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族學類大學實力排行榜
民族學類大學的大學哪個大學實力最強?民族學類的大學排名怎么樣?這些都是準備報考民族學類大學的考生和家長所關注的問題。根據武書連發布的中國大學本科專業類排行榜,共涉及92個本科專業類。下面是2017-2018年中國民族學類大學本科專業類排行榜的前10強(3星以內)名單。
2017-2018年民族學類大學實力排名
排序 | 學校名稱 | 水平 | 開此專業學校數 |
1 | 中央民族大學 | 5★ | 20 |
2 | 中南民族大學 | 4★ | 20 |
3 | 廣西民族大學 | 4★ | 20 |
4 | 云南民族大學 | 4★ | 20 |
5 | 云南大學 | 3★ | 20 |
6 | 中山大學 | 3★ | 20 |
7 | 蘭州大學 | 3★ | 20 |
8 | 西南民族大學 | 3★ | 20 |
9 | 內蒙古大學 | 3★ | 20 |
10 | 西藏民族大學 | 3★ | 20 |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是我國高等院校中第一個綜合性的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是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評價咨詢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中介性實體機構。中心由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圖書情報研究所、數學與統計學院等單位有關學科的研究人員組建而成,是一個文理交叉的跨學科重點研究基地。自2004年起,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開始按年度連續發布《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
2017民族學類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分析
民族學專業介紹
專業類別 | 畢業五年平均薪資 | 工作地點 | 男女比例 |
民族學類 | ¥6467 薪酬超過45%的專業 | 北京市 25%在北京市工作 | 女生較多 男46%-女54% |
專業介紹:民族學專業是研究民族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專業。主要通過實地調查、分析文獻資料和比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社會生活、家庭婚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文學藝術、道德規范、思想意識等。民族學作為一門獨立專業,是19世紀中葉在歐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20世紀初傳入我國。
就業方向:民族學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各級黨政機關中的民族、宗教、統戰、民政、僑務、旅游、文物、博物館等部門以及相關的政策研究機構、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和各類公司、企業、外國在華機構及基金會等非盈利組織以及工廠中的公關、策劃、管理和文秘部門。
民族學專業就業方向
民族學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各級黨政機關中的民族、宗教、統戰、民政、僑務、旅游、文物、博物館等部門以及相關的政策研究機構、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和各類公司、企業、外國在華機構及基金會等非盈利組織以及工廠中的公關、策劃、管理和文秘部門。當前,在經濟危機整體形勢下,就業困難是所有畢業生面臨的共同問題,民族學也不例外。最好不要因為專業而限定你的職業。很多情況下,選擇專業時自己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一般看什么專業熱門或者因為父母、親戚的建議就選定并學習了。其實這很有可能不是你所喜歡或者你在未來愿意付諸一生的專業方向,因此找工作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專業。
民族學專業就業前景
民族學培養的'人才有較寬的知識面,是適應社會需求的社會科學研究和管理人才,能從事黨政部門特別是民族宗教行政機構管理工作。此外還能在企事業單位、新聞出版等單位從事行政、編輯、文秘、文化交流、文教宣傳等工作。該學科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17%,50%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4.98,與其他大學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下。應屆就業率指數:民族學專業畢業生中,60%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39%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后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6.1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于中等偏下。
以上關于社會工作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的各種數據分析僅供參考。選擇大學專業不僅要看本專業的就業前景,更要注意就讀人數和個人興趣愛好,再好的專業,因為就讀人數過多,也同樣會導致就業困難。
【2018年民族學類大學實力排行榜】相關文章: