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哲理故事(15篇)
勵志哲理故事1
每個人都有感到害怕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你就無法保護自己,并對危險的情形做出理智的判斷。所以說,害怕并為之做出反應,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比如:第一次坐過山車,第一次游泳,第一次抽血……抑或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時候,就連大人都會結巴,都會臉紅,更別說孩子了。但是,并不是害怕就能解決問題,而表露出膽怯的表情也不說明你就是膽小鬼。當害怕來臨的時候,那些隱藏害怕或假裝看不見害怕的人,才是真正的膽小鬼呢。
有一次,爸爸帶小羽到公園玩。突然,小羽在前面尖叫了一聲,爸爸走上前一看,原來她看到了一條大青蟲子。“一條青蟲子有什么可怕的?它不會咬人的!”爸爸一邊說一邊把青蟲子捏起來,放在掌心。小羽湊上前,仔細地看著蟲子。“來,把蟲子捏起來。”小羽一聽,使勁搖頭。“我不敢!”“不用怕,你已經是大孩子了,還害怕一條蟲子呀?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都打過老鼠呢。”聽到爸爸的話,小羽鼓起了勇氣,用手碰了碰蟲子,見它沒什么反應,就把它捏了起來。“小羽真勇敢!”爸爸高興地說。這時,小羽看著被自己捏在手中的蟲子,也高興地笑起來。
女孩天生的柔弱性,使她在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往往產生恐懼心理。但是,有些困難一旦克服,恐懼也就隨之散去。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遇事不要害怕,勇敢地面對,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平時,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認為自己的環境很安全,膽子卻越來越小。大家要知道,膽小是培養競爭力的最大障礙。一個膽小的人,不敢嘗試新事物,自信心不足,將來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所以,尤其是女孩,一定要鼓勵自己遇事時不大驚小怪,并且要戰勝困難。
下面,我們來完成一個小測試。請同學們就下列情形給自己打分,完全符合記5分,不符合記1分。“我覺得待在一個晚上有蝙蝠飛進來的房子里會令人很興奮。”“閃電、地震、龍卷風等自然現象,并不會太煩擾我。”“我喜歡去游樂場玩那些最嚇人的項目。”“我喜歡朋友突然用很大的動作或者聲音來嚇唬我。”“我覺得看恐怖電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當可怕的狀況過去后,比如飛機受氣流影響顛簸之后,我通常會笑。”做完這個小測試,你的分數是多少呢?6-20分:你容易因為害怕而受到驚嚇,而且你不太會去尋找刺激,也不會把自己的恐懼反應當作娛樂。20-30分:你喜歡受到驚嚇,當然了,這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你甚至會覺得恐懼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兒。
其實,不管害怕的原因是什么,比如過去的經歷、真實的危險、可怕的夢境,以及影視鏡頭等,它們都直接影響著你的心理,使你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恐懼。此時,你不僅要積極去面對,還有很多處理的方式。首先,你可以和自己信任的人交流這種感受,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都可以成為傾訴的`對象。把自己的恐懼說出來,他們也許能幫你決定該做些什么。其次,尋找保證或者多提問,比如睡覺前你可以請父母將房門反鎖,比如向別人詢問他是怎樣克服恐懼的。再次,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因為只有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才能使你覺得“不那么害怕”。如果你害怕坐飛機,那就多了解一些有關飛行的知識。其實,戰勝恐懼心理的最好辦法就是親身實踐,有些事一旦經歷了就不再覺得有多可怕了。另外,大家還要認識到,人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很多事并不是它們看上去的樣子,而是你給自己制造了心理障礙,才覺得恐懼的。
與此同時,家長也應引領和幫助孩子走出害怕的泥淖,比如,家長要經常告訴孩子不用害怕。如果孩子害怕黑暗的話,那就打開燈,讓他仔細確認每個角落。孩子一個人坐公交車,家長要詳細地告訴他車站的位置、車號、車費等,還有坐錯車或遇到突發情況時該怎么辦……其實,害怕是源于對周圍情況的不清楚,或不知道遇事該怎樣應對;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事情的狀況,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這樣,孩子害怕的事就會越來越少,孩子也會越來越自信。另外,家長還要走出認識上的誤區——當孩子害怕時不給予鼓勵,反而責備和怒罵。越是說孩子膽子小,孩子就會越不自信。反之,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懷與鼓勵,這便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害怕。而且害怕來臨前,家長要幫助孩子主動出擊。其實,擺脫害怕的最好辦法,是在害怕來臨前行動。這就需要培養孩子不屈的意志和頑強的精神。這樣,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從容應對,不畏懼、不退縮。家長還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因為“樹人先樹己”。遇到危險的情況,如果家長不能表現出臨危不懼的樣子,那么孩子就會有更大的不安和恐懼。反之,家長表現出足夠的勇氣和自信,孩子也會以家長為榜樣,去克服困難、戰勝自我,這比起口頭上的說教要好很多。
總之,只有堅定信念、多實踐、敢嘗試,才能盡早地從害怕中走出,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勵志哲理故事2
細心地觀察一下,會發現,禪者腳下,也大有意趣。禪師們夏天穿在腳上的鞋子,是用一條一條的灰布做的,鞋子上有六個大空隙。穿著這樣的鞋,一定很涼爽。 我問:我可以穿這樣的鞋子嗎? 禪師深深地看啦我一眼,他笑啦,點啦點頭。 他看出啦我的期望,坐在廊間的扶手上,脫下一只,讓我試穿一下。 合腳,輕便,舒服。能夠細膩地體會到腳踩在大地上的感覺。硬挺挺的皮鞋底,像是缺啦心眼,此刻,腳又有啦心眼,有啦細微的體會。 感覺很好。把鞋子脫下來,還給禪師。 我注意到禪師腳上的鞋,潔凈。雖是一雙灰色的'布履,卻很美。夏天的僧鞋,簡單,大概是為啦省布。因為節儉是僧人的本分。 僧鞋為什么要有六個洞呢? 禪師說:僧鞋的六個洞,是要僧人能夠“低頭看得破”。
【哲理】低頭是謙誠有禮,看得破是要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要看破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及參破六道輪回,勘破貪嗔癡慢疑邪六大煩惱。
不起眼的一雙僧鞋,竟然有這么廣闊的含意,讓人不得不佩服佛法的精細與博大。
勵志哲理故事3
一位射擊教練告訴我,瞄準目標后,扣動板機的手指不能太用力,否則,在你扣動板機的一瞬間,會使槍發生晃動,從而使子彈偏離目標。
教練說,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如果我們太注重手法和手段,在這方面太用力、太投入、太做作、太造勢,反而會使我們偏離人生的`目標,而無法實現人生的成功。
勵志哲理故事4
一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兩只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但我又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只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松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提示】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幼時的夢想越走越遠,風霜的磨礪和肩上的重擔時時讓我們不知所措,于是我們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成功卻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當你初次接觸富饒事業時,也許你會感到害怕和擔心,質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然而事實證明,再偉大的事業也是一點一滴努力奮斗的結果,走出第一步之后,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學、勤奮、上進、善良的心,事業的成功就孕育在每一點滴的努力當中。真正驚訝的,是當你一個月、一年后將自己的勞動所得拿到手中時的感動,努力沒有白費,付出必有收獲。不必再怨天尤人或是妄想未來,需要的僅僅是你現在的點滴付出。每秒“滴答”擺一下,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勵志哲理故事5
有一位印地安勇士,非常地驍勇善戰,被族人稱之為『第一勇士』。
村中的老者特別準許他挑選村中一位最美麗的女人做為他的妻子。
正值洞房花燭夜的時候,戰事發生了。勇士必須前往戰場作戰,可是他又非常擔心他的新婚妻子,于是他非常嚴肅的與新婚妻子告別:『你一定要等我回來!』
一年之后,勇士凱旋歸來,他所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太太的肚子大了起來,心中滿是怨氣,但是,他以平穩的口氣表達自己的看法:『我沒有回來,為什么你的.肚子大起來!』
他的太太回答說:『你沒有回來,但是很多男人來,我的肚子如何不大起來?』
【提示】直銷是趨勢,一定會愈來愈茁壯。許多人在加入直銷事業之后并沒有積極行動,經過一段時間,竟然發現直銷事業的發展愈來愈擴展,他們感覺到不可思議。其實,直銷事業是一個趨勢,不會因為你的不積極而削減力量,依然會有人不斷地加入,并拓展直銷組織的深度及廣度。
勵志哲理故事6
如果告訴你,一盤普普通通的咖哩鯖魚竟然可以讓1.2億兒童不再餓肚子,繼而改寫他們的命運,你相信嗎?
巴瓦吉是印度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大廚,廚藝深得一位富豪的青睞,被聘為私人“御廚”,年薪250萬盧比。一次,他精心烹飪的一盤咖哩鯖魚竟被富豪斥為垃圾,他端著那盤鯖魚走出酒店大門,發泄似地把車子開到一個偏僻的路邊。
這時,一個衣衫襤衫、面黃肌瘦的小男孩趕著幾只羊走過來。巴瓦吉心中一動,拉開車門,把那盤咖哩鯖魚端到了小男孩面前。男孩一看有東西吃,眼睛頓時一亮,伸出臟兮兮的小手,毫不客氣地抓起盤子里的鯖魚就往嘴里塞,連盤子都舔得干干凈凈。巴瓦吉又請小男孩吃了一頓燒餅,并勸他盡快上學。
小男孩仰起臟兮兮的小臉,調皮地問:“如果我上學,你能讓我吃飽飯嗎?”“如果我提供免費午餐,你會上學嗎?”巴瓦吉隨口問道。“當然,如果那樣,村里的孩子都會去上學!”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巴瓦吉,那一刻他下定決心,放棄年薪250萬的工作,專門給吃不上飯的窮孩子們做飯去。
他找到小男孩村子附近的一所學校,跟校長說了自己的想法,校長喜出望外,當即騰出一間房間做廚房。很快,“上學就可以獲得免費午餐”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出去。第二天,到學校報名的孩子擠滿了校長辦公室。午餐時間,學校頓時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看著孩子們把食物吃得干干凈凈,一粒米飯都不剩,巴吉瓦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但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面前:自己的積蓄正在劇減,免費午餐行動最多只能維持一個月。正當巴瓦吉急得團團轉時,五星級大廚放棄高薪工作為孩子做免費午餐的事跡登上了報紙,孩子們那一張張滿懷期望的小臉打動了很多人,捐款如雪花般紛紛飛來。
可是,隨著新聞熱度的慢慢退卻,捐款變得越來越少,免費午餐再次面臨危機。巴瓦吉意識到,僅憑個人的力量根本沒有辦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于是他向政府部門呼吁,希望獲得專項撥款。
為了籠絡民意,泰米爾納德邦政府部長在換屆選舉時做出了一個讓巴瓦吉欣喜若狂的決定:將本邦所有小學都納入“免費午餐計劃”中。
計劃實行六年后,升學率明顯提升。各邦紛紛效仿,“免費午餐計劃”呈燎原之火,在全印度熊熊燃燒。
任何制度的實施都會伴隨著許多弊病,有的`學校把糧食發給家長,結果家長把糧食賣掉,孩子還是沒飯吃。有些學校用陳米爛菜給孩子們做飯,以便從中牟利。還有些學校把食物劃分不同等級,低種姓家庭的孩子不能和高貴種姓家的孩子一起吃飯。
這些問題深深地牽著巴瓦吉的心,他一次次地找部長反映情況,各方奔走,希望政府重視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
在他的奔走呼吁下,印度最高立法機構劃時代地將“免費午餐計劃”寫入憲法,規定學校必須提供做好的飯菜,且每頓午餐不低于450卡路里和12克蛋白質,除了大米和小麥,還必須包含豆類、蔬菜和水果。
這項龐大的“免費午餐計劃”每年的預算高達20億美元,惠及的孩子有1.2億之多。因為這項計劃,無數的窮孩子走進了學堂,無數孩子的命運就此改變。
當初那個享受一盤咖哩鯖魚的放羊男孩,如今已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而年過5旬的巴瓦吉加入民間團體組織,繼續給孩子們做飯。連他自己都不敢置信,一盤普通的咖哩鯖魚,居然散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改變了他人生的方向,也改變了億萬孩子的命運。
只要心中有愛,并為此堅持不懈的努力,任何一件普通的東西都有顛覆命運的可能。
勵志哲理故事7
一位廚師告訴我,好吃的東西,吃得越多,吃得越猛,回味就越少。好吃的`東西,如果你僅吃一小口,細細地嚼,慢慢地品,卻能回味悠長。
廚師說,幸福的人,不是得到的幸福多。幸福的人,哪怕是上帝僅給他“一小口”幸福,他也會極為珍惜,細細地嚼,慢慢地品,讓幸福回味悠長,彌久留香。
勵志哲理故事8
5歲時,女兒凱麗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間。起先,我可以任意進出為她打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漸漸有了隱私意識,不大愿意別人隨便進入她的房間,想要進去得先敲門。遇到上學的時候,她會把房門鎖上,還在房門上貼了張紙條:“此屋不許進!”
