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
高考是魔鬼般的訓練?是一種展示自己的舞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狀元勵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篇一
看新書不如看舊書。王舸說復習遠遠要比預習更重要。因為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預習雖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預習這個環節,花大量的時間對教材進行“粗加工”,實在是得不償失。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真正有效的復習是要求同學們將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在一個橫面上鋪展開來,這是一個建立橫向聯系和融會貫通的過程。有的同學在復習的時候打不開思路,局限在已知的幾個知識點上,做著重復低效的勞動。這樣長時間處于低效率的學習狀態,打時間戰是不可取的。長時間的低效率學習不僅對提高成績無益,更嚴重的后果是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另一類同學則恰恰相反,片面追求“高效”,一味地朝前猛趕,整個知識體系沒有形成網絡,只是一根單線條,很容易在某些環節形成斷裂,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墻頭蘆草根基不牢,難有長足的發展。正確的復習方法能夠及時糾正這兩方面的偏差。具體說來,就是要選擇精當的習題進行充分練習,在復習的時候注意相關知識的連接點,相互交織形成網絡,并自己動手理清體系脈絡,把書讀薄。其次,合理安排復習時間,持之以恒,對自己掌握的東西要有明確的概念,解決那些似是而非的知識盲點。
在“斧子”資料的選擇上,最好請你的老師幫忙。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學習資料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而我們的學習時間非常緊張,自由安排的時間少之又少。如果你在作了一套練習題之后發現自己收獲甚微,你一定會氣憤得恨不能把這本垃圾撕碎。與復習配套,你需要一套有效的學習資料。但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這些本來可以省力的地方。不要輕信名牌,也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讓你的老師幫你選吧。”王舸說。但這樣的前提是要讓老師了解你的學習狀態,這就需要以和老師的深入的交流做為前提了。
以不變應萬變
就學習而言,心態很重要。王舸講述了一次考試的事,在高考前摸底考試的時候,那是第三次診斷考試考綜合科,兩個半小時的考試他提前一個小時就交了卷,被老師“痛斥”了一頓,考試結果卻讓老師哭笑不得,他考了270多,很好的分數。在高考前出現這樣的“考試不嚴肅認真”的情況真是少見!但從中可以看出兩個字——信心。緊張的學習和激烈的競爭使同學們都產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隨之在精神上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緊張情緒。這種不良的心理因素發展下去,會在考場上表現出它的惡果,不少同學或多或少的都會表現出怯場的現象。這是缺乏信心的表現。自信是以實力作為基礎的。試想,如果在你的知識結構上出現很多的盲點,整個知識體系紛亂如麻,你能有信心去面對考試嗎?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在平時注意培養。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堅持腳踏實地。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則不達。信心不僅是平時學習中的動力,也是考場上拿分的保證,是發揮你的考試技巧的前提。在平時的考試訓練中,老師要求我們,既然是考試嘛,就要把能拿的分都拿到。我們在考試當中難免會遇到攔路虎,缺少信心的人在遭遇這樣的難題之后,面臨的幾乎就是一場全面的潰敗,因而他們分數起伏極大。相反,有信心的同學則能夠在小小挫折之后盡快恢復,縱橫捭闔盡情發揮,因而分數也就能相對穩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曾經滄海
