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中國研究型大學排行榜
中國哪些大學的躋身201x中國研究型大學行列?哪些中國研究型大學躋身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隊列、最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20xx年1月11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x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公布最新201x中國大學排行榜700強、201x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和201x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單。其中,北京大學連續9年奪得中國大學排行榜冠軍,清華大學第二,復旦大學第三,武漢大學第四,浙江大學第五;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和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列201x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前三甲;武昌首義學院、文華學院和山東英才學院居201x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前三強。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臺灣大學榮膺201x中國七星級大學,躋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前列。
提出中國大學分類新標準,五大標準劃分四類研究型大學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的辦學根本。20xx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立足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大潮流和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新常態,借鑒國內外大學分類、分級評價的成功經驗,綜合集成創新,提出中國大學分類新標準,旨在構建起符合世界標準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曲線的中國大學分類新標準體系,已成為國家和部分地區劃分大學類型的重要參考。其中,中國大學分類標準主要依據畢業生質量(杰出校友)、科研質量(杰出科研成果)、師資質量(杰出師資)、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5項標準對研究型大學進行重新界定和分類:一是依據大學的畢業生質量(杰出校友)和科研質量(杰出科研成果)等將中國大學分為研究型大學、專業型大學、應用型大學和技術型大學等4種辦學類型。二是依據大學的學科專業設置和畢業生職業領域等將中國大學分為綜合型和行業特色型。
中國科學院大學等36所高校入選201x中國研究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發展處于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發展水平的'最佳標志。報告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x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全國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廈門大學、東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湖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蘭州大學等36所大學入選20xx年中國研究型大學名單。
研究型大學作為一個國家和區域最高層次人才培養和最新前沿科技研發的中心,承擔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并為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的責任和使命,它們是中國人才培養水平最高、科技研發實力最強、社會服務能力最好、國際交流最廣泛和文化傳承最有效的大學集團。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分類新標準同時依據中國大學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水平和層次,在國內率先將研究型大學劃分為中國研究型、行業特色研究型、區域研究型和區域特色研究型等4個類別。艾瑞深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綜合大學排行榜創始人、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杰出與科研領先是判定研究型大學的兩個核心標準。一所大學要辦成研究型大學必須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必須擁有一支卓越的師資隊伍并能滿足兩個要件:
一、持續造就高層次的研究型人才和各行業領袖級人才;
二、持續產出最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和關鍵性技術發明創造,二者缺一不可。
【深度解讀中國研究型大學排行榜】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