這也讓我無法幫她收拾房間。于是,她的房間漸漸變得亂七八糟,桌上床上衣柜里到處都是東西,甚至地上都擺滿了她的“作品”,連插腳的地方都沒有。
她不讓我碰她的那些“寶貝”,所以我也沒法再替她打掃,她自己又不肯收拾,結果就是屋子越來越亂,越來越難以入目。對此,我經常為了衛生問題和她發生口舌之爭。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她邀請了幾個小朋友周末來家里“sleepover”,就是請朋友來家里過夜,睡到她房間的地上。我說你必須把房間收拾整齊了才行,否則小朋友來怎么睡覺呢?她說到時候把東西挪開就行了。可是屋子里實在是太亂太臟了,至少得吸吸塵吧。于是,我趁她上學不在家,花了一下午時間把她的房間徹底打掃了一遍,雖然累得腰酸背痛,不過看著整潔的屋子頓覺賞心悅目。
凱麗回來了,進房間后大叫一聲,然后喊我過去。我心想她這是要向我表達一下她的驚喜和感激之意了。可是,當我輕松自在地走過去,卻發現凱麗滿臉通紅,眼含熱淚地站在那兒。
“你怎么了?”我問。
“媽媽,你為什么要動我的房間?你把我的東西都放到哪兒去了?”
“明天有孩子來睡覺,一定要把屋子收拾出來才行啊!你的東西我沒扔,都放在柜子里了。”
她打開柜子,仔細查看了我收拾在幾個袋子里的東西,一樣一樣地又都給拿了出來。
“不行,你不能再把這些都鋪在地面上了,屋子太亂了,小朋友沒辦法睡覺。”我阻止她。
她說:“你覺得亂,可是我放的都是有規律的,在我眼里一點也不覺得亂。你動了之后就覺得亂了,因為我都找不到了!”
我火氣冒了上來,指著屋子說:“你有沒有整潔的概念,你看看現在這叫亂嗎?”她看我臉色不悅,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說:“媽媽,你不懂,我就喜歡把東西放在自己隨時可以看到、拿到的地方,請你不要再收拾我房間的東西了!”
看她傷心的樣子,我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傷害了她。她正在情緒中,不是和她講道理的時候,我轉身離開了屋子。
那一周正好開家長會。凱麗三年級的班主任是個很有經驗的老教師,凱麗很喜歡她,上了四年級以后,還每天早晨都去跟這位老師打招呼,互相給彼此一個大大的擁抱再去上課。
與這位老師見面的時候,我把凱麗房間臟亂差而又不讓我收拾的事情說了出來。老師笑著說:“我女兒小時候也是這樣,東西亂扔,房間不讓我進去。現在她結婚了,你猜怎么樣?她家比我家還要干凈整齊呢!”
“那你是怎么把她教育好的呢?”我問。
老師說:“我沒有教育她,只是跟她訂了規矩:家里公共的地方,比如起居室、客廳、廚房,這些地方絕對不準她亂丟東西。而她自己的房間,她愛怎樣就怎樣。”
我有點疑惑:“她愛怎樣就怎樣,那不是越來越亂嗎?怎么會變得整潔起來呢?”