天空并不總是蔚藍的,有時它會陰沉灰暗,這對于每個人都一樣。我問王舸:你是那種天才型的學生還是勤奮型的學生?你的成績是不是一直就這樣遙遙領先呢?他說,我是個很普通的學生。王舸回憶在高一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他的英語成績有一個巨大的滑坡,年級排名已經跌到100多名,形勢嚴峻。怎么辦呢?他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了細致深入的思考之后,毅然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主動提出申請跳轉到另一個班上。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學習方法跟老師的教學節奏教學方法有難以磨合的地方,而他平時就和學校所有的老師相當熟悉,所以他很快就作出了選擇。接下來便是更艱苦的學習,結果證明了他是對的。無疑,這樣做要面對很大的壓力和風險,這就要求他必須對自己有相當清醒的認識,弄明白自己在學習過程的需求,進而作出準確的定位。
自己做主
王舸的父母都是層次很高的知識分子,可謂書香門第,這樣的土壤中長出的苗裔想必是盡得天時地利了吧?在采訪中,我提到了這個問題,卻得到意料之外的回答。王舸說在他的學習過程中,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其實是很小的,和現在大多數的同學一樣,他是個住校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而且他的父母親都是文科出生,幫助幾乎不大。“學習要靠自己。”他這樣總結。家庭教育是現在教育的一個熱點問題,很多的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可謂不遺余力,各種形式的家教大行其道,我適時的提出這個問題。王舸認為,就他自己的學習而言,他覺得家教是沒有必要的,“也許各人的情況不一樣,但我認為學校老師安排的時間和我自己下來的練習就已經足夠了。”
兼容并蓄
王舸填報的是清華大學的建筑系,對于這樣一個文理兼修的專業,他很清晰地感受到文科的學習,人文方面的修養以及傳統文化的浸潤會對他以后的學習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就建筑作為一門藝術而言,它要體現更多的文化內涵,體現中國人的審美觀點。而這樣的熏陶是一個緩慢而長久的積累過程。考試不是學習的目的,我們也不是為考試而生。將學習和考試綁在一起的觀點實在過于狹隘。胸有大志的人自會眼觀四海,放眼長遠的未來,著眼于學習在人的整個生命發展過程中的所起的作用。
愛好對于個人的成長和個性的塑造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王舸認為,盡管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習,但無論如何,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他有很多愛好,比如打球、游泳、音樂、電腦。現在放暑假,和其它同學一樣,經歷了緊張的高考,游泳池成了他最常去放松的地方。愛好不是特長。王舸很坦率地說,我喜歡音樂,但我不會樂器。對于時下流行的鋼琴熱,王舸覺得,這方面的發展全憑興趣,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強求。只要有主有次,有益的愛好有益于學習。古人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是也。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篇二
我的高考算是一個“奇跡”。我是海淀區2010年高三理科生,“一模”考試成績421分,按分數線只能讀“三本”;“二模”407分,按分數線只能讀高職;6月高考后,成績上升到496分,超過了一本線,被西南政法大學傳播學專業錄取。
有同學好奇:“你怎么做到超水平發揮的?”其實,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朋友中,超水平發揮的也有一些。我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考前擁有良好的狀態。
“模考”成績差師長不言棄
我的兩次“模考”成績都一塌糊涂,且一次不如一次。父母嘴里沒說什么,但我知道他們很無奈。當時,父親幫我搜索的信息主要是一些“三本”和專科院校。看到班里考得好的同學歡喜的樣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中午,班主任把我叫到樓道里,問我想上哪所大學。我說不知道。班主任說:“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沖上去絕對沒問題。”按說,這對我是一個很及時的鼓勵,但那時我受“一模”打擊太大,并沒領會老師的期待。直到“二模”來臨,我依舊整天迷迷糊糊。這導致“二模”成績比“一模”還差。
