批評中汲取營養,從指責里看到自己的短處,當然對那些惡意的人身攻擊和無端造謠也會一笑了之。
算起來,近代中國文化人中魯迅是被人扔板磚最多的一個,這其中既有善意的批評和商榷,也有惡意的攻訐和污蔑,既有來自文化名流的爭鳴意見,也有來自文化流氓的無恥謠言,比如說他拿蘇聯政府的盧布,比如說他的作品“抄襲”日本作家等,瀟灑的魯迅不僅用這些板磚鋪成自己的前進道路,而且用這些板磚壘成了一座巍峨的文化高峰,至今無人企及。
小巨人姚明是魯迅的崇拜者,他的成長也同樣沒少挨板磚。他剛進軍美國NBA時,美國媒體對他的嘲諷聲、質疑聲、批評聲,簡直是鋪天蓋地,板磚多如雨點。面對板磚,姚明表現了東方人的智慧和倔強,他沒有據理力爭,沒有用板磚回擊,因為他知道那沒用,最好是用事實說話。你不是嘲笑我是瘦竹竿嗎,我就拼命苦練把自己練成“肌肉男”;你不是諷刺我打球作風太軟嗎,我就專門在硬仗、惡仗中努力表現自己;你不是攻擊我體力差,一場球無論如何也拿不下20分,我就打出個樣子讓你看看,一場球拿他個三四十分出口惡氣。姚明也用這些板磚鋪就了自己的成功之路,成了NBA巨星。
“草根”演員王寶強,個人條件不好,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個子矮,長相一般,皮膚不好。除了會耍套把式,一無是處。”許多人也不看好他的演藝道路,不斷給他潑冷水、扔板磚。在工友眼里,他是個有妄想癥的人。不知有多少人給他吹冷風,諷刺他,說他根本就不是這塊料,說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要他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到底啥模樣。若是換個人,接到這么多的板磚,恐怕早就灰心喪氣,徹底放棄了,可王寶強不,每挨一塊板磚,他都頑強地反彈:“你們越說我不行,我就越要做個樣子給你們看看,我堅信自己就是與眾不同。”就這樣,他“不放棄,不拋棄”,倔強地尋找機會,再小的角色也不放棄,再普通的群眾演員角色他都演得認認真真,先是《盲井》,后是《天下無賊》,再后是《士兵突擊》,一部比一部演得好,最后終于脫穎而出,用這些板磚鋪就了自己的明星之路。
“成功就是用板磚鋪路”,這話極富哲理,更具有可行性,郭德綱、姚明能行,你我也能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咱還是先干起來再說!
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篇二
紐扣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拉鏈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紡織品的不斷豐富,人們對紐扣、拉鏈之類用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其渴望新產品的心情也越來越強烈。
因此,許多專業人員都在討論和研究新的產品。
一天,李先生與朋友去登山。山上風光很好,但是,腳下的鬼針草卻很煩人——兩條褲管沾得到處都是,甚至坐下去歇口氣,臀部也會被刺得隱隱作痛。花了好長時間才將那些討厭的東西撥下來,可是沒走幾步,又渾身都是了,真是煩透了。
結果,一天的興致都讓這鬼針草給弄沒了,回到家里還得一根根地拔。為了搞個明白,李先生拿來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起來。他發現,這種草很特殊,長了很多細細的帶鉤的針毛。它們之所以到處沾人就是這些細毛在作怪。
李先生猛然靈機一動,制造像這種形狀的針毛,不是正可以取代紐扣、拉鏈的作用嗎?經過多次的研究和試驗,他終于成功地制造了免扣帶。投放市場后,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李先生很快在激烈的市場中占上了上風,取得了主動,并發了大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機會有相當了不起的力量,它能讓一個名不經傳的人躍居為璀璨的明星。有時也會讓一個人起死回生走向輝煌。而作為一個想成功的人來說,必須要有強烈的機會效益意識。在成功道路的跋涉中,你必須對自己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成本核算”。有時,失去一次機會,有可能導致你幾個月、幾年,甚至整個生命的白白流失。一次機會喪失,釀成千古遺恨的事是常有的。因此,務必重視機會的效益,讓投入的精力得到應有的回報。我們應該做一個開拓機會、捕捉機會,進而成為發掘機會潛能、高效運用機會、駕馭機會的高手。提高機會的利用率,善于將機會發揮到最大值,實現運用機會的最佳化,從而邁向成功!
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篇三
1957年夏天,美國青年沃倫在家鄉創辦了一家投資公司。由于他所籌集的資金有限,生意勉強可以維持。
不久,沃倫聽說泌尿科醫生戴維斯有筆閑錢想投資,一直在找合適的理財經理,于是他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趕去找戴維斯談合作。
來到了戴維斯家,沃倫才發現那里已聚集了十幾個職業理財經理。原來,謹慎的戴維斯擔心自己投資會虧損,便一次找來了多位經理同時談合作。
好不容易輪到沃倫,戴維斯瞟了他一眼,直言不諱地說:“天哪,你看上去只有18歲,干這行多少年了?”
沃倫靦腆地答:“我的確是新人,可是如果你愿意把錢交給我打理,我將把所賺的75%利潤都分給您。”
戴維斯笑了,心想這樣分紅倒還不錯,可這個帶孩子氣的人能夠賺到錢嗎?他搪塞說:“還是讓我再想一想吧。”
沃倫失落地出門。這時他注意到有位婦人坐在客廳里看書,便主動上前去搭訕。沃倫了解到她叫多夢西,最喜歡薰衣草……
第二天,沃倫和其他理財經理一樣都早早地來到戴維斯家再次談合作。在等待的時間里,他特別給多夢西送了一束新鮮的薰衣草。多夢西感激地說:“你可真是有心的年輕人!”
那之后,戴維斯一直沒下定決心把錢交給哪個人打理,沃倫和其他理財經理不得不每天都來談合作,可是始終沒有人談成。
沃倫除了跟其他人一樣談合作外,每天都要提前準備好一束薰衣草送多夢西,陪她聊上幾句。
這樣過了半個月,那天沃倫正在與戴維斯商談著,多夢西突然走了進來,手里捧著那束薰衣草,大聲地說:“戴維斯,我喜歡這個年輕人的各方面,你把錢交給他打理準沒錯!”
戴維斯照例想了想,隔了很久終于說:“我的想法跟你完全一致。”
就這樣,沃倫得到了戴維斯的10萬美元投資。他用這筆錢去炒股,賺了不少錢,名聲很快傳播開來。
沃倫的全名叫沃倫·巴菲特,如今他的財富已過600億美元,仍不忘當年籌得第一筆資金的經歷:“當看到經理們都想得到那筆資金而戴維斯又對此猶豫不決時,我就意識到自己還需多做些什么,然后我注意到了多夢西,多送了她一束薰衣草。”
有時成功真的很簡單,僅僅在于你看到了別人所沒看到的,然后做了他們所沒做的那一件小事,僅此而已。
【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相關文章:
晨會的勵志小故事分享04-04
晨會勵志超短的小故事分享04-04
晨會勵志的小故事及感悟分享04-04
晨會勵志小故事及感悟分享04-03
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關于團隊04-03
晨會分享勵志小故事11-26
晨會勵志故事分享感悟04-04
晨會勵志故事分享及感悟12-02
晨會勵志的小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