老師回答說:“父母為人處事比說教對孩子的影響大得多,只要你們家平時都很整潔,到時候孩子自然就會變得和你一樣了。”她又說,“孩子的屋子是她自己的領地,大人就讓她自由支配好了,孩子需要一塊不被打擾的空間。”
我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她的意思就是咱們中國人講的“身教重于言傳”,如果一個孩子來自于比較整潔的.家庭,那么她的衛生習慣就不會太差。
于是我也跟凱麗訂了規矩:家里公共的地方要保持整潔,自己的房間自己負責,我以后不會擅自去動她的東西,但是至少一周需要吸塵一次,如果她不做,那么我要做,如果她不想東西弄亂,就自己把地上的東西收拾好。
后來,她的屋子呈豬窩狀好幾年,有時說起誰的房間亂,她還會問:“比我的房間還亂嗎?”讓我哭笑不得,原來她也知道自己房間亂呢。
凱麗今年就要初中畢業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她的房間比以前整潔多了,原來不知不覺間,那個嘰嘰喳喳的小女孩已經長成大姑娘了。
勵志哲理故事9
暑假里,我翻開《青少年人生勵志哲理故事》這本書,就被那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迷住了,簡直愛不釋手。當我放下這本書時,心中感慨萬千!
其中一個小故事《克服粗心大意》,就讓我記憶猶新。我平時就有點小馬虎,所以對這個問題特別感興趣。
它首先從東東這一人物出發,由幸福導航、幸福體驗、幸福源泉和幸福之旅四個版塊組成。環環緊扣,步步深入,從心理學和科學兩方面詮釋了粗心,粗心一旦成了習慣,將會給學習和成長帶來非常大的障礙。
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我一道比一道做得得心應手,越做越開心,想象著自己獲得100分時的情景,我都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到了最后,我原本繃緊的心一下子松弛了下來,一點點小緊張也消失的無影無蹤,仿佛我做得僅僅是課外作業。在這種極度精神松弛的情況下,我的“粗心毒瘤”見此情勢急忙殺出,并很快占領了我的主神經系統,使我錯失了好幾道應用題,白白丟了整整8分。原本能取得的`好成績,由于失誤與100失之交臂。
但如果在科學研究上馬虎一丁點,那后果可就無法想象了。
曾經還看到這樣一個真實故事:前蘇聯宇航員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在1967年8月23日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遨游太空,在經過一天一夜的太空飛行后,圓滿完成了任務,就當他得勝回師時,用來減慢飛船速度的降落傘打不開來了,工作人員和科馬洛夫采取了一切措施想排除故障,但都無濟于事,而造成這一切的,僅僅是地面檢查時所忽略的一個小數點,而正因為這個小數點飛船墜毀了,英雄科馬洛夫壯烈犧牲。同學們,你們想想看,一個小數點就能摧毀一個鮮活的生命,馬虎的后果是多么可怕啊!
古往今來,馬虎、粗心給人們帶來危害的例子舉不勝舉。讓我們改掉粗心的壞習慣,努力培養細心的好習慣吧!給我們自己播上細心的種子,反復告誡自己、提醒自己,相信一定會獲得習慣的收獲。
勵志哲理故事10
換一種思維更重要
一個木匠,造一手好門,他費了多日給自家造了一個門,他想這門用料實在、做工精良,一定會經久耐用。
后來,門上的釘子銹了,掉下一塊板,木匠找出一個釘子補上,門又完好如初。后來又掉下一顆釘子,木匠就又換上一顆釘子;后來,又一塊木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塊板換上;后來,門拴損了,木匠就又換了一個門拴;再后來門軸壞了,木匠就又換上一個門軸……于是若干年后,這個門雖然無數次破損,但經過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堅固耐用。木匠對此甚是自豪,多虧有了這門手藝,不然門壞了還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鄰居對他說:“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們家這門?”木匠仔細一看,才發覺鄰居家的門一個個樣式新穎、質地優良,而自己家的門卻又老又破,長滿了補丁。于是木匠很是納悶,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這門手藝阻礙了自己家門的發展。”于是木匠一陣嘆息:“學一門手藝很重要,但換一種思維更重要,行業上的`造詣是一筆財富,但也是一扇門,能關住自己。”
當一個人形成了某一根深蒂固的習慣方式之后換一種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我們從中能獲得何種啟示呢?成功的基本原理大多是有共性的,是沒有國界的。為了不被國家的界限封閉自己,為了不被“行業上的造詣”關住自己,為了使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我們需要敞開心扉,需要交換彼此的觀點。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的優點所在以及與他人的差異與差距,并在尋找與彌補差距的過程中完善自己。
勵志哲理故事11
一位化學老師告訴我,至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元素是118種,發現的物質是3000多萬種。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也就是說,118種元素,組成了3000多萬種物質。有限的118種元素,卻創造了無限的'物質和一個無限的世界。
化學老師說,物質是可以創造的,世界是可以創造的,是可以“無中生有”的。同樣,人生的事業和財富,也是可以創造的,也是可以“無中生有”的,可以用有限的條件,創造無限的可能。
勵志哲理故事12
一九六二年初秋,三年自然災害進入最困難的時期。那年,我爺爺餓死了;我母親全身浮腫;我父親營養不良患了嚴重的夜盲癥。我呢,餓得實在支持不住,從學校逃回了家。
父親對我逃學很不滿意,一天幾次地對我說:"餓,扛一扛就過去了;學,千萬不能不上!"我聽不進父親的勸告。
那天早晨,我跟著父親進呂梁山里采集野果。離家時,媽媽對我說:
"寶娃,早早和你爹回家啊,千萬別等天黑。天黑了,你爹有夜盲癥,山道坎坎坷坷的他分不清東西南北,可不好回家呀!"