我清晰記得,“二模”后,由于成績太不理想,爸媽只說了一句,“有個學上就行了。”這時距高考還有一個月。媽媽對我說:“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以后干什么我們不管,但你要想清楚,以后聚會時,你準備以什么面目見大家?”爸爸顯得深沉些。一天,上學路上,他說了那句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不是人生的終點。你以后的日子會很精彩,但為了更加精彩,你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激勵了我,讓我頓悟:“為什么別人能上更好的大學,我就不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此,我真正進入狀態,像充足了電的機器,每天鉚足了勁兒學習。我對自己說,如果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來,那以后還成什么大業?所以,堅定信念是最關鍵的。我們要堅信,不到最后一刻,什么都可能發生,什么奇跡都可能出現。這需要同學們在考前繃緊弦,堅持到底不松懈,不能拿就要高考了作松勁兒的借口。
剖析薄弱點分分都計較
現在想來,認清、剖析弱點并重點突破是讓我非常受益的一個方法。
分析“一模”和“二模”試卷后,發現理科綜合是我“命門”所在。它的總分為300分,而我當時的成績只有150—160分,原因是選擇題錯得太多,一次能錯9道。一題6分,我在選擇題上就比別人少了54分。那時老師總有一句話“一分一個操場的人”,我就想,這些分數能讓我落在54個操場的人之后了。
我決定對理綜重點突破。在那一個月里,我把有關“一模”和“二模”的試卷翻出來,每天做一套理綜選擇題。我做的是北京歷年高考題,沒做其他省市的題,因為題型和出題思路不一樣。不管對了還是錯了,我都逐題分析。如果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我就寫出其他三項的錯因。我發現,選擇題注重細節,有時多一個字,答案就會有變化。一星期后,我的選擇錯題降到了5道,這對自己是個很大的鼓勵。最終高考時,我的理綜分數達到了從未有過的217分,比“模考”提高了60分。
我的經驗是抓住每道有把握的題,不丟每一分,分分都計較。
考試狀態好百戰才不殆
高考不僅考查基礎知識、學習能力,也考查耐性和心理素質。我認為,從現在到考試結束期間的良好狀態非常關鍵。我把它歸為兩點:
其一,考試狀態是一種做題的手感,比如選擇題有選擇題的做題技巧,大題有大題的做題技巧。這些老師已傳授給了我們。同學們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經掌握,還要了解自己常錯的知識點。我有時會發現,這個(類)題總做錯,做三遍,錯三遍。那么接下來我就會對它格外關注。
其二,考試狀態也是種心理狀態。我在考試前沒考慮過能不能考上。既然志愿報完了,想也沒用。我關心的是,對有把握的題要做對。有些不會的題,任你怎么絞盡腦汁也不會。所以,大家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題上,多檢查做過的題、會做的題。我們平常都有體會——這道題我馬虎了,那道題我能對,但就是答錯了。高考也同樣。
如果你總是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你內心不夠平靜,可能比較浮躁、著急。其實大可不必。雖然綜合科目時間較緊,但做對有把握的題的時間還是夠用的。我們要爭取做一題對一題,在考場上想做完所有題再回頭檢查幾乎不可能。慌亂,是考場大忌,時間再怎么不夠,也不能慌張。記得考英語時,坐我旁邊的兩位同學最后一篇小作文沒時間寫了,但成績也不錯。既然已成事實,再想還有什么用?我們只要關注卷子上的題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要想。這才是積極的心態。
說實話,我在高考前一天還在看電視,因為老師和家長都鼓勵我,我要放松心態。但自己雖然表面上在看電視,心里還是在思考:語文作文可能要寫議論文,論點和論據要清晰;數學的有些公式要再背一遍,比如三角函數的公式;理綜的物理要好好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化學常考的方程式要會寫;生物還有些名詞記得不牢;英語的完形填空的弱項,要先通讀一遍全文,然后再做題……
現在,“二模”還沒開始,高考還有40多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請不要氣餒,請記住:不到最后一刻,勝負難分;不與他人比較,只與自己比較;知足常樂,將每次進步都化為前進的動力。
只要努力,奇跡就會出現。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篇三
高考是什么?
高考是魔鬼般的訓練?是一種展示自己的舞臺?還是實現爸爸媽媽未竟理想的機會?