我對母親說:"媽,你放心吧,不會有事的。條條山道通咱村,閉上眼睛也能摸回家的!"
我和父親進了深山。雖然路程遠了點,但山上山梨、山桃、榛子很多,我們父子倆越采越起勁,不知不覺竟忘了回家的時間。當我抬頭看天時,太陽已經落山了,夜幕開始降臨。我急急地高喊父親:"爹!爹!快回家吧,天黑啦!"
我和父親收拾好采集的野果,急步向山道攀去。不巧,這天濃云密布,近山坡,一絲亮光也沒有。我們像被扣在一口大黑鍋內。父親什么也看不清,全靠我拽著他在灌木叢中艱難地挪動。
我背著野果,拉著爹,爬上滑下,拐來轉去,就是找不著回家的山路。
"我們這是往哪兒去呀?"爹不解地問我。
"不知道。"我無可奈何地說,"云彩遮住了星星,我們迷路了。"
患夜盲癥的父親,站在那里向著黑黝黝的'山谷深吸幾口氣,突然把我推到他身后,大步領我走了起來。很快,帶我找到了回家的山路。
"爹,你視力不好,怎么能辨出方向?"我驚疑地問。
"孩子,你還嫩著哩!"爹說,"我雖患有夜盲癥,但心里卻亮著一盞燈哩!"
父親的話提醒了我:人,在危難時,在迷茫中,應為自己點亮一盞心燈!
第二天,我背了一些野果,毫不猶豫地重返課堂。我忍著饑餓,努力學習,考上了高中,上了大學。
至今,我還常常回味著那段頗富哲理的經歷……
勵志哲理故事13
有個勘探小組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食物和飲水都已用盡,只好用野果野草類充饑。大家疲憊而迷惘地尋找著出路,絕望一步一步逼近大家。
禍不單行,勘探小組組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病不起,無法救治。彌留之際,老教授用顫抖的手從地上摸出一塊雞蛋大小的石頭,用盡氣力斷斷續續地說:"這塊'礦石'很有價值……此地……你們一定要……走出……""去"沒說完就閉上了眼睛。眾人百感交集,都明白老教授臨終這句話意味著"此地蘊含著豐富的礦藏",因為老教授一生從不輕易下結論。大家含淚掩埋了老教授,既悲痛萬分,又欣喜無比,因為對任何一位地質勘探隊員來說,沒有比發現豐富的礦藏更令人高興的了。
歷經艱難,大家終于走出了原始森林。然而,經過化驗,老教授指出的"礦石"不過是一塊極其普通的石頭罷了。大家恍然大悟:老教授哪里是讓大家無論如何把"礦石"送出去,分明是讓大家向往一個目標……堅持就是勝利!正是由于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大家才堅持一個信念:爬也要爬出森林,不僅僅為了活命,也為了實現老教授的遺愿!