但不論是什么?只要你選擇了,你就一定要全力以赴,這是一種習慣
不論你是否喜歡,只要你選擇了,你就要全力以赴。
高考的成績重要嗎?當然重要,它是你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它確定了你未來幾年要在哪里,跟誰在一起,跟誰學習;更重要的是,它會為你蓋上人生一個重要的圖章(STAMP)北大的,吉利大學的
既然重要,你當然要全力以赴。
高考的成績重要嗎?也不重要。你的人生依然有很多改變命運的機會。
清華畢業一樣可能碌碌無為,而海底撈的老板卻沒有上過大學。
既然沒有那么重要,既然你還有其它的機會。那你當然沒有必要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養成對你選擇的事情不遺余力去做的習慣,高考既然承載了你、你父母許多的心血,你把自己最黃金的時間交給了它,那你有這樣的責任善待自己的青春歲月,善待父母的關愛,所以你要保持最好的狀態。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養成你認真做事的習慣,你做題認真的習慣、分析的習慣,總結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習慣。因為高考的競爭是激烈的,細微失誤你就會失去進入復旦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你工作時候的不認真將可能讓你設計的飛機從天上掉下來。
不知你有沒有意識到,高考也許是歷練你下列能力的重要機會:
1、計劃能力,時間管理能力:
所有考生有一點是絕對的平等,那就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時間,誰能把這剩下的時間規劃好,把時間放在能最大程度產生價值的行動上,誰的高考成績就會更好。時間資源是你人生最重要的、難以再生的有限資源,經濟學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誰把同樣的資源產生最大的效用,也就是價值,誰就是贏者。
做正確的事,用正確的方法做事(Dotherightthingintherightway),是有效提升你成績的良好方法,你的學會把你有限的時間、精力用在產生最大效益的地方,當然還有效率。
2、學習能力
有效、快速的從我們的前輩、先知那里汲取到知識的能力,是我們能否快速豐富我們人生知識的關鍵。世界依然有很多未知的天地等待我們去探索,但是在出發之前我們需要從我們的祖先那里去學習,這種學習的能力將伴隨我們的一生。
1991年去瑞士時我才知道地理是如此的有用,而我的知識是如此的貧乏;在遇到困難時我才知道俄羅斯的十二月黨人曾經的磨難。在為企業做能力模型、做招聘、選拔咨詢服務時才知道了解一個人是多么的不容易,才知道我們作為人口最多的種族在評價我們自己的時候還不得不使用西方人的工具。我在做碩士論文用計算機模擬連鑄連軋過程中才知道自己數學知識的單薄。
學習能力在我人生中是如此的有用,作為一個工科學生我開始學習進出口貿易,我學會了談判、處理合同、開具信用證、知道了KNOW-HOW,知道了關貿總協定(WTO的前身)、法律;因為喜歡美國的戴明,我又學習了質量管理知識并進入了我喜歡的北歐公司;然后我又學會了為企業做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對人認知的興趣,使我開始學習心理學,我的心理學知識使我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第一次給小學生一起建立他們“心中的都江堰”,帶領團隊為國內的大型企業建立能力模型、幫助他們招聘、選拔人才。
這一切,都來自我對知識的渴望和強大的學習能力,而高考對我學習能力的形成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那個時候因為缺乏英語老師,我在81年高考前10個月才開始學英語,我從26個字母都不認識到高考60多分,是班里英語考試第二名。
我發自內心喜歡羅素的話:有叁種簡單然而無比強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探索,對人類苦難的難以忍受的憐憫,這些激情象颶風,無處不在、反復無常地吹拂著我,吹過深重的苦海,瀕于絕境。
3、承壓能力
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那就是沒有一個人的人生在所有的時間都是如意的。自己做老板當然好,但是在公司缺乏資金時,不得不把房子抵押出去;做知名演員當然好,但是你要準備好在冬天穿單衣跳到水里去;當官員當然好,但是你得承受夫人對你微薄收入的抱怨,伸手拿了不該拿的錢你得承受晚上睡不著覺的壓力,而上司的一個眼神可能讓你靈魂出竅;做醫生你得面臨突發情況造成病人死亡的巨大壓力。做老師沒有壓力嗎?面對你們這些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學生,人生能沒有壓力嗎?其實壓力也是一種責任。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精選12-07
高考狀元的勵志文章11-09
高考狀元勵志的文章精選04-05
高考狀元勵志的文章04-05
高考狀元的勵志文章精選04-04
高考狀元勵志文章普通04-07
高考狀元勵志文章分享04-07
高考狀元勵志文章伴著歌聲起航12-07
勵志的故事 勵志名人故事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