在人生旅途上,有平坦的大道,也有未開墾的原始森林,更會遭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甚至迷路。在這種時候,就特別需要學會向往。殊不知,向往就是目標,就是勇氣,就是信心和力量!有了向往,就會用飽滿的熱情、積極的行動和沖天的干勁來爭取達到這個既定的目標,登上理想的.彼岸。否則,沒有向往,就會精神頹廢喪失斗志,甚至陷入絕望的泥淖。
曾聽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不太會游泳的人不慎被湍急的河水沖走,他大聲呼救,多么想抓住一件漂浮物,可是,向下游掙扎了幾百米,連一根稻草也沒有。他絕望了,身子沉浮不定。
危在旦夕之際,他忽然想起不遠處岸邊有一棵枝丫伸向河邊的枯樹。他當初還問過別人,為什么不將岸邊的枯樹砍掉。想到此,他屏住呼吸,拼命地向岸邊游去。當他使出最后的力氣,抓住枯枝時,枯枝卻"喀嚓"一下斷了。千鈞一發之際。來營救他的人及時趕到了……
這就是向往的力量,學會向往,就能夠使人獲得新生!
勵志哲理故事14
放棄在最后一英里
弗洛倫絲.査德威克是世界著名的游泳女將。她因在1950年第―個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而聞名于世。兩年后,她從卡德林那島出發游向加利福尼亞海灘,夢想再創一項前無古人的紀錄。
那天,海面濃霧彌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長的16個小時之后,她的嘴唇已凍得發紫,全身筋疲力盡,而且一陣陣戰栗。她抬頭眺望遠方,只見眼前霧靄茫茫,仿佛陸地離她還十分遙遠。
“現在還看不到海岸,看來這次無法游完全程了。”她這樣想著, 身體立刻就癱軟下來,其至連再劃一下的力氣都沒有了。
“把我拖上去吧!”她對陪伴著她的小艇上的人說。
“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只剩一英里元了。”艇上的人鼓勵她。
“別騙我。如果只剩一英里,我應該能看到海岸。把我拖上去,快,把我拖上去!”
于是,渾身瑟瑟發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上了小艇。
小艇開足馬力向前駛去。就在她裹緊毛毯喝了一杯熱湯的工夫, 褪色的'海岸線就從濃霧中顯現出來,她甚至都能隱隱約約地看到海灘上歡呼等等待她的人群。到此吋她才知道,艇上的人并沒有騙她,她距終點確確實實只有一英里!
她仰天長嘆,懊悔自己沒能咬咬牙再堅持一下。
勵志哲理故事15
渺小戰國時期魏惠王因為齊威王違背了盟約,所以想要發兵攻打齊國。身為國相的惠施為了勸導魏王息兵,請來了國都的一位賢士戴晉人。戴晉人見了魏王問道:“關于蝸牛,君王知道嗎?”魏王說:“知道。”戴普人說:“蝸牛長著兩只觸角。左面的角上有一個國家,稱為觸氏;右面的角上有一個國家,稱為蠻氏。為了爭奪領地,兩國交兵開戰,伏尸數萬,勝者追了十又五天,才收兵回營。”魏王不以為然地笑說:“這不都是虛假之言嗎?”戴晉人說:“不是虛假之言,不信的話,我來為你論證一下:以君王看來,四方上下有窮盡嗎?”魏王說:“沒有窮盡。”戴晉人又問:“人的心巡游過無窮無盡的宇宙之后,返回到人世,可不可以說人世渺小到了似有似無?”魏王說:“對。”戴晉人緊跟著又問:“人世既然渺小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而魏國只是人世間的一個很小的地方,國都又是魏國之中很小的一塊地方,君王又是國都中很小的.一個形體,那么,相對于無窮無盡的宇宙而言,跟蝸牛右角上蠻氏國的國王又有什么分別呢?”魏王說:“沒有什么分別。”戴晉人離去了。魏王好似被引入了空曠無際的太空,看不到人世,更看不到魏國,體悟到人世和國土的渺小,感受到了征戰和擴疆的無聊,認識到交兵爭勝,所得不過蝸牛一角之地,實在沒有多大意義。于是稱贊戴晉人為“大人”,認為他有如此眼光,遠遠超過了圣人。(出自《莊子》)職場勵志故事告訴我們,職場的一切得失都是渺小的,沒有人會在臨死的時候,后悔自己沒有多花點時間在辦公室工作。追求快樂和平安幸福,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勵志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01-05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01-01
勵志哲理故事11-24
勵志哲理的故事11-24
經典勵志的哲理故事11-29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11-24
成功勵志哲理故事12-08
哲理勵志小故事03-17
短小的勵志哲理故事12-09
經典勵志的哲理小故事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